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4|回复: 14

[原创]彩和坊28号素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14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给亲爱的衰老中的姥爷[/SIZE]  8 {' t' a$ H$ U& k' a
    他躺在那里,干枯的仿佛一根孤零零的柴火。枯老的皮肤再也掩盖不住从身体中彻底溢出的腐朽,是死亡。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我看见姥爷躺在那,这似乎是他久病后,唯一的出路,那么坦然,顺理成章。我仿佛看见一缕缕气韵从他身体里一丝丝地被抽走,那是生命终于无法与时间抗衡,那是一条众所周知路途的终点,但这终点却被重重叠叠的光斑掩盖着,让人终不知晓,那里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我有些恐惧。这恐惧如同夏日阴雨未下的傍晚忽而变紫又发粉色的奇异天空,那时刻,每片发出不正常银色的叶子,都能把我吓得仓惶移开目光;或者,这恐惧就像深夜走过高大的处于僻静小路旁乌黑高耸的高压线钢架,仿佛它瞬间就会变成吃人的巨怪,我必须飞奔而逃。
    我移开目光,我不敢再去注视他,每当面对衰老与死亡,我都像个逃兵。读研究生的时候,黄姐姐是我的同学,她高挑风趣,干练不做作。我们时常一起K歌、看小剧场话剧、逛街聊天。但突然一天,她气喘地电话问我有没有认识某医院的医生,她需要住院,是心脏的毛病。然后,再有一日,就是我接到噩耗的时刻。三十初头的她,躺在一圈白玫瑰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却是我哭了,她妈妈哭了。也许,是因为播放了肖邦小夜曲。从此,我固执地认为,黄姐姐是去了新西兰,旅游?暂住?我在她空间里留了言,许多次,我想跟她说话的时候。碰巧的是,她弟弟也一直将她的MSN登录着,在闪烁的屏幕前,她永远都在。
    我要说,我一直是个逃兵。于是,我姥爷不再是躺在病床上那一段朽木,而是儿时走在我身前,高大、挺拔、梳着整齐分头的老派知识分子。那时候,我们住在老海淀镇的彩和坊28号,一个80年代北京再普通不过的院子。独门独院儿,但却是一进的院子,无非有个红砖墙砌成的影壁。大北屋的旁边又搭了两个小屋子,西边儿那间我跟爸妈住,大家叫它“小黑屋”,东边儿那间大舅一家住,后来在东南角儿又起了一间屋子给二舅。大北屋对面是厨房,两侧种了柿子树,靠影壁那种着枣树,厨房前面有个洗手池子,池子往前一点儿是葡萄架,葡萄架下面的花盆里种着麦冬、串红、菊花。院子里通往各屋的土地上都用方砖铺了路,剩下的土地上,在天干地燥的时节会从洗手池子那接个绛红色的胶皮管子呲水。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北京小院,但它却是我姥爷家祖传的家产。姥爷家里是旗人,在兵荒马乱的时节,听说做上了北洋军阀队伍里的小头目,于是在老海淀镇买下了七所院落。年轻时候的姥爷,上洋派学堂,穿小中山装,开个带斗儿摩托,闲下来还练双节棍。我总想象着姥爷的脸上,洋溢着像巴金《家》里觉民那样温和却清新的笑,那种属于“五四”却又没有冒进,还几近优雅的笑。再后来,家里不知为什么就败落了,到了我姥爷结婚那会儿就只剩下这一个院落安家。结束了公子哥生涯的姥爷,应聘到了燕京大学谋职。传奇结束了,这后来,我出生了,我记事儿了。
    小时候,吃过晚饭我喜欢跟着姥爷在大北屋里遛弯儿,他高高地走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还傻笑得前仰后合。那时候,爸爸妈妈坐在西边儿的床上,姥姥坐在八仙桌旁边的椅子上,老猫眯在炉边儿。炉台儿上,那五六片儿“焦嘣儿”不时发出爆裂时的微响,在冬夜里,有种暖暖的诱人的魔力。我走到炉子边,姥姥会嘱咐妈妈看着我别烫着,然后我在大人的指点与监督下,挑选那五六片中烤的最焦得馒头片儿。每年放暑假寒假,我第一天一定要回姥姥家,虽然那时候我已经和父母搬到了楼房。我喜欢姥姥家,喜欢那院子,尽管当初我并未察觉自己对它的依恋,甚至是在它被拆除的前夕,因为我一直是个不可救药的晚熟的傻大妞儿。
    那是在彩和坊28号老院子里最后一次聚会,一家人二十多口子,挤在大北屋里。我似乎刚上初中,姥姥语重心长地将那块比巴掌大一圈儿、红底白字的铁门牌递给我说:“我跟你姥爷商量了,小么大的里就你还能存住点儿东西,咱家这门牌你收着吧。”我能感觉到姥姥那股强烈的自我遏制的悲伤,那种感觉让我不知所措,我无法应对这么复杂的局面,我只有木讷顺从地接过门牌,甚至,在记忆里我甚至还报以傻笑的面容。这彻底成了对自我行为而无比懊恼羞愧的众多记忆污点中的一块。
    开始不断回忆老院子,是从离开后的三四年。从放假了再没地方淹蚂蚁,再没地方玩儿火,再没地方上房打枣,再没地方看着那一排密封的通红通红的西红柿酱发呆开始的。连春节时候姥姥做的酱瓜儿都没原来的香,我总觉得那缺失的香是属于老院子的。离开了老院子,姥姥姥爷也开始衰老,到如今我才能体会想象他们离开时那无法抚平的伤痛。因为时常那片夏天傍晚坐在小矮桌前吃芝麻酱面的时候从大洋槐上飘落下的叶子,会飘落在我的手上,小小椭圆的一片,仿佛叶脉都能看的如此清晰,散发着浓稠的温热的阳光的香。这样猝不及防的闪回,很多次袭击了我,年龄越大破坏力越强,仿佛好时光都随着老院子溜走了般绝望。姥姥姥爷想必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与往昔从此断绝的痛楚,那种暮年的孤独加上抛离祖业的悲伤让他们更迅速地衰老了。
    故事仿佛就要结束了,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生老病死,物是人非。隔着监护室的玻璃,仿佛隔着几个时空,仿佛我被永远地阻隔在了旧日老时光之外。那些美好的日子,一去不返。而姥爷呢,他是旧时光中的雕刻者,拿着刻刀,挑着马灯,越走越远。就是这样一幅素描,我想我要画出来。2 ]# f; y7 ^4 x* h& s; s 6 |& Z1 P1 ^+ B1 q% {" j ) {- z2 ^% C+ o% g- V& n1 g6 R5 y: z' N" R % Z: P$ H% f7 N" g! i. [7 \/ u3 a - b3 P* W3 G( ^# Q! o, f8 s$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4 18:43:2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5-14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记事本粘贴后,可以用回车键换行编辑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完全不会,,,求指导啊!!!

我编辑中 空格 分段,,但只要一发表,,彻底颠覆了,,,
发表于 2012-5-14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面好像有点“欺生”,和我第一次发帖子一样,浑然一体,没有段落。后来,多亏版主帮忙才编辑过来。建议楼主再编辑一次,分出段落,以便于阅读。
发表于 2012-5-15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出于真情实感,非常优美。有时回家看到老人孤独颓唐的晚景,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失望,这种失望出自于对以前记忆的叹息,和老之将至无法寻取原来老人家的精气神的一种悲哀。仔细想想我们的童年多是和隔辈的长亲相处的,那种依赖老人,和老人撒娇的片段,那种备受呵护的温存,还有其乐融融无忧无虑成长的快乐,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真心希望所有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孩子们,可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虽然他们耳聋打岔,也请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和耐心。因为看到你们的成长和进步,还有幸福,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谢谢版主的鼓励,我刚来,发了文章后,才看到置顶的帖子上要求往咱老北京网灌水文字要精准负责!于是,我小汗颜了一下。。。版主好负责,欣赏您的精神,向您学习了!
发表于 2012-5-14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面欺生,人不能欺生,欢迎楼主。

) }4 X# }9 Y3 h. |0 N

 

; q/ c: a3 y3 c, R; G

给您加颗星,因为您文字的真挚。

6 ?. \" w+ ?, h9 z% H3 ]( O1 ? P

 

D) ~ a( A% a8 E5 N/ l

------------------------------------

' ~/ P/ ]) W% h0 H7 ?! ?: @

再跟个技术贴。

1 k- z2 ^% f6 F" r: O

 

, ^% R7 e$ h& z: R! W

1:都能把我吓的仓惶移开目光--得。

; l. F3 X& u- t! K

 

0 i# ^. M: g( a0 j7 } m

2:干练不作作--做作。

2 G* t9 `0 G' A @# A- ]

 

6 }" K2 c$ b9 D: J9 t

3:大北屋对面是厨房,厨房两侧种了柿子树--大北屋对面是厨房,两侧种了柿子树。

& l& X: y ]( [2 H. T, K

 

6 o- b" Z! F# X# Z0 |3 l. {" d$ A

4:姥爷家里是旗人,但在兵荒马乱的时节--- 但 字多余。

; o4 ]4 T- D ]' f+ B9 M

 

R, [8 z! \ I3 H0 G

5:传奇结束了,因为这后来,我出生了,我记事儿了---因为 一词略唐突,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 {$ K( o- t$ `) @- G+ Q

 

% V# f L$ K# q/ x: B' B: R7 r% G

6:尤其在冬夜里,有种暖暖的诱人的魔力---尤其在 多余了。(这样漂亮的句子,根本用不着强调了!)

6 u9 b3 M$ I# N4 i6 E

 

% L1 |7 C- G' `5 c% G. }# r6 S

7:挑选那五六片中烤的最焦的馒头片儿---得。

; m2 U- b1 ?/ q) p

 

& z4 D0 J+ R. @$ U5 m

8:我能感觉到姥姥那股强烈的被自我遏制住的悲伤---我能感觉到姥姥那股强烈自我遏制的悲伤。(被字句 要慎用,特别是主语不清晰模糊的时候),前面还有一句:我仿佛看见一缕缕气韵从他身体里一丝丝地被抽走。否则会减轻句子的重量,变轻飘。

( x ^, a- R# y

 

/ @0 S5 d/ H, G

9:这彻底成了我记忆中众多污点中的一枚---污点 一词遴选欠斟酌。(致使整个句子表意模糊,需读者深想才能明了。)量词 也没选对。

, h; P) M+ X: Z- M# q+ L: I

 

2 w# `" T6 m2 x; v$ k

10:到如今我才能体会想象他们离开时那无法抚平的伤口---伤口是无法体会的,疼,可以。

7 j, L8 W) W7 E% D k3 z7 w; b

 

' P2 J; `2 _5 s

11:因为时常那片夏天傍晚坐在小矮桌前吃芝麻酱面的时候从大洋槐上飘落下的叶子,会飘落在我的手上,小小椭圆的一片,仿佛叶脉都能看的如此清晰---这个复句有毛病。得。

0 T1 @/ A/ V6 R4 v, K+ o4 N0 l2 M

 

' y, o& q) \& }( l; ~5 ?

12:事实变迁--选 世事变迁 或 时事变迁 或许更好。(?)

. z. h3 `: q' r

 

) u, A6 d% A) ?) R

13:仿佛隔着几个次元--- 次元 这个词,顺口了,不如用 维度 顺乎行文。

9 l! J! T5 n! R7 c [

 

* E/ |. M( b& P

-------

4 w% I9 C$ a, n5 K m, o/ X

吹毛求疵 的做法用在这样一篇文字中不大恰当,可我还是做了,楼主担待些。

# o- H1 W; ?& o) X

 

- X) T1 F5 @1 G

 

4 h! z7 C! A1 H4 b* f

您的出现,令我欣喜,因为真挚,因为真诚。

# @8 z# a) Z9 x"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4 15:53:4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钦佩版主,文章又改过了!

很感动版主那么认真地读了我的文字,我觉得版主挑出的文章中的毛病,都非常有道理,因此通通改过了。喜欢这里严谨地、对待文字的态度!!!!感谢!!!
发表于 2012-5-15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是灵魂,是脊梁。没有灵魂,没有脊梁,再鲜灵,也只是一堆皮和肉。

发表于 2012-5-15 0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童鞋百花深处2012成为老北京网网友
发表于 2012-5-14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春节时候姥姥做的酱瓜儿都没原来的香,我总觉得那缺失的香是属于老院子的。----特别喜欢这一句!
发表于 2012-5-14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百花深处2012在2012/5/14 18:47:00的发言:
很感动版主那么认真地读了我的文字,我觉得版主挑出的文章中的毛病,都非常有道理,因此通通改过了。喜欢这里严谨地、对待文字的态度!!!!感谢!!!
+ \$ m s, r- I2 i. l; l [

1:别客气,您处在我的位置也会这么做的,算不了什么。

+ D7 f2 L( }! z' _3 e7 Y$ \" ^% g

 

; g a9 ~7 l5 `5 D$ {# l8 m

2:这个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表达感情的方式与途径,我们选择了 文字 这种比较传统和古老的方式,应当感谢文字。

, Q, ]; a0 h, t* V6 ^

 

; H8 C- g2 C4 c: h, d, S; D2 {2 `

3:出于感激,所以我们应当严肃地对待她,不是吗?

6 r) r6 d: U5 F, A/ B+ x

 

. B4 [& r8 @$ w

4:欢迎您来,欢迎更多细腻文字,^_^ !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我最爱吃姥姥做的酱瓜儿,,只有到春节才能吃上这口儿~~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大家的热情!!

作为一个热爱北京 热爱老北京的人,,,我觉得这里好有归宿感!!
: }+ q; E5 [4 j,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22:17:2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姥爷今天病危,刚到家。。。。

看到那样的他,我觉得回忆中关于姥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倍加珍贵。姥爷刚过了85岁生日,,,我爱他,我爱那个院子,爱小时候的时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6:32 , Processed in 1.16363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