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回复: 3

日记的变种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10 01: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眼袋斜街 于 2013-8-10 02:43 编辑 ; i; o2 p6 A* k# @3 H: t7 d: C

5 T/ }, y% u4 w/ @4 ^: ^8 J

现在写博客的人很多,写微博的人更多,尤其是年轻人,几乎个个成了微族(写微博的人)。然而,写日记的人几乎绝迹,至少在我认识的人里没人在写日记。我说的是老派写法,用笔记录在纸上的日记。

6 `+ K, a2 C1 d/ ]  t

我还在写日记,不过记录的方式与时俱进了。以前日记是记录在纸上,之后记录在个人电脑里,现在记录在自己的博客里。博客里的日记大部分被藏在管理页面里,是不公开的。日记是对过去的记录,为防记录丢失,我会不定期地拷贝所写的日记。

! Y9 a- b. v; }

为什么写日记?不太清楚。对我,日记是一种自我沟通方式,记录当日的心事杂事,也许还能帮我暂时忘却精神压力。在北京上中学时,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直到现在,前后有四十多年时间了。其间,也有断断续续的时候。翻看以前的日记,里面记录着我以前中学、大学、工作、留学、移民、情感的点滴或片断,很多内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色彩,更多的是废话和可笑的话,看后感触颇多。尽管日记废话连篇,但废话也道出我人生的一段经历,而且是很长一段经历,其中一半在北京,一半在海外。我的日记无论记录在哪里,内容多是琐碎之事,有些是胡思乱想,有些是心情的宣泄。大部分日记是不能公开的,只有个别篇被拿出来示众,或者说变成博文了。可以说,我的博文多源于我的日记,是日记的变种。在某些方面,我是很懒惰的。为更新博客,常找一篇日记,然后对其加工修饰一番,之后贴在博客里,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

( _) n4 {0 H3 \2 k1 Q: Z" ~

日记应是写给自己的,尤其是普通人的日记。我的日记多是流水帐。每篇日记,少则几句,多则几百字。其中多数日记除我本人外,别人是看不太明白的,因我用的是只有我才能看懂的言语或符号。写日记的好处是,想写就写,想骂就骂,可糟践别人,也可糟践自己,不会被人骂,不必担心别人的感受。日记是一种精神裸露,尤其是普通人的日记,内容较为真实。给自己看的日记,文字不必修饰,词句不必通顺,内容不必虚伪,形式不必单一。名人日记就不一样了。名人日记,尤其是其成名后的日记,其内容真实性要大打折扣,其中我认为有很多是假日记,如鲁迅、胡适、蒋中正的日记。看一些名人日记,总感觉不像日记,无论文字上,还是格式上,都带有浓厚的修饰痕迹。可以说,这些日记更像语文范文或文学作品。在写或编日记时,这些名人脑子里很可能想的是他们笔下的文字日后会变成铅字,会让别人看到的。我要是习惯写日记的名人,我想我也会在写日记时用美丽的色彩修饰我的文字的。

/ q1 p+ c3 v' Y; N# w3 J6 m

与日记不同的是,博文是写给别人看的,也是娱乐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博客风靡世界,多数博客或冒出几天后博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或不定期地冒出几行无多少人看的博文。博客其实也是公开的个人网页,内容可能会被人检查,或博文被人删掉,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博客,对此我很有体会。


$ J% \4 w. X: @" ^% w8 ^

当今写博客的人不计其数,内容五花八门。博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那就因人而异,应该有真有假,有许多是真实的,也有许多是作秀。我更喜欢看普通人的博客,因那里能看到的是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我不喜欢看那些所谓名人的博客,因博主常戴着面具写博客,而且据说有些名人博客是由他人操刀代笔。无论是普通人的博客,还是名人的博客,博主不能像写日记那样自由表述,而是尽力装扮自己,把博文内容美化一番。我的博文也是一样。把日记变成博文时,我必须对其打扮一下,使文字看上去更通顺些,或添加一些修饰语,或使流水的文字编成可读的故事或段落,当然内容也应有所约束。没有人愿意让人看到自己丑陋的文笔,没人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一面。人是非常自私的,对他人可以非常刻薄,可以把别人骂得狗血喷头,却不会骂自己。

# `0 Y" y' Y! L9 y) j7 e. l! [1 M

论写博客的时间,我该算老资格了。博客这新事物刚出现时,我就开始写了,那该是1997年事了。算起来已有十多年时间了。为什么写博客?不知道。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一种嗜好,就像有人喜欢下棋打麻将。写博客,有人为出名,有人为得利,有人为寻乐,有人为交友,有人为发泄。我写博客还未到这些境界。我的目的很简单,是让我的亲友到同一个地方来了解我的生活,分享我的苦与乐。当然,也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人访问我的博客,对我的博文褒贬不一。无论是褒还是贬,我对所有来访者都感谢,因您花时间读了我的博客。


# d: _  I- @; \" F" s

博客面向外人,日记面向自己。博客是作秀,日记是纪实,这不包括那些以作秀为目的的日记。我的博客是日记的变种,也可以说是一种作秀,只不过被我用文字装饰过。我敢保证我的博客内容或故事是真实的,但我不能保证文字的质量。


% j5 a# |" `7 Z& E0 e. J0 Y5 i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10 1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果说空间距离远了,才能更辨清自己与故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话——或恨或爱,因啥而恨,爱怎缘起,这有抵挡不了的胸襟与视野的优势。日记大约是旧日自己与今日自己时间关系的一种记录痕迹,一个是故土的面对,一个是自己的面对。
8 H* q8 b2 J" P& w4 j
8 m! y9 s8 j/ S# i  w0 c2:能够远望大约是一种福分——不管这远望所带来的是酸楚还是温馨,因这远望者有得望,可以望,视野不干瘪,心里便会润泽得多,人生永不会枯槁。" E) |7 e8 c$ Y' Y* s

& `1 X: e3 }- y) F1 k6 g6 k! Q3:有段日子没见,问候先生。
发表于 2013-8-10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写日记,特别是在纸质日记本上写日记的人不多了,我倒是坚持写日记几十年,如今还在写,有话则短,无话则短。退休后有时候翻翻以前写的日记,感觉写法与内容几十年来也是在不断变化。有的事情日久已经淡忘了,但是老旧的日记中还是有记载。
发表于 2013-8-11 1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习惯,佩服。{: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7 08:19 , Processed in 1.12408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