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2 z- Y3 [& s# l1 G7 J% K
, ]* m9 F0 ?0 V/ T( b. x% h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 O, F2 q2 u+ g: e' u2 T- S2 }- \' _5 _( G/ r4 z P0 G1 d: B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 g7 g; X- `& Z% ~ n! B) O/ r; d7 n! {, V5 ~2 i1 R h, b. y9 n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 u0 c2 Q5 Q( Q% V' g ~* }% a9 T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9 Z2 O! U; H' W4 E9 F1 S- U+ T5 U8 a, }: W s. \+ X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一)
( u6 a4 w: W6 y+ F' }) s; d
: Y! [6 c! G0 A+ N. r) Q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 (1)大平原上找山:余家中藏有一套清同治版的《盐山县志》古籍,闲暇之时经常翻看,书中记录了许多古迹和名人传说。今年十一,得空与夫人一起到那里走了一趟,收获颇丰。盐山这里过去地处黄河的入海冲击地带,是黄土平原。那为啥又叫盐山呢?查看县志的县境舆图里,还确实有两座山。一座称:马谷山,一名大山,即盐山。另一座称:马骝山,一名小山,即箧山。位置在现今盐山县城的东南八十里和四十里。由于时间关系,我和夫人只看了那座小山,箧山。 这里现在已经被辟为旅游风景区,属于无棣县管辖,叫碣石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无棣县城以北的碣石山镇。搜索网上有介绍称:“碣石山夏商称碣石,春秋称无棣山,魏晋称盐山,唐宋称马谷山,元明称大山,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古时山上有碧霞元君祠、文昌阁、吕祖祠、关帝庙、盐神庙、天爷庙、奶奶殿、魁星阁、二廊庙、阎罗殿、清凉庵,山下寺院为观音堂。这些庙宇供奉玉皇大帝、关圣帝君等诸神,另外还有疯和尚像、王灵官、赵灵官等塑像。 大禹、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曹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等帝王,或治水、或巡游,都在此留下了遗迹和诗文。刘长卿、陆游及明太宰杨魏等当地文人游鉴此山,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为后人所传颂。旧时,碣石山设香火盛会。每年四月有两次庙会,农历十七为小会,二十七为大会,赶会期间正是山中香火极盛之时。特别是四月十七,乃以香火庙会为主,此日,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纷纷赶来,求神拜佛,上香烧纸,祈求增年增寿,祛病免灾。二十七又是大会之日,因时将麦收,农民需购置农具,所以规模很大。 火山遗迹:根据科学考古,碣石山形成于距今七十三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是一中心式喷发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也是华北平原唯一露头的火山。其结构为火山灰、火山砾、火山熔岩组成,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一座火山。碣石山地处黄河古道,是黄河古道的活化石,属于历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几千年来,它沉淀了、粘附了厚重的黄河故道文化。2003年作为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开发建设。2004年9月30日正式对游人开放,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我们实际勘察,发现这里叫大山,马谷山。而县志里记载这里应为小山,箧山。真正的大山,马谷山,应该还往东南四十里左右。询问了当地人,这里确实也有两座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看那另一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