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27|回复: 16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26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欣闻北京市大兴区文物管理所要对恭勤夫人谢氏墓地进行修缮,而且工程项目包括

& X! p; G; F$ r7 G

石牌楼、甬路、陵恩门、陵恩殿、陵区地面、围墙等的保护修缮以及相应部位的电气安

9 k8 {8 F) W5 o J# s

装等工作内容。趁大修开始之前来此一游。

- {$ M7 X2 D8 S! X6 _

     1、关于石牌坊的高度有些个人看法:从夹柱石咧开的缝隙处向下看仍能看到和牌坊

4 P1 O" e! \7 ` G% S. u2 ^

柱身一样的云纹。我对牌坊不是很了解,但我认为如果牌坊只有现在地表以上看来这么

$ j0 O4 r6 `& n5 r3 H% k3 v W

高的话,那么被夹柱石夹住的柱身部分没有必要再雕刻花纹。

/ }- X$ W- ]0 {9 l3 g d

    

: P8 a1 J- @" e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 Q' J9 k! n$ P- B0 e9 b- V% M2 G


    而且从地势看,后面的墓碑也有部分被土埋住,龟身至少有

4 z1 i' ?7 o) |

ffice:smarttags" />五十公分还在土里,也许还要加上底座的高度,所以我认为牌坊

' P0 G5 ?* Y- z+ E- Z8 V

也至少还有五十公分埋在土里,也就是说夹柱石很有可能因地势

' C' [! X! X6 E1 Q9 Q. ^4 F' J8 N

原因只夹住了牌坊柱身而非底部,这也许就是牌坊看起来较低的

) ]9 F2 O* [6 C8 x* Z: x! }

缘故。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6 D J: F: S9 x9 |2 O

2、关于众多不知何故出现的榫眼:京北老梁有个关于恭勤

$ C ]8 `+ J6 [" X" E

夫人的帖子讨论过榫眼出现的原因,而且谈到很多构建像拼

& I; J- z( i( R7 `

凑的,我个人感觉这个牌坊在历史上某一时期可能被拆散而

: l5 E- t$ Q. C' O

且打算挪作他用,所以才会出现了一些为新用途所凿的榫眼

. F7 A$ T) L0 `" p: @2 s

(而且大小都不同),从牌坊柱身云纹来看,一定是所有云

8 r, V3 d) G# D

纹雕刻在先而后凿开榫眼。但牌坊后来又被重新组装。而且

4 w! Y0 F, M: g4 e' a1 l. E7 b

夹柱石出可能最后被从某处找到,在地势变化柱身被埋了一

9 X3 B+ E5 p, E2 ]

部分后才又被放在柱身周围,所以只夹住了柱身的中下部。fficeffice" />

+ O4 U. N9 ^0 i/ t3 b% H6 M

    有些构建颜色不一,可能是后来修补新换的,但年代应该

, n0 ^0 I7 v. x, f1 T

也很早,不是近代,因为村民也不知道。

# ?/ M$ I4 D+ W% ^1 e3 s, x% u4 {: j1 D6 Y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 \0 f$ O, U$ ?" ` F

3、华表高度:华表的高度也很低,应该和牌坊的原因是一

' p8 a1 N/ Q( G0 p9 a

样的。但可惜的是西侧华表上面的仰覆莲刻石已经不见。不

4 K& ]+ r- P% E( K

知道是被盗还是文管所为了保险起见先行保护收藏。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B! {& Y8 s9 h/ J& g& u

4、关于碑文:清朝各种碑基本都是满汉文并列,一般汉文在

6 p" v8 k! k' E! c7 v) L

左满文在右,汉语碑文读法是从左至右(面对碑要从右至左),

) s, U6 U6 Q& j

所以我们想当然的满文也会从左至右看,其实不然,满语碑文

, d/ a* C! |2 U/ s& o2 y

读序恰恰相反,要从右至左读(面对碑文要从左至右)。以

) j G. ]/ a( {! W4 t

谢氏碑文为例:照片中最右一列为“恭勤夫人谢氏碑文”,而

( W) `. R# a9 b+ D: o

满文中与之对应的一句却是最左一列“gung gin fu zin siyei

9 v3 @* _4 ]0 @0 G+ f+ q2 w4 P

hala i bei bitehe”(罗马文转拼)。“zin”实际上发音是

' k7 l1 ?* x7 S- I

rin”,“hala”就是姓氏的意思,据说过去老北京满族见面

+ G) R, [% _) H! s) O

都不问贵姓而是问贵hala,不知真假。但这里有一个

/ q8 B- r! }8 O( S9 H, f

疑问:“siyei”应该指的就是“谢”,至少从碑文中满文拼写

8 E; g- {; j/ X- I' U4 i5 p7 S

上是这样用罗马文转拼的,但是翻看《满汉大辞典》中无论是

, R! H; b, p8 p. R8 M5 g/ A- \1 E

“谢”姓还是“解”姓满文拼写均应该是“hiye”。所以“siyei

2 M. l4 X% D& h. V5 S& R2 Y# C' y

会不会是个满姓?

* Q& D4 g# u/ C4 R

汉文的最后一句“雍正八年六月立”,对应的则是满文中最右一列

8 n* E# I6 | P

huuwaliyasun tob i jakuuci aniya ninggun birai be ilibuha”。 huuwaliyasun tob”就是“雍正”的满文写法,“jakuuci aniya

K! O+ Q$ G4 k

ninggun birai”意思是“八年六月”,“be ilibuha”就是

, V d. H/ |) p, J; v

“把XX建立”的意思。

5 S* O X( H; V* J& V. i6 c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寻访恭勤夫人谢氏墓地
 

3 y2 ?5 T+ t! w. V% A

本人才疏学浅,希望坛子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总之,所有谜题希望

5 J$ q. W0 w1 _) ]+ x* `$ c

会在这次大修后能够得到解答。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了
发表于 2010-6-27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敢前仆后继,义无返顾的盗墓,尤其是一些大墓的本事和胆量(刑事和神灵,还有恐怖和晦气),那干吗不直接抢银号或银行??后者显然比前者好干和没那么多担心的,还来钱快.直接.真搞不懂这些愚蠢的人.......关键还毁了那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后者也没有这个问题.嗨......盗墓的人脑子进鸭尿了......

发表于 2010-6-27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勤夫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发表于 2010-6-27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邙无数荒丘.........

发表于 2010-6-27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曾经是永定河的冲击地带,下挖一米多才是原来的地面,当地人传说这是奶妈子坟,说是雍正皇帝的奶母~~~~~~
发表于 2010-6-26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墓冢和地宫是否已全无?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勤夫人应是雍正乳母无疑。首先更正一个错误,碑文中满文第二个词,也就是对照着“勤”的单词不是“gin”而是“kin”。

* J! e! D8 q+ k1 J: n+ _1 c6 ?

      今天又查阅了一些词典,如果按汉文意思,“恭勤”作为封号和谥号,那么满文的拼写似乎不应该是“gung kin”,应该是“gungcenuke kicebe”,如恭亲王和恭惠郡王中的“恭”都是“gungcenuke”。雍正大侄子弘明是恭勤贝勒,可惜以前去蓟县不会看,没有注意他碑文的满文写法,如果哪位有可以提供一下也许能对正“恭勤”作为封谥的写法。如按满文的意思,碑文中的“gung kin”应该翻译为“秦公”,说的是一个姓秦的男人,或指某位公爵,因为“gung”也有公爵的意思。所以这个碑文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清史稿中似乎没有记载有关这个谢氏的内容。

发表于 2010-6-28 0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w1983sw在2010-6-27 23:32:00的发言:
9 T3 C v" O( s* }8 e

      恭勤夫人应是雍正乳母无疑。首先更正一个错误,碑文中满文第二个词,也就是对照着“勤”的单词不是“gin”而是“kin”。

9 Z1 K3 [6 G/ @) f9 q, `9 y

      今天又查阅了一些词典,如果按汉文意思,“恭勤”作为封号和谥号,那么满文的拼写似乎不应该是“gung kin”,应该是“gungcenuke kicebe”,如恭亲王和恭惠郡王中的“恭”都是“gungcenuke”。允佑曾被封为恭勤贝勒,但现在查不到满文写法。如按满文的意思,碑文中的“gung kin”应该翻译为“秦公”,说的是一个姓秦的男人,或指某位公爵,因为“gung”也有公爵的意思。所以这个碑文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清史稿中似乎没有记载有关这个谢氏的内容。

" v" w; R! F5 E& K9 I# G, X Y

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10-7-13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和松爷再去,又仔细看了看这个牌楼。松爷表示此牌楼似乎是当时就是数个牌楼拼凑而成的,我也深以为然。因为仔细看这牌楼的四根柱子,到顶上那云纹根本没刻完,也就是说是从更长的柱子上截取而成的。而且柱子的下侧面,能看到以前有使用云板的痕迹,即类似鬼子六牌楼的建筑方式,而现在却是使用了夹杆石,应该是修建牌楼时为刻意回避云板孔而造成的。牌楼的石料也是东一块西一块,颜色都不统一,至少有三种颜色的石材。另外以我浅见,牌楼上的雕工,尤其是两侧的狮子,很有明代风范。故而大胆提出此牌楼有可能在当初建设时就是从附近或别处的早期建筑上获取的现成的建筑材料,然后修筑而成的。另外,由于解释了云板孔的问题,所以此牌楼的高度也似就是当初建设时的样子,应以夹杆石为准。
发表于 2010-7-12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也去转了一下,还没有动静呢,复建园寝意义不大啊,不知地宫还在不在,整个工程以人民币 2290029.34元 中标,不知能修成啥样子?
发表于 2010-7-14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7-13 23:54:00的发言:
' K% m! |/ k* C4 U1 F+ F' O

前些日子和文保协会的人去了一趟,当地人说的,狮子在牌坊前的大坑位置.后来我们在文物管理所见到了华表上的犼.

! E- w% {7 z4 m i

到底是狮子还是吼,说清楚。一会华表上的,一会坑里的,到底丢的是哪个?坑里难道是挖出来然后丢的?

发表于 2010-7-14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见地
发表于 2010-7-13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10-7-13 23:26:00的发言:
0 G& u7 p; r# S* m$ b

这狮子以前放哪了?我怎么10年前去就没见过狮子?

% O9 x0 q1 M+ i; B% N

前些日子和文保协会的人去了一趟,当地人说的,狮子在牌坊前的大坑位置.后来我们在文物管理所见到了华表上的犼.

发表于 2010-7-13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7-13 22:44:00的发言:
该坟的一对狮子两年前被盗了.
) ~1 b! w( }4 a7 K' t, |0 w

这狮子以前放哪了?我怎么10年前去就没见过狮子?

发表于 2010-7-13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坟的一对狮子两年前被盗了.
发表于 2011-1-29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人就是做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15:03 , Processed in 1.16702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