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许大瑟说这副对联是父亲许林邨自书自刻。联中的“积水”指的是不远处的积水潭,而“研田”意为“砚田”。
- z0 z9 k4 N/ V' f( a0 }: E % w( i- v& w! Z
许林邨先生(1913-2005),字枝海,号泼墨老人。生于1913年6月。祖父许叶棻是清末知名书画家,光绪十五年授翰林院学士。父许佑平亦擅长书法,早年曾开设“新文玩书画店”,经营家藏及亲友物品。许先生幼承家学,并拜衡为公、胡佩衡、张伯英诸家为师。先生年长后精于山水,擅写魏碑,在刻印、琢砚、雕紫砂壶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 X& m8 u3 W6 l5 P) {
+ R- G% @4 b, c& _. P, N9 g5号院完全没有北京传统院落的建制,而是一座北方常见的普通庭院。跨过随墙院门,转入院内,迎面是三间北房,两边是东西配房。西房门前豆角棚架很是茂盛,院内还种有一棵枣树、一簇石榴树。许大瑟说院内枣树原有三棵,后来锯了两棵,父亲是在锯了门前一棵枣树那年走的。 0 [9 R0 `/ g1 r0 f
. z/ u# g# n7 M8 e/ ]' t
“卜居积水 世守研田”,是许家门上的对联,亦是许林邨先生为人处世的态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甘于在书画中平淡生活的人也有一身侠骨。1966年,老舍先生含冤投湖。1967年初,许林邨应剧作家吴幻荪之约为老舍先生刻一通碑。当时,许林邨备好了一块上等的汉白玉,怕惊动街坊四邻,便在夜间一刀一刀地刻了碑文。纪念碑的碑身题镌“老舍先生辞世处”,上款为“人民艺术家”,下款为“六七年周年纪念许林邨敬立”。 9 j+ Z4 Z" r8 f2 @7 F
/ v. w7 K, g( v8 n老舍先生殉难的周年祭日——1967年8月24日凌晨,许林邨和吴幻荪用一辆竹制童车载着石碑来到老舍先生投湖的岸边,迅速拨开杂草将碑立了起来。 " y$ S! { A% E( ?
在当时的环境下许林邨敢于刻碑纪念老舍先生,并署上自己的姓名,足见其铁肩担道义的风骨! ! k" u9 z. G6 Q2 v
5 o7 `0 e7 n' }' g' R4 v' Y$ o
, M! _2 Y' j; j: f5 K2 j. |; E5 l“这个院子是父亲三十多岁的时候买下的。原来父亲住在琉璃厂,后来还在积水潭医院北门那边住过。”许大瑟说以前板厂二条更为安静,交通也方便,但最近一两年环境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