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到牛街看望一个长辈。走过牛街聚宝源牛羊肉店的十字路口,猛然闻到一鼻子久违的香味儿——那是孩提时德外大街回民饭馆炖羊头出锅的香味儿。果不其然,聚宝源店南侧路边,一个40来岁的大姐,站在一个三轮车旁,正打开一个不锈钢的大桶,里边刚出锅的酱羊头、酱羊蹄正在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炖羊头、羊蹄的醇香。
; t6 ^0 o0 g% \嘿,这么香的美味儿,我这个吃心眼子的人怎么能够放过。无论如何也得弄点尝尝。就走过去对那位大姐言语了一声,我们(我和媳妇)先去看亲戚,回来再买。那位大姐说,没问题。只要上午能来,保证有您吃的。 " p. F2 g/ z; w& C9 L
我们看完亲戚上午11点许。那位大姐看见我们如同见着老熟人,就笑着说,您来点什么?我说来4个羊蹄,1个羊头,小点的。 $ f) z, W4 @ o O2 u% [
“住牛街真好,吃点什么多方便。不像我们住的那地方,从石景山到大北窑。整个一个长安街,找不出一家卖回民饭食的饭馆。”我感慨地说。 9 E6 S- I5 \; l0 Y, b
“住牛街费钱啊!”那位大姐的话既实在,又顺耳。大姐边说边给我挑有肉的羊蹄,还把羊头后边用一工具一撬。“4个羊蹄加1个羊头,都是19块一斤,一共61,得,您给60就行了。
& e3 R; k2 h% t“费钱,钱挣来不就是为花的吗。您这天天出摊的,每天几点出来?”
0 b4 u$ g4 B) W& ^$ Q“是,差不多10点。卖完为止,下午接着炖明天卖的。有专人送货,都是鲜的。” ! a3 i8 v% W, v5 @
我们回到家,打开羊头,脱骨酥烂,酱香扑鼻。我拆羊头时方明白大姐用那工具一撬的奥妙,原来这一撬,把羊脖颈连接羊脑部位撬开了,这样羊脑就能非常容易地取出来。拆开羊头肉擦刀切成薄片,一吃,美。无论佐餐还是下酒均为佳肴! 2 } ^9 r" I: X1 l
我不由地心里暗忖,这老北京传统吃食,在过去不就是这么起的家吗?小本生意,挖空心思,努力经营,取长补短,形成特色,鼓捣出点名气,慢慢成了气候。像过去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的烤肉宛;像在东安市场北门摆起一个“东来顺粥摊”,最后以涮肉叫响北京城的丁德山…… ?0 j% S) C! u+ `% T
现而今,物价飞涨,饮食行业难为。老字号的传统尚且难以经营,何况陌巷推车小贩。原材料成本走高,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何以为继?都道东西奇贵,商家也是一肚子苦水,谁不愿意买卖火势,薄利多销。可如今一个酱羊头就卖5、60块,卖家收您钱都有点不好意思,您说该怨谁?欲说还休,索性不说了,影响食欲。收回注意力,品尝酱羊头,不错,还是那句话:有胃口您能享受,就是福。不庸俗,能吃会吃才是硬道理。您上眼。
6 x" X V- S( |; V7 [8 V 2 q2 t: q; ]# G4 y# X h
美食探子的新发现
) t: t, Z( C" Z! ^0 a! ~# j1 j* P羊鼻须(羊鼻里的东西)回民不能吃。
美食探子的新发现
. z; O c4 c& m8 J( A& v. \1 w
软烂醇香,味美不腻。那要是用一张热烙饼卷着吃,一吃一不言语,嘴堵上了,光顾着享受了。
美食探子的新发现
& s2 F N" p; |( r& C
醇香扑鼻出锅窜, 3 a# _2 d" k9 O! q g1 j! R, k
颤颤微微入口绵。 0 }8 S- U9 w" b
细嚼慢品如握笛,
, ?, c4 b& ^3 t! @- m识得真味在民间。
+ \# h: {; c2 k/ c0 Y: X, @* N——《咏羊蹄》有感而发
O T- d9 i& S h3 ^% }$ ~筋道韧性,美容佳肴。注:两蹄之间有个白色虾米状的东西,也有叫小耗子的,不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