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7|回复: 5

电视剧《国家命运》的错误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0-10 13: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0-10 20:02 编辑 & ?' ]/ @2 w4 _* b' D7 r+ \( a" W

/ W! M( G% h- \, O5 R! Q: \电视剧《国家命运》中有一个错误,在建设导弹还是核试验基地的工地上出现了女文工团员们唱歌的镜头,所唱歌曲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该歌曲是60年代出现的,而建设工地是出现在1957年。那时还没有“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歌曲。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18: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不许“穿越”时空吗?{:soso_e144:}

点评

哈哈!当然可以,关公战秦琼都可以。但是这种历史剧如果穿越就显得不严肃了,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发表于 2012-10-10 20:01
发表于 2012-10-10 2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应该严谨些为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07: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0-11 14:16 编辑
4 C; r3 y( r- g
/ ?" r% Z0 A3 ^* a! o$ r可能编剧或者导演不是那个时代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07: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编剧或者导演不是那个时代的人。

点评

再一次请版主删除重复帖子。  发表于 2012-10-14 21:12
再一次请版主删除重复帖子  发表于 2012-10-12 18:14
请版主删除重复贴  发表于 2012-10-11 14: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0-22 17:26 编辑
% O$ j0 u5 N0 f; y
% b* S3 J0 m% C& W剧中卫星上面安装“东方红”乐曲系统完全不是科技人员主动提出的,而是当时上级领导要求的。
( {# z2 s8 N9 q" {, v5 h! v" k% A& m3 s$ \8 B% |: m" B' P
下面文章摘自《钱学森》 作者:杨增全 出版:花山文艺出版社  ' [8 X3 u' O, O2 ?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按照初样正在加速研制之中。然而,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
林彪江青对第一颗人造卫星工作频频插手,企图把人造卫星当作他们的一份政治筹码,成可邀功,败则倭罪,居心叵测。让“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高唱《东方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强加给科技人员的。
+ g6 c4 ?, K6 U) `' C! W4 U- ^7 A
    但是,不管这样的“高见”出自何人之口,在当时一旦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其他人是很难说“不行”的。" ~7 ^3 N6 B6 v; P, ^$ _( }0 t! \$ g. s
    钱学森是十分崇敬毛主席的。在他看来,《东方红》这首歌曲,是对毛主席的颂歌,也是对共产党的颂歌。他作为一个强烈的爱国者,热爱新中国,崇敬新中国的奠基人。因此,对于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送《东方红》乐曲,是乐于接受的。尽管他知道此举难度很大,耗资颇巨,难题很多。 $ i3 \; ^8 z8 z' \3 _5 n
    首先一个难题是,让“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东方红》全曲?还是播放其中的部分小节?
( r" u, N, ^. O1 ~$ E: t
    当时,一部分人认为,《东方红》这首乐曲是神圣不可更改的,应当播放全曲;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卫星要播完全曲,技术上无法实现,只需要播出前八小节就可以了。5 f6 [/ W5 z$ J4 v( R3 \
    照第一种意见办,倒是满足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但是这将会给整个卫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若是企图避免这些灾难,在技术上又无法解决。按第二种意见办,在技术上较好处理,但潜伏着“断章取义”的政治风险。这样的大事谁也不敢贸然行事,大家要钱学森来决定这件事情。  
* L9 h% V) S  R2 ]) X4 j2 d$ p* ]
    钱学森面对这样一个说是科学又不完全是科学,说是政治又不完全是政治的问题,难以定夺。他只好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提交到国防科委,要国防科委决定。
1 `8 @# I; i1 |5 U
    可是,国防科委领导班子考虑再三,同样难以决定。钱学森只好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把两种意见同时报告给了中央领导。  c+ Y4 P# Q6 f( F
    周总理审阅了报告之后,批准了第二个方案,“东方红一号”上天后,只播放《东方红》乐曲的前八小节。% S, o, y$ {( P* D+ e6 g' l; v+ {
    方案定下来了,技术上的问题交由自动化研究所多才多艺的助理研究员刘承照具体承办。  \) l( M( S* ]: L5 m- q
    在卫星上播放音乐,这件事不仅在科学上尚属首例,在无线电广播史上也是首创,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借鉴。刘承照经过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终于拿出了方案,又经过昼夜奋战,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制成了音源振荡器,奏响了《东方红》乐曲。
" X% b" U, b+ ^5 |
    总体设计人员又研制了乐曲发生器与之配套。为了简化卫星结构和减轻卫星的重量,决定安置一部功率较大的发射机,交替发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这样,地面每隔4O秒可将乐曲用磁带记录下来,再通过广播电台播放出去,人们从收音机中即可听到宏亮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
) ]" q( |/ j" ^1 i0 t/ i- x
    那时,凡是涉及到
毛泽东的事没有小事,都得百倍小心谨慎。所以,周总理在批准了第二个播放方案之后,对卫星播放《东方红》乐曲的工作,抓得非常细致,非常具体,一直到这个装置研制成功,还不敢放下心来。因为卫星还没有发射上天,上天后《东方红》能否响起来,都还是个未知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3 08:58 , Processed in 1.17144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