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2772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7-24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0闲云野鹤0 于 2012-8-26 11:30 编辑
6 [. p2 E, i2 W {' {
/ \0 \+ |7 }1 v1 O应邀为中国圆明园学会学刊《圆明园》做封面设计并介绍陆元老师加入学会,为圆明园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S5 u3 y7 C( u9 G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刊物封面 —— 设计说明 —— 一、主体设计思想:
1 v' G. J& ^) T7 |3 u( A9 f7 m 鉴于《圆明园》为学术性刊物的特色,应用元素皆围绕圆明园展开。圆明园展现出的特质即是学会的特质。8 w# x ^( [8 k$ U4 L4 x2 I6 _
二、刊名选字:* A* O. d0 m- b% c1 K2 x
“圆明园”三字,端庄大气,用描边及投影的设计使标题字产生悬浮效果,作为重点突显在眼前。( L3 d1 i! p4 j- T, }2 I
三、皇家内涵的体现:% E) } z& j) _% y8 o" r/ _. @0 Y
圆明园拥有独特的皇家血脉,更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尊严的体现,应予以展现出来。在标题字上方添加一方皇帝御用玺印是极好的做法,皇家符号,一目了然。
5 E: j$ ~) N5 I4 l* a% l四、总体格调的把握:
" a# x2 u( w' p6 |, L 圆明园虽为园林,但主体的印象是皇家的正统大气,所以整体设计风格要端庄肃穆,中规中矩。封面以颜色框的方式圈住内芯,与“圆明园”三字及“玉玺”配合刚好构成匾额的感觉。刊期数字排在下方,处在中轴线的位置上,又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布局方式。
1 V$ O* D9 Z" `" R1 @! Z五、统一中求得的变化:! x: Z8 W! m: c2 n2 O1 V
如果处处规矩不免死板,因此变化更为重要。“中国圆明园学会编”居于上款的位置,目录摘要数行居于下款的位置,上下呼应,斜角对称,是设计布局的最基本原理。和谐自然,又打破呆板,求得了变化。另外延续每期变化主体颜色的方法,最终成套后美观大方,又不失于变化。具体做法是,由暖到冷的循环色阶变换。$ r# b* Q. s( p% c3 W/ g
六、学术期刊的特色:
% r( G7 t' v( ~: O% N4 e7 I 因是圆明园研究的学术期刊,封面图案的选择很有讲究,因此配合增加“封面故事”的栏目,封面即选用“圆明园四十景图”,每期变换,作为底图,上方的玉玺也随之变换,封面元素的深度挖掘介绍,亦成为宣传圆明园文化的载体和途径。
% H, B( P- M# t' ~1 {3 n0 D" T5 i七、封底的设计:
' N) ]5 Q3 L5 J! S& y6 L3 L 封底配合诠释封面内容,封面使用“四十景图”局部,封底出现全景的缩略图,并以图咏题诗做为设计元素使用。且每期换一方御用闲章作为装饰符号,既丰富了画面,又使读者增长文化艺术的知识见闻。也是统一中求变的具体做法之一。
3 K' j3 X5 |5 _$ a1 _八、书脊与封底的文字:4 T' m) a7 d T3 G2 G# i
书脊与封底均出现“圆明园”文字内容,即便刊物是背面向上时也可使读者了解到此书的内涵与属性。文字采用木刻版老明体字体,传达端庄古朴之气。封面颜色过渡到封底是出于装订的考虑。书脊字反白,封底“圆明园”三字做大字处理,亦取得双封面的效果。7 c4 v) r. m, _. S* A+ ~
九、封底编辑信息:$ I* m6 q0 E" h9 l
按照图书的设计方式在封底左上角注名责编与封面设计等信息(内容可调整),有效填补空白。右下角亦可以放置一些文字内容(如网址、会址等),以与左上求的呼应。
7 e* Z. ]& X) w/ O十、开本、刊号条码位置:/ h2 e. \1 Y8 O% [3 l/ @
开本建议调整为目前期刊杂志通行的大6开本(21×28.5)。如今后取得刊号后,按期刊惯例条码可放置于封面下角位置。
& ^% v7 z: C) Y. p十一、其他:
# H9 l* q: C5 A/ K' ^, N% Q0 Z 圆明园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有大量可供使用的设计元素,有关所有圆明园的书籍杂志的封面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阵地,不应轻易放弃,简单化之。; a& o+ w; b! l$ g4 M- z1 r
建议今后有关所有圆明园的书籍杂志的封面设计不要总是反反复复无聊的纠结于西洋楼上面不放,这是设计者的局限和无知的结果。应该极好地利用这块阵地对圆明园文化进行大力的宣传,尤其是改变人们因以往宣传教育的不够对圆明园产生的诸多错误印象。
( U0 I; d: a9 V. G7 d4 |/ t4 O 今后所有关于圆明园的书籍杂志的封面都应选取不同的主题,进行专题化设计,当然这一工作不是一般的单纯美术设计人员可以完成的,必须由深谙圆明园文化研究的专家来完成。
3 V! M5 [7 L2 A0 r&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