UID4815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3-14
最后登录1970-1-1
|
那时候到副食店里买肉(这儿只限于购买猪肉,因为那牛羊肉一般只供应回民,汉民基本上买不到)与现在不同,那时候到副食店里首先需要关注的是看看柜台上有没有大油(也叫猪板油)卖,由于当年食用油属于计划商品,每人每个月限量供应半市斤,对于在家开伙或者人口较少的人家来说,那平均每人每月半斤食用油是根本不够吃的,所以猪板油便成为了当年的紧俏商品,需要买回家去炼猪油来替代植物油炒菜吃,炼油之后剩下的那些油渣子(也被称之为脂油饼),还可以做脂油饼吃。因此,那东东不太容易买到。
1 A+ |& x& c! _1 m9 ?: d6 p6 }, X: K0 C有时候,家里的猪油接不上顿,但又一时买不到猪板油的时候,还可以临时购买些肥膘肉回家替代,但那东西出油率比较低,味道也没有大油那么好,所以,那肥膘肉当年尽管不难买到,但这并不是我们的首选目标。
g V: {/ a i& T. \3 r7 U$ t7 p在我的印象里,那时候猪肉并不难买到,它的价格也不很贵,但由于家里没有电冰箱或其他保证食品不变质的存储工具来储存、保鲜,加上父母的工资都不是很高,如果在家里开火的话,是做不到天天有肉吃的,特别是红烧肉,恐怕一个月平均下来,也吃不到一回。6 O; Y j, u9 W B- b# n) A$ N# P
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由于那79副食店就开在家门口,临做饭的时候,跑去买点新鲜肉回家,比拿冰箱里的冻肉开化要省时、省力得多。
9 C! I' F" |- o! \# {) _8 Q- V我上文已经讲过,那时候比较难买的是猪板油,这是由于相对于普通猪肉来说,一头肥猪的出油率(板油的占比)本身就比普通猪肉少,因为货源比较少,而需要买的人又多,所以一直属于紧俏商品。
+ A; ^2 W( n. M- v+ w% A1 z4 P3 D5 h猪肉馅虽然也不难买到,但那东东并不是去了就有,在还是买方市场的年代里,副食店大肉组的柜台里,大都摆放着一台电动搅肉机,卖肉的售货员什么时候高兴了,才开始搅馅,那时候你才能买到猪肉馅,如果你去的时候,那肉馅刚好卖完了,再想买到那有得你等,有时候会等得很久。7 u# z+ b: Y* v' h8 U
腔骨、肋排那时也并不是紧俏货,比较容易买到,而且价格至少要比前臀尖、后臀尖的价格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一些。由于排骨上面的拆骨肉较少,按照当年的信价比来换算,大都都觉得不值,所以家里很少买。
o: u1 \8 z, s1 [9 ?但烧腔骨这道菜,食堂里几乎每个礼拜都有,价格不贵,食堂饭票一角五分就可以买到,但食堂的红烧腔骨这道菜的腔骨上面能够吃到的依附在骨头上面的肉少之又少,一般我们买了它,大都是依靠着食堂大师傅们在饭中浇得那勺红烧腔骨汤才能将一碗饭送下腹中,靠骨头上的那点肉肉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它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荤菜。# g4 t/ P3 g- `( I! @( f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的邻居朱妈妈和冷妈妈家特别喜欢到79店去买猪棒骨回家熬汤,那棒骨熬出的汤奇香无比,而且棒骨上还带着许多的拆骨肉可以解馋。特别是那棒骨的价格特别的便宜,记得只需要人民币7分钱便可以买上一市斤,真正意义上的好吃不贵。6 e1 T t2 U. \3 f8 A& M( ]9 A
更值得称道的是,熬完汤后的骨头,凉晒干了废品站还以1分钱一斤的价格回收,里外里算下来,即吃了肉,又喝了汤,骨头卖完废品后,才合6分多钱一斤,合算极啦。
- R+ l" E+ p( M) F6 x. b& L P5 y b于是,我也跑去给家里买些回来,妈妈熬好汤后,除了吃肉、喝汤之外,还将那汤放到诸如熬白菜等的一些炖菜里,于是,那熬白菜顿时就改换了口味,变得喜欢吃起来。& n/ q) I4 K6 ~% d. A+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