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6 R8 |" A8 p8 y6 Y# H$ S北京常住人口突破承载能力 4 }1 E a% m8 }, A
来源: 人民日报
, H" o( }. ~0 |2 E& X
o* e% { ^) \: b 1 L& J& J9 A0 w! o
[注意][转帖]北京常住人口突破承载能力
, ^6 T/ \# {) `5 F
5 Z, r% l+ c: B9 {7 x中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第2号公报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数为19612368人。而据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规划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北京人口已突破承载能力... " l9 X7 M7 Q( T- j d2 ?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图:
. b% K. D- a( }% a4 Z注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3]本表全国合计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4]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的比重。 % Y$ @8 t( I1 Z% y& B% |
中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第2号公报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数为19612368人,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比重为1.46%,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第三。十年间人口增长600万人,平均每年以60万的人数递增,年均增长约3.8%。
' _$ t# b2 V( y" w2 E东部人口占比近四成 1 _4 @6 P, {5 r" F- n
数据显示,常住人口排在全国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省1.043亿人、山东省9579.3万人、河南省9402.4万人、四川省8041.8万人和江苏省近7866万人。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前五位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7 G$ N& z6 ]4 L( R$ ?! W1 e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下降。 2 P5 p: {' `/ h) A- _+ U
数据显示,东部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比2000年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占26.76%,下降1.08个百分点;西部占27.04%,下降1.11个百分点;东北占8.22%,下降0.22个百分点。 : a2 G5 U" }% I1 l. ]! a
留华外籍人员韩国最多 5 f7 b5 I% S8 G. T6 S. u
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数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韩国120750人,美国71493人,日本66159人,缅甸39776人,越南36205人。 1 T2 s: |; O8 n* N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现役军人人数230万人,难以确定常住地人口人数近465万人。
8 k* c1 h/ _7 O# m; V ■ 数据·北京
C) O I9 w0 f( U. P北京人口突破承载能力
C ^5 A( p) C' G) ?, t5 c北京城市规划人口总规模为1800万 T$ J' f0 g: T7 x6 c. M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年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表示,北京人口比重占全国的比重不到2%,但增加的人口却近1/10,增速更是全国的数倍,年均增速达3.8%,正处于增长高峰期。
# R, T+ y' k- P c翟振武分析,北京每年大约有10万多是户籍增长,40多万是流动人口增长。此外,从统计口径看,尚有约200-300万的瞬间人口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因此北京人口压力非常巨大,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 I7 m$ V* g# v
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而到2009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达1750多万人。
' {) u! `# e9 t2 O5 \$ b' z3 X对于此次公布的北京人口数据,翟振武表示在预料之中。他认为,北京这么大的城市,仍然保持人口的较快增长,资源、环境、交通压力会越来越大,“北京的人口调控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
- i' g0 s; G0 D) a他认为,像北京这种特大城市,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应有序进行城市化。
2 E9 I. j. F' b$ z■ 分析 & q0 H$ S" z& U5 b* V
“北京应加快产业升级” ; s6 z# a% B8 E8 [& f ]
专家认为北京应剥离部分功能,同时发展周边城市 8 h" a4 {" K" x7 g4 O* x! U' ~
已经有近2000万的人口,未来的北京如何应对?对此翟振武认为,根本的解决方式在于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北京劳动生产率比上海差很多,还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小作坊、小企业遍地开花,这说明产业结构有问题,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升级。
3 S8 e4 I9 d( F' l8 w1 |如何实现产业升级?翟振武建议,一,政府部门应从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上,实现政策引导。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人的“五险一金”必须完整缴纳,加班严格支付加班工资等等。这些措施一旦落实,既保障了劳动者利益,同时也导致一些靠压榨工人工资的薄利企业无法生存。这样一来,劳动生产率应该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会得到调整,一些人就不会继续留在北京。 3 e9 g ~8 N4 ~1 G/ Z
其二,北京需要剥离部分功能,一些大的单位不应该都在北京聚集。就目前的定位而言,北京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功能非常全。很多企业和单位都聚集在北京,这样势必导致人口膨胀。 + |- y* ?# g L- k3 q9 r6 i
其三,大力发展北京周边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之所以不会出现人口高度聚集的大城市,就是因为各个城市同步发展,都有很多机会。而北京和周边相比,基本属于一花独放的情况,河北包括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有发展起来。因此,今后要推动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相对均衡的发展,从而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
8 ]# F' }) d( ^- z- \“公共服务应实现均等化” R4 v- P, J) k z. U# m
专家认为北京流动人口增加趋势将持续至2020年
0 h7 h$ k7 ^* K9 n北大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表示,接近2000万的人口,对北京各方面都会带来压力,尤其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 }; x3 |2 a0 ~: P7 c
他表示,目前,北京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机制还没有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势,人口信息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快速增长情况下,政府的决策服务机制并不完善。以近期的大兴火灾为例,表面上看是消防安全的问题,实际上是人口在北京局部、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无序增长所致,政府监管还须努力。 7 d [2 _( @$ z6 o
人口已经如此之多,北京只能面对现实,在现在基础上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陆杰华表示,从目前的统计口径看,应该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常住流动人口今后应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
$ _/ {9 ~) t$ F ~4 D' U6 S v对于未来的人口走势,陆杰华认为,北京户籍人口将维持低增长,但流动人口增加还是一个趋势,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直至2020年。为此,未来北京的发展,除了产业结构调整之外,要有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 b3 _1 M$ y+ T; a
■ 数据·广东 7 c- I5 k( y2 [0 Y6 z* n, g
广东跃升人口第一 3 K \ m* r, \
此前中国人口最多为河南省、山东省,此次广东省跃居人口第一大省,为104303132人。
" E. C. m8 L9 _0 a- |# ]广东省人口从10年前占全国的6.83%,上升到7.79%。此前人口最多的河南省则有94023567人,占比从7.31%下降到7.02%;人口较多的山东省95793065人,占比从7.17%下降到7.15%,总人数为全国第二。
, r# e' Z5 f1 H5 H: }3 Q■ 分析
" \8 a: M$ m2 K) ^# u) q/ [2 x* [就业机会造就第一大省 ) z+ Y' j6 d' O2 x; M, M; L+ L+ Q' k
对于广东跃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翟振武表示,这主要跟官方的统计口径有关。如果纯粹按照户籍人口算,人口最多的省份应该还是河南或者山东。在广东的人口总数中,流动人口占比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地区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因此会吸引较多人员聚集。
: I) U# z9 C. y) i对于未来的走势,翟振武认为,人口还会继续向珠三角、长三角集中,因为这里制造业等集中,就业机会更多,但是广东的大中小城市众多,不会出现像北京一样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 1 X' b8 k/ \2 G+ p1 e
陆杰华表示,虽然近年广东存在“民工荒”现象,但依然是外来人口的第一大省。人员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 p/ _' c. C) _' K- W* C
不过,陆杰华还建议,当前应加强区域均衡发展,形成多个经济发展中心,实现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中西部的人不一定要去沿海地区,也可以就近流动。因此,国家推动中西部发展非常重要。
7 T# z* S" |3 I1 P! H
1 `' j6 G2 C# `5 x" l
( T/ J- ?/ [ e4 J7 Z[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7:44: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