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8|回复: 21

[原创] 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5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d% \! |1 H4 K

5 |/ _' [, Y! A8 Y, w



      夏季,是雨的时节。
      孩提时,喜欢在院子的屋檐下看雨。顺着屋檐的凹瓦,雨垂落在院子的地上,泛着一个个的小水泡儿。院子里的人们都躲进了屋内,而只有那小水泡儿在院子里游动。小水泡儿破裂后消失了,但新的小水泡儿又生成了,前赴后继,不停地泛起着、游动着。
      叠上一只小纸船儿,放入雨水中,小纸船儿随着小水泡儿一起游动,游向那边。小水泡儿、小纸船儿,孩提时的快乐。
      雨,祛除着夏季的暑热,冲洗着空气,带来了小水泡儿,也给孩提的我,带来了一点点的快意。
      现在,依然喜欢雨。也许因为雨中的小纸船儿,也许因为不停地泛起着、游动着的小水泡儿,也许更因为孩提时那简单、朴实的快乐。小水泡儿也许可以带走空气中的污浊,让空气清新,让以往那简单、朴实的快乐回归。
      喜雨,是因为那游动的小水泡儿、小纸船儿和那简单、朴实的快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北京已有九十多天无雨雪,六十年未遇,太干旱了。向往老家南方杭州,天天下着淅淅拉拉的小雨时断时晴的湿润的空气。
发表于 2011-1-25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小时候用案板挡在门口的情景

4 B0 c6 b8 G3 J1 _0 m9 _& E

赶上下冰雹的时候,把笊篱伸出屋门接冰雹玩

发表于 2011-1-26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1-1-25 22:15:00的发言:
, _* p( L( y5 e" o: U, V

北京话,把雨中行走叫“CHUA 雨”

" v' ^2 s$ Y, W$ h1 l1 X3 I4 w0 r6 s! ~

"瞧你不管不顾的,把新鞋CHUA湿了”

2 e& O2 p# o3 p- ^! Q" Z

歘---这个音,新华字典只有这一个字,《辞海》上也是,并且标的都是一声。倒是一个象声词,例句是:歘的一声。

* Y" q. F U" c0 s

-----

! ]/ F$ N9 b# Q

我觉着老北京话里,是不是应当说:蹅(chǎ 音)雨。表在雨雪泥泞地踩踏之意。

发表于 2011-1-26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1-1-25 22:52:00的发言:
* @3 r( ]9 o; J

我小时候(二年级之前)住东便门附近,花市下三条

. D6 B+ O' }$ {7 r p/ r

您那?

. e3 P3 |# e8 [

 

0 I6 m# w' c. b3 j' z3 k

 

- P- Q5 e; n( ~& x1 ^% a

我们还是街坊呢。世界太小。我在花市东三条(下下三条).虎背口`白桥三条、从71-92住了近二十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雨

[原创]   雨

[原创] 雨

[原创]   雨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父亲在东便门住。回头找找我在东便门拍得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门——琉璃厂东街

& v) `7 X1 c- G; D

《院子》里有描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年五十三了,《雨》的年代,也就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点评。

4 D1 j' w6 ~" v, d% U$ M

这篇小文,我写了一个月,改来改去的。寓意是想通过雨中的小水泡表达孩提时那种简单和朴实。而现实中,简单和朴实,好像缺失了很多。寡谈这些小水泡,也许是一种刻意的留恋?

& H: M/ R* @8 L4 _; R9 K

版主感觉出清秀,是不是说明这篇《雨》还算是“干净”?呵呵。

+ m6 P% L2 m4 T! d* w4 S

再次感谢版主的点评。

发表于 2011-1-25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闲走圆明园 初探小姬鹟

我记得儿时--1950年代中期吧,住平房,那时还没有那么 杂 的大杂院,起码院子里没有私搭乱建的。

k l( W+ w. f6 G: w* M- ^/ ^

院子内青砖漫地,胡同里土路,下雨一街泥,有的小院子低洼,漫灌。

0 B6 P0 ]$ ?2 u! x9 R* P

下雨了,有时候雨很大,不停歇。大人们在门前放个小纸人,纸人手执扫把,意在扫除积云,期盼晴天。

$ ?8 P5 I0 o% n' w6 i

孩子们撒欢般地疯跑,也不管雨水泥水,边跑边喊:

* n+ G& Q, \$ i$ v# Y! C5 d

“下雨啦!冒泡儿啦!

# f# n/ ^% p7 B; |8 I9 X+ s% a

王八戴上草帽啦!”

! V' q+ j! t% a. A/ k+ H

嘲弄戴草帽之人。

# l( X2 E( ]6 f7 p

人们也不恼怒,只是嗔怪孩子淘气。

9 _2 W% ]* U( I7 S) v% U6 s

 

/ ^; ~- R& q E* P: z/ {4 K- a

作者的小文,清秀,很有江南的韵味。

1 d& p( Z9 X, E: M0 x# y. B- w% _8 S

 

0 n% Y; d1 L+ \' p

年代背景模糊,有点唯美。

# O3 S* K$ y1 k

 

% F! Y: O, a, ? ?. S

 

3 I* h5 K7 M( \" F8 A

 

' g5 P# m3 ?6 W/ u

 

发表于 2011-1-25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闲走圆明园 初探小姬鹟

北京话,把雨中行走叫“CHUA 雨”

2 i. s a& L4 w

"瞧你不管不顾的,把新鞋CHUA湿了”

发表于 2011-1-25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几句不大成熟的意见。

" ?( Y- n+ D* ?

-------------------------

5 k& G& O+ i, \3 l

1:清秀的小文,挺好的,可,阅读感觉问题,我觉着还有点寡淡不过瘾。这种寡淡可能仅是个人感受,我觉着这篇文字倘若再添加一些背景或许会饱满更好。

" H) ?5 I) O5 x1 h9 C8 D8 T

2:有时候我们写字,游离开主题刻画背景,把背景描摹清晰了,主体自然就会烘托出来。专盯着主体去写,着力不好掌握,力大了,容易把主体写“劈”了,力小不易到位。

1 I( S. V: U/ P9 n' _7 @

3:所谓文字的素雅,在于静色中适当调一朵‘跳’色,俏皮不俏皮难讲,最少会加强景深,更立体一些呢!

# z! ^0 {' c% R2 s; Y5 L P" w6 J

-----

0 J7 @: r' X! r5 P" Y5 P6 {6 K, A

不懂瞎说,错了,也请楼主勿恼咱,笑~~~

发表于 2011-1-25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豆汁配咸菜

我小时候(二年级之前)住东便门附近,花市下三条

6 I% \! @ f: L& f% d8 n/ J

您那?

* T. d3 n# z2 X' K' D8 I

 

' M9 L& }/ c/ M/ k; q1 T) j3 F5 G

 

发表于 2011-1-26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豆汁配咸菜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1-26 20:22:00的发言:
0 {# M+ k; y* H+ ^& R- d

歘---这个音,新华字典只有这一个字,《辞海》上也是,并且标的都是一声。倒是一个象声词,例句是:歘的一声。

4 Z" M$ g$ ~# U2 y9 U! l# I

-----

& w5 j% C& [8 Q

我觉着老北京话里,是不是应当说:蹅(chǎ 音)雨。表在雨雪泥泞地踩踏之意。

2 [; [6 { W1 @* L1 v& i& ? ]. R

版主更正的极是

, _1 t, u! D- m4 g; K, o* I

是我拼音有误

2 i9 F! B9 h* U* O5 k

蹅 雨

. {$ z1 I3 I4 U

CHUA chua拐 歘拐

: L3 U8 Z# a0 j

羊拐 膝盖骨

3 \8 C: Z' E" M' M0 d0 M

 一种玩法

; A* U8 i+ d2 y9 E% f

女孩子居多。

5 B/ d4 U- T$ X) ^2 a

如今已不见。

; F1 s Z. l! r4 a$ N& D/ k

 

发表于 2011-1-26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豆汁配咸菜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1-1-26 18:25:00的发言:
, S @5 z8 q0 B$ I3 u* u

我们还是街坊呢。世界太小。我在花市东三条(下下三条).虎背口`白桥三条、从71-92住了近二十年。

" N% A4 l' I. f5 t" [# t

对 我少写了一个字 下下三条 我住22号  南房  北房的一位姓王 有个大小子 和我年龄相仿

7 Q. ^8 \6 m; T) h2 w1 e/ H- b; _. O- V

48--56年 我住那里  小学在 铁六小 雷震口 吧 依稀记得

- \6 ?2 G0 j& {9 R7 R$ U

有闲空 您给讲讲71--92年间的事情?

发表于 2011-1-3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1-1-27 16:36:00的发言:
* c/ r; c! i, m q' t5 R

不记得了

, r( e* i# Y! T5 a* b' A, {7 O

我记得对门一个院子

& L* a% n9 f% {) W* C: h( F

地势低洼

( s' G3 W- x* y5 P, s7 H8 ?: X

下雨就漫灌

' V% `7 }3 O6 }# p3 d- y$ |

院子有一家三姐妹,长于绢花制作

* H F0 k6 D, {: C; u7 n. h f; b

看过,上色过程。

% ^& X6 Y( E2 J1 |- v3 G' ?+ q

附近有家玻璃厂

& V4 d# O. F5 q' u( {" h

工人手持吹管,蘸上高温玻璃液体,边走边吹,制成 玻璃管

% j' @3 W8 g8 s2 H4 E; k- Q' _# {

截断成品之后,边角余料不要了

) O" A3 M$ i1 |/ N7 T' e

孩子们疯抢。

* e/ V& n3 u! k% d4 e) t

还热乎乎的呢。

! ^7 h8 I9 a" ?% M/ a" ~

往南走,过了东花市大街,有个玻璃器皿厂,我也看见用咀吹玻璃瓶的。

发表于 2011-1-30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勾起了50年前的回忆,好温馨。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篇小文,竟引出东花市胡同的过去.......
发表于 2011-1-27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鸟日志:朔风吹雁翅 秃鹫秀石鸡

不记得了

1 p) m% {" C( z6 m5 S9 k

我记得对门一个院子

: q7 W1 a2 j7 `1 V

地势低洼

3 `: S* K. T% J, ?" W( k3 [3 D, \

下雨就漫灌

6 U1 e3 A, U* H8 n6 L

院子有一家三姐妹,长于绢花制作

& k g0 Z2 I2 Z$ v

看过,上色过程。

* I' H& n" ?: j/ R

附近有家玻璃厂

$ \; [" j+ E+ c/ x1 ^$ ?; D

工人手持吹管,蘸上高温玻璃液体,边走边吹,制成 玻璃管

7 n% u: j G! a Q) S

截断成品之后,边角余料不要了

! w" ^3 k( ^. D( m( r( i9 ~

孩子们疯抢。

; D% T4 r. K( q: z8 G4 s. ~

还热乎乎的呢。

发表于 2011-1-26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1-1-26 21:38:00的发言:
1 Z4 G; ~* q# r! `7 s1 G/ h

对 我少写了一个字 下下三条 我住22号  南房  北房的一位姓王 有个大小子 和我年龄相仿

l, t+ T9 v0 V8 ]" M4 e* L

48--56年 我住那里  小学在 铁六小 雷震口 吧 依稀记得

# D4 A/ T6 N5 ?+ } T. u

有闲空 您给讲讲71--92年间的事情?

0 f+ a: r3 G! s+ A3 i

那离了跟近了,一条胡同,不过在不同年代,你记得胡同中间一亇小庙吗?

发表于 2011-2-4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的雪还没下呢,那么快就跑到夏季的雨了.

0 ^) Y: j/ p: Y; r7 e

急不可耐,干着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8 11:36 , Processed in 1.1629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