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1|回复: 9

各位大家,海淀古迹去几家了-159项海淀区文物古迹清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25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淀是全市文物古迹最多的区,各位有兴趣走走,从以下所列,走过几处,没走的多吗?有计划吗?还有,那些已破坏殚尽,那些已修复,列位看官讲讲有那些历史典故,文间故事。。我们也学学。 & w% n6 }7 ^) q; F0 t2 G8 Z L$ U; q \4 l: i" }2 Y% ] J$ ^6 {- ~( ]: j) J) \( y
8 k2 n5 U8 z) L, K5 u

海淀区文物古迹(159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1项,市文物保护单位25项,区文物保护单位15项,共51项) 1 U- c% s1 q4 G7 ^# d9 a ! z, U0 F1 X d; \* g8 l+ K

8 T- L- U8 T7 t& |" I' S

圆明园遗址
清华西路。由明代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清代屡次扩建,是举世闻名的园林。1860、1900年遭帝国主义洗劫烧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例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n, }5 r4 N, p, b0 l/ i. j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圆明园"九洲清宴"遗址内。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李大钊等同志带领爱国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举行示威。段祺瑞下令开枪,四十二人遇难。一九二九年北平市政府在此纪念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达园
圆明园西南。民国初年,军阀王怀庆在圆明园废墟的前湖区兴建的别墅。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园林佳境。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9 v5 U3 s+ Q" A6 X# j: \

一亩园娘娘庙
圆明园正大光明门东南侧。现保存完整,为一亩园小学用

. `+ _- I) G! R- O

正觉寺
万春园大宫门河池东侧。俗称喇嘛庙。坐北朝南,有山门3间;山门内东西侧为钟楼和鼓楼;一层殿3间,为天王殿;再进为三圣殿。三圣殿后建有大式重循八角亭1座,亭内正中的汉白玉石莲花法座上供奉文殊菩萨神像,故称文殊亭。亭后出月台建楼阁1座,称最上楼,经曲廊可达北楼;寺东别院建禅堂15间。清末划归雍和宫下院;民国时为清华大学教职员工宿舍;现存山门、东西配殿、文殊亭等房20余间。

) l8 a- f U. _' [

颐和园圆明园街区
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7 G' A) E- _0 o$ u

颐和园
颐和园路。颐和园原名清漪园,由著名宫廷建筑师雷家玺设计,建于1750~1764年。占地约290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500余万两白银重修,改名为颐和园。园内殿堂楼阁、游廊水榭等建筑,精巧华丽,布局严整,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耶律楚材祠
颐和园文昌阁北面

8 r i8 D- t. P4 u5 u' {" x

金河堤碑
颐和园绣漪桥南长河西岸边。为汉白玉石质,因年久字迹已难辨认。金河一名源于金海。元明时引西湖水入白浮堰的出水口,恰在今金河堤碑偏西侧,这里至今河渠遗址仍然可见。据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金河碑诗,乾隆修建清漪园、疏浚金海时,发现金代河道,因年久淤塞,为了解决从长河引水,将金河渠废弃疏通长河。金河堤碑今尚完整,仍立置于昔日金河渠入长河口处。此碑是研究京西水利交重要实物资料,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0 h9 w# x! j9 L: A: P5 B; V Y

真觉寺金刚宝座
五塔寺村24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2 A/ p/ y4 j! |

大真觉寺〔五塔寺〕
五塔寺村24号。寺内五塔系明成化九年(1473)仿中印度式金刚宝座塔建成,塔上浮雕梵像、梵宇、梵宝、梵花、狮、象及飞马诸像,活跃逼真,为国内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N1 t3 u/ B5 k3 y% N0 B) {

觉生寺(大钟寺)
北三环西路甲31号。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寺内有明永乐二年(1404)的巨型铜钟,内外铸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体积高大,铸造精巧,是北京现存的最大铜钟。钟楼建筑雄丽,形制特殊,为适应大钟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J- w8 m) C+ t4 o

白塔庵塔
西三环北路54号院中国画研究院内。20世纪40年代此处有庵因塔而名。相传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出南京,削发为僧,晚年来到北京,死后葬于西山,并建衣钵塔,塔讹称建文帝衣钵塔。塔高25米,为覆钵式,塔基为单层须弥座,座上为6层雕刻而成的仰莲,塔身四面均有佛龛 (眼光门),十三天由环形石料垒筑成。塔身为青砖所砌,塔刹部位安置着两吨重的铜制华盖和宝瓶。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3 Z. }4 [0 K, m- k

静明园(玉泉山)
西山。金(十二世纪)开辟。北京名迹之一,后山清代密宗摩崖造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7 v7 f c" T; p5 F: k% _1 p' l

景泰陵
玉泉山北麓金山口。明代宗景泰帝的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E5 j! y8 ~1 m2 w& l6 ? f7 Q# R

妙云寺
玉泉山路西段。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u0 S# ]5 e, L( S7 {% S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
北京植物园。唐代(八世纪)的古庙,元代(十四世纪)开山扩建,明、清多次改建。它的平面布置,沿袭唐、宋时代的伽蓝七堂制度,在北京一带是很少有的。殿内神像及铜制巨型卧佛,塑塑精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a; D7 t! c+ M% j+ G: z

梁启超墓
北京植物园。梁启超(1873-1931年),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是著名的维新派领袖。墓建于1931年,坐北朝南,占地约8800平方米,梁启超墓由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墓主体为黄色花岗岩结构,墓前有八角形石筑方亭一座,汉白玉石碑两通,保存完好。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b# f! y# Y$ |- G6 \2 w

曹雪芹故居
北京植物园正白旗39号

* E1 l9 N" m: ]

碧云寺
香山。元至顺二年(1331)创建,明正德年扩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金刚塔。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后殿现改为孙中山纪念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Z3 L5 W4 i7 ?& B2 p3 B

孙中山衣冠冢
碧云寺

' ?0 ?# p! H; W7 V

双清别墅
香山。毛主席在1949年3月1到11日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3 J+ M9 P, ?5 u; N

旭华之阁及松堂
香山南路红旗村。旭华之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为无梁殿结构。松堂(来远斋),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白石枋柱,堂后有古朴的叠石,四周遍植白皮松,俗称"松堂"。乾隆皇帝曾在此为征大、小金川回归的将士设宴庆功。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X8 }5 o( ]5 x5 U% _/ [

团城、演武厅
香山南路红旗村1号。清乾隆时练兵之地,厅西实胜寺内的石碑,用汉、满、回、蒙四种文字精刻,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 w5 C, h0 p" A# s; C V

实胜寺遗址
香山南路红旗村

- ^6 }( U% t0 F" \5 k. D) H6 o1 J( a

静宜园(香山
香山。辽创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大永安寺(后来的香山寺)。清乾隆十年改建为静宜园。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即在园内。山上遍植黄栌。秋季满山红叶,为京郊胜景。一九四九年三月至十一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处办公。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f* }+ s1 d' q" x+ b M

静福寺(玉皇庙)
香山碧云寺北山。明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称静福寺。坐落于山腰约海拔200米处,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有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等。存山门一座,无梁结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3字。中院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寺内还有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顶祭星圣会碑记》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吕祖殿碑记》

( ]* V2 E; p' X* A& R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雨误樵在2011-2-25 21:01:00的发言:
还能问: 各位大家,海淀古迹有多少处是想去也去不了的
. B7 Y. V, W! W

真的有不少这样的地儿。那也没有办法。不过,可八仙过海,各献其能。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z7 m) X5 p/ I# ^- F/ o

   长在胡同描述的海淀:  

3 F5 a8 X, @9 O- ~( U2 b! x) \- o

       美丽的西郊古镇————海淀

( m& y7 c6 L; m! h

       白颐路高大的白杨树林荫

& g* a% F: d d8 |5 l# d3 u0 g

    三山五园皇家园林荟萃之地,青山湿地荷花稻田相簇,所在之地很久以来就被称作塞北江南。

( b$ e( ` |) [+ G

    西苑一带稻浪滚滚,荷花飘香,玉泉山、万寿山、佛香阁在绿绿的稻田和潺潺河水的映衬下,格外的美,

% @* X) L m5 j8 {7 ^! C% S |

     向北圆明园一带是大片荷塘,向南万泉庄一带也是稻田河流。除此之外,周围还散落着李园、达园、勺园、蔚秀园官宦园林及各种庙宇。
      ……

# s4 A$ o1 C/ r( q+ A2 x \, K

    多美的海淀。

发表于 2011-2-25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能问: 各位大家,海淀古迹有多少处是想去也去不了的
发表于 2011-2-25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行,比较全。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页。文物保护单位>> 9 p5 I: |) ^- h8 F8 M4 f' Q, |1 Q

6 Y' h1 P$ {2 w( Q) f& N Z

慈寿寺塔
阜外八里庄。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须弥座四壁雕塑金刚像,作法细致,为明代单层多檐式塔的极重要的范例。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 Z; k+ n; w% p9 P0 `; m/ C

恩济庄太监墓群
八里庄西>>

# W6 G9 |; p+ P; w: H, Y! e

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
北京大学。该湖区主要建筑有:校门、科学实验楼、办公楼、外文楼、图书馆、体育馆、临湖轩、南北阁、男、女生宿舍、水塔及附属园林小品等。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诗碑 (
圆明园物)
中关村北京大学院内>>

4 f1 X# W) D" _% t0 w5 r

埃德加·斯诺墓
北大校内>>

. K: g6 T) ?! k4 c: d j

石屏风(圆明园物)
北大校内

1 [8 t S. p$ X" E

葛利普墓
北大校内

% i/ \6 C; @+ h A

华表(圆明园物)
北大西门

# U. u5 d0 D2 l ?! z9 \8 U

麒麟(圆明园物)
北大西门

5 Y0 a2 s# `: B9 t

王力故居
燕南园60号

5 O- Z: m! l( f: `4 e! p6 f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清华大学。现存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一)1911-1912年建造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等;(二)1919-1925年建造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三)1931-1933年建造的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这批早期建筑反映了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具有典型价值,艺术水平较高,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比较优秀的建筑作品,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 n7 }* c) A1 l

王国维碑
清华大学校园内工字厅东南侧。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 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 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
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生平著作共62种。

0 v: M1 y' |. s) h4 K" ~

闻亭
清华大学荷花池东土山上。是一座单檐攒 尖四角方亭。亭内悬挂铜钟一口,为纪念闻一多先生,于 1986年命名。闻一多(1899-1946)字友三,湖北浠水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出席李公朴追悼会,并作演讲,回家途中被国民党暗杀。

7 j. s" Z/ q& l6 e

广仁宫(西顶)
四季青乡蓝靛厂。该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又称"广仁宫"是北京"五顶"之一。该庙坐北朝南,依次建筑有山门、前殿,藏经楼。现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是北京"五顶"中保存最好的建筑。管理使用单位: 北京民福实业总公司橡胶五金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B: z1 i7 S. u. }

火器营旧址
兰靛厂正北。旧址、营区范围、街道、部分老房屋尚存。

$ l( l% T! O. O! A% R

普安塔
四季青四王府东北
普陀山

# L \. _3 Q4 z6 h" c' U- q" D

金山寺
四季青乡北坞村

" w2 h8 C- o5 ]5 {: n' Y

瑞王坟
四季青瑞王坟

5 Z- ^! E, z. n4 |$ S- ]' d6 e

西禅寺
四季青小屯村东

0 ?2 p0 N2 a$ _/ e; N; M# ^

晏公祠
四季青乡万安山麓。原名道统庙。 明代正德七年(1512)太监晏宏所建。庙门依山崖石壁凿 建,有"停云岩"石洞,面阔3间,明问与次间之间有石券门相通。每间石室内均有小龛。庙内原供有三皇、五帝、 三王、周公、孔子、孟子以及宋代儒家周敦颐、程颢、程颐、 张载、朱熹等人的石像。

+ E$ E# ^, i+ C2 V" A6 G7 {% ~7 A1 u# ~+ U

佟麟阁墓
四季青乡正黄旗村兰涧沟山坡

% {1 ^4 d& u9 a' o( O

马连良墓
四季青乡万花山南麓 梅兰芳墓
四季青乡万花山

1 d4 d/ j `$ E5 ]

祖家坟
东升乡马坊村东

1 e$ u0 j _0 g9 a; [: D

清河汉城遗址
东升乡朱房村。为战国至汉代时期遗址,东临朱房村,南临清河,周长约2000米。现西、南城墙大部分保存,北、东城墙残迹可辩。解放后共进行过5次发掘,出土大量兵器、农具。是现存距北京城区最近的汉代古城遗址。管理使用单位:东升乡清河农工商公司。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s Z5 H& m8 J. h& {

香寺
永丰乡永丰屯

i$ m% W3 d0 ~# D. |

榆河桥(永福桥)
永丰乡西玉河村。又名水福桥。早在元代即已建有桥梁,原桥为木制。清康熙年间,因大学士明珠葬于附近,其家人遂重修此桥,易木为石,名永福桥。桥呈东西走向,为五孔花岗岩石板桥。桥长22米,宽5.75米,桥面高出今河床约2.5米。桥墩南面皆有迎水角,桥面中段略高于两端,微成拱形,两侧有0.45米高的素面石护栏,今石栏多已佚失。两岩桥头处砌有石驳岸。桥东有西玉河汉墓群。

# n; R' h2 e/ V' F" M( G; c* k

香岩寺
永丰乡永丰屯小学

/ i# y0 D p9 f" R/ c6 R

大牛房关帝庙
永丰乡大牛房村,建于清代。庙前一旗杆高约20米,故有"京北第一杆之称"。

& C( P) W2 i; ?2 X5 m {; u) {

瑞云庵、金刚塔
聂各庄乡凤凰岭。原为金章宗黄普院旧址,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庵坐北朝南,傍临深谷。山门用大块花岗岩石砌筑。山门右侧兀出一天然巨石,名金刚石。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悬出深谷之上。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格式砖塔,塔基各角饰有砖雕兽头。庵后为明照洞,借助天然石洞开凿而成。洞内复有小洞,小洞之内又复凿小井。

) C# v6 X1 B+ z! C

上方寺玲珑塔
聂各庄乡凤凰岭

1 L7 E; u$ j# `* r

龙泉寺
聂各庄乡凤凰岭。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已有记载。寺坐北朝南,坐落在一条低缓的小山梁上。前临山涧,涧上架有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栏方形望柱,素面石栏板。寺四合布局,由西至东并列3座院落。西院为正院,有山门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殿内有壁画。殿前古柏数株。院门外有一株银杏树,树径在1 米以上,为明代所植。寺西崖有山泉,泉旁石上刻有莲花图案。这里曾是石榆河的源头之一。龙泉寺北墙外约80米有石窟,是在一块天然花岗岩石上由人工雕凿而成。内壁略呈弧形。在正面石壁上,雕刻有3尊浮雕石像。开凿年代已不可考。龙泉寺东北约100米处有石塔,建于清代,为覆钵式和尚塔。塔坐北朝南,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塔高6.1米。

4 U4 v& Q8 E! H ?

龙泉寺桥
聂各庄乡凤凰岭

# W% e( l: K1 `9 a1 A

凤凰岭摩崖石刻
聂各庄乡凤凰岭

" f8 E; Q) P% J2 T( D) R

魏太和造像
聂各庄乡车耳营。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造。是北京现存最古的造像,像及刻字尚完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_& C& X1 o2 a$ f; k2 n

旮旯庵遗址
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

( X9 e3 c# e( g

太康公主墓
正蓝旗村东

* O; X! k- E+ G+ X4 z' G

白家疃桥
白家疃村西

0 E S7 e: m/ m j- a8 R" x

"保卫华北"时刻
樱桃沟

( d9 h7 [ A5 K

樱桃沟游览区
卧佛寺西。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e4 x7 b" }, [) Z: P5 t

齐白石墓
魏公村路南魏公村小区1号楼前。碑文为李苦禅所书。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5 t0 |9 b$ V" b; e* a

吴家花园、彭德怀故居
挂甲屯20号

, s. U& M2 i, t$ ]

周家坟
苏家坨乡后柳林村北

4 K; |/ c! \; n

蓟门烟树碑
蓟门桥北黄亭子

& R9 E/ R* h3 i

槐抱椿
东北旺乡冷泉村

/ |% L7 N: h( s& T' n: _

唐家岭北庙
东北旺乡唐家岭村北

. I: g9 Y" F* y! Q

唐家岭西庙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页。碑,以及清代扩建关帝殿碑。寺北有金泉洞,深4.25米,高2.9米,洞底一小汪泉水冬夏不枯。洞顶有一小洞,于洞内可以望天,为寺中一奇。与寺隔洞相望的东山梁上,曾建有洗心亭。>> , G1 F0 F# C% c" S. }

( T% V1 `% J2 |+ M

孙传芳墓
卧佛寺东南>>

% u- i" f/ W( Q7 |

刘天华墓
香山碧云寺北山玉皇顶>>

* I/ L/ d* b6 s/ ~2 G y' h

大慧寺
大慧寺路9号。明正德八年(1513)建,清修。寺内大悲殿是标准的明代建造物。殿内大佛两旁的明代塑像极精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Q5 d' ~ M1 Q7 ~, a) y: v

摩诃庵
南玲珑巷。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由太监赵政集资修建。现存有正殿、东西配殿、廊庑及方丈院等建筑,庵墙四隅各设角楼一座,尤为珍贵的是正殿内有明代壁画和重临集篆三十二体金刚经刻石。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0 N8 Z# [% w$ H3 n) q

元土城
北土城西路、西土城路。元代大都城墙遗址,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明光村存肃清门瓮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 l- z" R$ m; z

文昌阁
北安河村中,建于清代。

( n% C. j2 C1 _3 ^- K% f

大觉寺
北安河乡西山。辽建,清康熙、乾隆时重修,寺内保存许多文物。自然风景瑰丽,向为旅览胜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6 L/ E: }* ?3 |# M+ e, h

周云端和尚灵塔
北安河乡大觉寺南1.5公里处。明弘治三年(1490)建。高约15米,七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塔为双层须弥座,座上三层砖雕仰莲。塔身饰以仿木结构的砖雕门窗,塔檐悬有风择。周吉祥,又名周云端,曾在大觉寺为僧。相传其姊周太后在作贵纪时,曾以祝寿为名,在报国寺旁修建了大慈仁寺,以吉祥第一代住持,又让他但任僧录司(明代管理宗教事务的最高机构)左善世。吉祥死后就葬在大觉寺西南的山坡上,此塔即其灵塔。

" N4 a( V/ y& G. n5 F+ ^

莲花寺
北安河乡大觉寺南

2 P, S; R+ C; d& M0 o

普照寺
北安河乡大觉寺北。明天顺五年(1461)建。寺坐西朝东,四合布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门额曰"普照禅林"。院内正殿3间,面积90平方米,明间后檐墙处增建有神龛。院内有明代所植古银杏树一株。寺内原有明、清时建、修该寺之后碑多块。附近有贝家花园、周家坟、大觉寺和塔林等。

( a, T9 M9 j' P5 A; u

兴善寺
北安河乡西埠头村

0 Y! ]- o9 D( W' _

秀峰寺
北安河鹫峰。明正德六年(1511)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

4 L' J/ D. ~3 |& p( p3 q( H+ R- l

鹫峰地震台
北安河鹫峰

6 f' B8 w$ i; I

金仙庵遗址
北安河阳台山。庵堂建在一座石砌高台上。原寺名金山寺。始建何年无考。相传清代慈禧的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改名。寺中前院尚遗存银杏树两株,树龄约有700-800年。金山是西山著名风景区之一,金章宗完颜璟在北京西山兴建的八水院之一的金水院即于此。金仙庵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仅存山上塔坟一座。系清末大风银库总管刘善宝之墓。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贝家花园
北安河乡西阳台山下

7 h* }- `3 _4 m9 s! g8 o% V

杨家花园
北安河乡西阳台山下

! [+ w# c. {0 r. `: H& v

孚郡王墓(九王坟)
北安河乡北。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惠之墓,又称九王坟。园寝中的石桥、碑亭、仪门、享殿等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M- G* ?! \- R

醇亲王墓(七王坟)
北安河乡管家岭北。清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墓,又称七王坟。园寝布局广阔,分阴宅与阳宅两部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7 S- s. [! H# O1 k1 j5 p

退潜别墅
七王坟北墙外

* @- Q2 J9 N4 O( e+ V1 l

瞻云妙刻石
北安河乡西部

6 L" j8 B& N2 b+ b; {$ Q. P

东岳娘娘庙
北安河乡南安河村

! ~! ?; I6 v# n2 x/ S* _' r% X

五圣祠
北安河乡南安河村中。建于清代。

7 f' {5 d* I' K* R/ l

环谷园 
北安河村西1公里许的金山麓下一座环山的山谷中。南西北三面,被高耸青翠群峰环抱。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名叫"安府"。掩葬着一位皇姑,故取名"皇姑坟",环谷一名由皇姑二字谐音而来。当年园寝石砌大墙,至今还有残迹遗存。1924年中法大学校长李石曾在环谷园购置民房70间,成立了中法大学附中。1949年后,先为重工业部子弟小学,以后改为47中学。李石曾(1881一1973)名煜瀛,河北高阳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法大学董事长、北平大学校长、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北平研究院院长等职。1973年病故于台湾。著有《石僧笔记》。

4 \, }# Z! l% D! Z. [8 G |6 m* I' p

万寿寺
苏州街。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清乾隆时两次大修,寺分中西东三部,楼阁建筑、假山堆石与紫竹院公园连成一片,可作旅览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S2 i( X" O% t0 c

广源闸
苏州街

# r4 h2 }3 \( E/ I- q) n# f8 m

乐家花园
海淀镇苏州街。清礼亲王别墅,民国初年改为乐家花园。花园由数组建筑物构成,各院落间堆石成山作为屏障,形成封闭式景观,是一处难得的园林佳境。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U# u+ h( J0 r. O) {

滦州起义纪念塔
温泉南显龙山下。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的衣冠冢,有纪念塔、碑刻等,一九三七年四月落成,同年五月在此举行国葬典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1 ?! n1 P- C1 h

黑龙潭及龙王庙
温泉画眉山。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潭旁敕建此庙,后屡次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尚完整,有明、清碑刻多座。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8 J: G3 x& e2 v7 [. t. ~

孙岳墓
温泉南显龙山北京胸科医院内

( [% r8 T% E9 { r+ J1 b, x8 H/ F% ]

水流云在石刻
温泉南显龙山北京胸科医院内

. H" J3 [& H+ g! b! [

水塔园遗址
温泉镇城子山南

* `) l" t% c4 L) z8 O

娘娘行宫
温泉乡周家巷村东

* s* V$ L0 t0 |) D" E4 V5 ?! C3 _ L

关帝庙
温泉乡周家巷

& g; {, l% W* e+ I, k

经筵官礼部尚书墓
温泉乡周家巷村东南

9 [& v+ Q5 z0 Z2 F3 x

李大钊烈士陵园
万安公墓内。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一九三三年,中共河北省委发动北平市民于四月二十三日公葬李大钊烈士于万安公墓。一九八二年,中共中央决定在万安公墓内建李大钊烈士陵园。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将烈士及其夫人的灵柩移葬于园内。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主持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Z2 d( ]" y+ U7 f, z8 b/ E& ` o0 j

朱自清墓
万安公墓内

/ d7 p8 W' X/ ?! Q

王力墓
万安公墓东部

0 T4 ?" n# l7 H. D, g1 C

施今墨衣冠冢
万安公墓

/ N. L! |' T6 M5 ~: o# @

马占山墓
万安公墓

: m' `' a( I u0 t2 W4 d7 h# J

段琪瑞墓
万安公墓

5 H% x7 O( A2 u$ P2 t5 E( R7 `

萧龙友墓
万安公墓

2 [! L/ V. f4 x, Q [9 e/ u

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墓
万安公墓

' ^; u3 ?' x9 @- p

王锡彤墓
万安公墓。王锡彤,民国时号称洋灰大王。

" J2 \7 J. d# c) w

林白水衣冠冢
万安公墓

# |, Q8 s; c- D9 v. A

广济桥(清河大桥)
清河南镇。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创建的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是明代皇帝谒陵和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一九八二年决定迁建于小月河保护。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0 X/ I5 D: R2 G) K+ W0 _0 E7 I/ `, Y

钓鱼台与养源斋
三里河路。原为金代旧迹,元代称玉渊潭。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重修台座,御书"钓鲁台"三字。台侧建有行宫,正殿题"养源斋"。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 c( t/ t1 Q0 j) K U

高梁桥
高梁桥路。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为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8 _6 F0 f, k, [& a8 _

定慧寺
阜成路定慧寺113号。初名善法寺,后改名云惠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赐名定慧寺。该寺在明、清两代属京西名刹。现保留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明代建筑风格。并保存有明正德、万历,清康熙、乾隆敕谕碑记等五块。寺内松柏多株,以松抱槐和皂角树而独具特色。北京市

6 _/ q- F% ?: @' v, R8 h3 O" g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页。东北旺乡唐家岭村>> e$ a! \( X4 Z$ b

- ]) Z8 [5 |. e5 c, f* ?+ k( U% U( s$ h

紫竹院慈禧行宫
紫竹院内。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7 j3 t$ L6 [/ W: k

清河清真寺
清河二街。清河清真寺最早修建在原清河大桥南端。因桥南低洼积水,后来才迁建桥北。寺院布局为大门、二门、水房子、大殿和重檐六角望月亭、南北讲堂等建筑>>

$ Y: b1 s! U2 p" [: ]

程砚秋故居
青龙桥镇穿堂门胡同>>

7 R1 P0 h4 }; [+ n& S; B

极乐寺
大有庄。>>

6 R4 J# w' ^+ u% `3 P5 w

极乐寺
五塔寺东北京第四制药厂内。一说为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另说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寺坐北朝南,原分3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是花园,有寄心斋、池塘等景观;西跨院为僧房。寺内曾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阳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今存正殿和正殿耳房

6 w% v, K4 N4 c9 ^

皂君庙遗址
皂君庙大钟寺派出所

. N0 d: S7 w. }4 E. |) E# l

双关帝庙
海淀南大街38号。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3 D* G$ u3 t4 t

萨利宅院
海淀镇。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4 h& D" j2 w1 B, A5 ^ s

鸡鸭佟宅
海淀南大街。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4 M' F$ W, w1 [ V

娘娘庙
娘娘庙胡同。原名天仙庙。仅存正殿三间,神像无存,碑在文革时被毁。

8 [% o4 g J0 T- k% A

广通寺遗址
高梁桥斜街北下关小学内。原名法王寺,至元年间本刹住持贵吉祥所建。明代更名广通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清康熙五十一年(1721)和雍正十二年(1734)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有殿五进。寺内原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敕赐通寺重修碑记》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敕建广通寺碑记》碑、雍正十二年 (1734)御制广通禅寺碑,皆毁损

3 L1 W* N( P( [

清真古寺
苏州街。明末清初始建。占地约30余亩,布局为三进院落。寺北辟有菜园,寺西有义地。礼拜殿为3间两卷前出抱厦,殿前有白石月台,殿中后部建窑殿1间,壁上书"米哈拉布"经文;殿顶中央建单据四角方亭一座,为伊斯兰教建筑形式。院南北各建讲经堂3间。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s' a/ S2 }& I, |

清真寺
马甸

F7 ]5 M% W0 e( J6 o8 H% Z

笑祖塔院
西直门北大街笑祖塔院

" `$ ^3 ?; i/ S; a7 F

弥陀寺
什坊院小学

; X# i) W$ Z( I. t) d

三教寺
上庄乡白水洼

8 ~* i) Z6 _3 o6 `& \* b

关帝庙
上庄乡梅所屯

* b3 t; J" W. u8 [. [% c: l

上庄东岳庙
上庄乡永泰庄。建于明代。庙西南有纳兰性德墓。

f% N/ Z5 W, d& ?" s

真武庙
海淀乡六郎庄

* P3 |! I1 k! w9 B5 c; o- x7 w

孙耀庭故居
海淀乡长春桥村23号

2 ] y& S+ F+ l0 O0 n' x I

六郎庄烈士纪念碑
海淀乡六郎庄村北

1 e# T" b# L' b6 `1 n7 [1 ?6 X

宝藏寺遗址
金山山麓

$ M8 s3 d& {# ^ ^( L( E0 }

东北义园
西苑

# a: P, @1 Z% M- ^( O' J6 o

妙峰山香道-老北道
聂各庄乡台头村

* X2 |0 q1 w! G/ Q3 C

妙峰山香道-中北道
北安河乡北安河村

) n D: y0 m8 V; U

玉仙台茶棚遗址
在中北道。已成残垣断壁。

3 i" Q0 `: e5 |0 U; X. r# \

妙峰山香道-中道
北安河乡徐各庄村

' C" N! Y1 V0 R3 [5 a

八旗高等小学
正黄旗北营八旗印房对面。有房九十九间,建筑在山脚三层高台上,至今保存完整。

; G+ F& z; ~+ n, o

四槐居村太监墓
四槐居村西。明代
圆明园太监墓地。仅存雍正时一残碑。

U6 R) h0 P* [/ X; ^/ Q

世文墓
门头村北鲍家窑村边

* ?+ e: O! v" \8 O

上地汉墓群址
上地村南

- A# I' @$ J, N% g

广源闸
长河。在元代就被称为"运河第一闸"。广源闸是目前长河上保存最完好的桥闸,是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闸建于元代,素有通惠第一闸之称。其闸宽仅为5.9米,与规划的长河底宽20米,上口宽36米设计规定存在差异;而现有闸孔不能满足泄洪和通航的要求。最终实施"南扩一孔"方案,使广源闸北部得以全部保留。

5 N% S( K4 c1 d4 n

大高玄殿牌坊
中央党校院内。50年代大高玄殿牌坊之一被移建此

5 \& D8 ?1 D& z! r

恩佑寺、恩慕寺山门
位于北京大学西门外,两山门并列。恩佑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原为清初畅春园内的清溪书屋,康熙皇帝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为给康熙荐福,将书屋改为恩佑寺。寺坐西朝东,原有正殿五楹,内奉三世佛像。现仅存山门,门为歇山式无梁结构,黄琉璃瓦顶,石券门,券面上饰有缠枝牡丹纹,门额书:'敬建恩佑寺',是畅春园仅存的两座建筑之一。1981年成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北京市文物局重修。

法华寺
法华寺路中央民族学院幼儿园。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11-2-25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大小了
发表于 2011-2-25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美丽的西郊古镇————海淀。
    在我眼里海淀镇绝不是一个一般的古镇,她和北京城一样有着八、九百年的历史沉淀,她的古老建筑和风土人情就是老北京城在城外的一个延伸,可以说是四九城的一部分。
出西直门向西沿着白颐路高大的白杨树林荫,顺北行十几里就是海淀镇。
海淀镇不仅具有古老北京胡同宅院之美,还因为她坐落在三山五园皇家园林荟萃之地,青山湿地荷花稻田相簇,所在之地很久以来就被称作塞北江南。
从海淀镇向西向遥望,六郎庄、西苑一带稻浪滚滚,荷花飘香,玉泉山、万寿山、佛香阁在绿绿的稻田和潺潺河水的映衬下,格外的美,向北圆明园一带是大片荷塘,向南万泉庄一带也是稻田河流。除此之外,周围还散落着李园、达园、勺园、蔚秀园等明清时代的官宦园林及各种庙宇,所以说海淀镇又有着城内所不具备的自然环境之优势。
海淀古镇位于三山五园之间,周边皇家园林荟萃。连接古镇和颐和园、圆明园的是无际的京西稻田和一片片荷塘。古镇的历史久远,元代初就有记载,到了清代已成为有名的古镇,当年大清皇帝皇太后每次去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等处都要经过这里。
海淀镇一带胡同、四合院、庙宇众多,其中不乏达官贵人们的大宅院及皇亲国戚的御花园,这是因为朝廷的王公大臣、太监们一方面要就近“上班”,一方面看上了这里的风水宝地,所以就在这儿纷纷地大兴土木,建造官邸。
海淀宅园胡同寺庙史记:

. }, a% J* h7 t4 o$ w6 W7 ~: |% A

萨利宅院   
西古镇海淀镇御道斜街中段路南.萨利宅院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外院有梧桐树、柿子树,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四合院的前院圆门内有一丛翠竹守门,中院两棵大石榴树伴着两株翠柏,入夏榴花似火,四季如春
原系清代大湖刘家萨利宅园东院。其祖上跟顺治皇帝入关,是满族八旗的黄带子。后慈禧将此园赐予御前掌玺太监刘建,袁世凯曾住过这里。此园因中关村西区建设,拆除后在中关村西区重建。
德贝子花园占地约二十余亩,四周围墙用虎皮石垒砌,园门三楹,为歇山青水脊筒瓦顶,一明两暗,中开宽敞大门,朱漆油饰,一对铜环,可进出车马,门前摆置上马石一对。进门往东有院落,车棚、马厩、草料房,园中佣人住处均在这里,有房二十余间。往北园路曲折,有门三楹,一明两暗,歇山顶,进门北建大厅五楹,前廊后厦,十分庄严。厅东西山有顺山廊,这里是昔日德贝子会见宾朋好友之处。厅东西有游廊各七间,在西廊外,有一座叠山,西墙垣开随墙门一座,出门可至西园,从东廊折而北可达大厅五楹,从后厅向西,有曲廊十间,可达单檐四角方亭一座,亭东有廊,可至花厅五楹,厅后地势宽敞,种植松柏数十株,长杉修竹;夹植其中,景色十分清美秀丽。松竹间厅堂轩馆,雕梁画栋,十分豪华。厅后山石耸立,峻秀多姿,与前厅假山形成两峰对峙之势,山为环形,将厅堂环抱其中。出园西门,地势开阔,沿园东墙迭置壁岩,在岩极北端,峰石陡然高起,形成一座天然屏嶂,山势高低起伏,玲珑苍秀。在山环中建敞宇三楹,宇西有廊,向南为七间。折而东五间达四角单檐方亭一座,亭南有假山,将开阔空间封闭。敞宇两旁辟有牡丹花圃。园东部有人工堆置土阜一条,山势高大,由南至北,形成园东部一条屏嶂。山上下遍植花柳,沿山下园路向西,有门一座,门南北扎绿篱一道,进篱园为一处开阔空间,这里是鹿圈,昔日饲养梅花鹿一百余只。

6 f/ n' S2 Q5 u% P6 c& e

 槐树街:东西走向,中间一溜古槐,(70年代还非常茂密,粗的两个人抱不过来)路南是德贝子园北墙(即区政府院),路北就是几代样式雷在居住的大宅院。因为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和海淀镇,样式雷在海淀无家可归,无工可做,才被迫迁居京城内东观音寺新宅。
    样式雷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世家。“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是对这个清代建筑世家最为崇高的赞誉。圆明园、颐和园都离不开雷家的设计,雷氏图样和文字资料至今还保存在国图。
     雷宅占地广阔,南北宽五六十米,东西长一百二三十米,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三进院落,前院为门房和书房,有一旁院为车马房;中院为主人居住,正房和东西厢房各三间,还各有耳房;后院为神堂、影堂和厨房。西路中间有一座四合院,正房三卷十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四面由24间游廊连通;西院靠南北院墙修建了14间南群房和14间后照房;西院靠北墙还建有一座染房院和面向老虎洞的几间铺面。东路前半为学房院;北边盖一排照房,开一座大北门;中部为一座小花园

9 k& A' C+ N6 b

 

! s$ o- W3 T6 |. a5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4 22:24 , Processed in 1.1802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