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我今年61岁,一辈子没当过兵,自然也就没当过海军。虽然与海军无缘,但是与海军有着很深的渊源。
( o; n- h/ F2 K$ v/ t一、在北京业余航海学校的日子 % `8 Z1 B! m4 C- f; J
2 s9 E) a. I3 a+ F! w
“文革”前,我在北京69中上学。1964年我14岁,经个人报名、学校推荐,全校包括我只有三位同学被录取,参加了为时两年的北京业余航海学校(以下称海校)的学习和训练。记得当时录取的条件也是很高的:学习成绩好、无劣迹、身体健康等等。海校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北岸,与卫生部、宋庆龄住宅、北京第二聋哑学校为邻。海校是一个大四合院,校长和专业教员皆为海军现役军官(据说来自海军司令部机关),记得校长的军衔为上校,一般教员既有校官也有尉官。专业分为航海、机电、帆缆、枪炮、观通(观察通信)等。我学的是观通,其专业有电讯、灯光、挂旗、旗语等手段。每逢春、夏、秋季的星期日(那时无双休日)中午即离开位于菜市口附近的家,和两位同学一起乘公共汽车到新街口,然后步行穿过新街口东街、后海西沿,即可到达海校。
& z. G* u J& ?7 ]海校的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海军常识)和专业训练两大块儿。理论教学无非是海军的基本常识:世界海军历史、中国海军现状和战例(当然,都是正面的东西,且不能泄密)、海军兵种知识、本专业知识等等。说了半天,海校乃“业余”性质,毕竟不是培养海军专业人才,因此当时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只是肤浅和表面的东西。 - v( J o( C4 }
专业训练这块儿,掌握游泳技术是必须的!当年的什刹海地区树绿水清,周边多为机关大院、首长驻地,环境静谧优雅。哪像现在,已经成了世界闻名的酒吧一条街,整个一个灯红酒绿、熙熙攘攘!
) Q& v8 n9 v3 S6 s' j7 o, N我和学员们一起游泳,一起划舢板 -- 这是全世界海军水兵的必修课!游泳就不说了。现在回忆起来,划舢板可是又苦、又累的训练啊!一条舢板上有一位舵手兼口令指挥,“一二、一二......”,哥几个(这里顺便说一下,海校无女学员)听着舵手的指挥,推、回,推、回,反复操桨,在后海的湖面上来回折返。虽然非常劳累,甚至手上磨了茧子,但真是其乐无穷! , ^2 u) l' D" ~, V* Z
专业训练除了游泳和划舢板,就是在教室和院子里学习。除了“嘀嘀嗒嗒”的电讯和“啪啪啪啪”的灯光学习,就是在院子里练手旗通讯了。随着教员“A、B、C、D(汉语拼音:啊、啵、呲、得)......”的口令,我们手臂持旗语“右下、右中、右上......”的摆动,完成一组通讯语言。您想想,当时几十名学员齐刷刷的摆动旗语,那情景是多么的壮观啊! $ W+ l; d2 c) ^! ?9 u7 n7 {( g
经过两年的学习,到1965年秋,我们这批学员结业。记得结业前的考试,有一项是旗语。教员打出旗语,学员记录。至今46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其内容是:“今晚各舰禁止灯光外露”。 ! c+ x/ N0 j# y" x2 R4 u5 ~
4 z8 r1 I i* @3 C! l$ q; L 二、我们的“军训”部队是海军
+ Z5 U3 q; {. Y4 K8 q0 u8 S1966年、1967年相交之际,针对全国形势一片混乱的局面,毛泽东发出了全军“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的指示。那时候,全国大中城市的大学和中学都有解放军三军部队执行“军训”任务,来我们学校“军训”的是海军部队,其中干部具体执行“军训”任务,几位为数不多的士兵干些炊事和通讯等任务。当年中国海军军服是世界上唯一无军衔、无水兵服,其与陆军和空军均是解放式军服,红领章、红五角星帽徽(美其名曰“全军上下一片红”),官兵皆戴解放式软帽,其中陆军军服为全绿色、空军为上绿下蓝、海军为全灰色。
+ T5 G, p5 ?$ O# e! Q# d5 L _) }8 b1 t接触时间长了,知道这些“海军叔叔”来自旅顺基地的猎潜艇部队。他们向我们讲述猎潜艇的任务和威力,讲述我人民海军的光辉战斗历程。他们向我们讲述“文革”和“复课闹革命”的“伟大意义”......。
~& t% q: p9 A6 G. U这些“海军叔叔”在我们学校大约待了半年多就“撤”了,而且没有任何征兆!他们头一天还和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打球,第二天我们到学校上学,发现这些海军叔叔都无影无踪了!-- 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啊!-- 听命令、不违纪、不扰民! 6 [& E* C+ |# p1 l&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5 12:56: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