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1|回复: 3

两岸两个故宫馆长,让我们情何以堪?!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11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用:以学术的名义调情《台北故宫,你让我们情何以堪?》 7 g- R5 m6 ?. ^0 b+ ~
1 U' G+ x! h0 A7 B- ]6 ~* H+ }

* z! n a" _% x" [2 y% I7 r

         在哥窑一级品碎成了6瓣之后,在故宫那语焉不详的解释中,我始终找不着北。直到看见这两个同为故宫院长的人跳如眼帘之后,我终于找到了南,但还是找不到北。

- J+ V( h8 }3 S/ Z" h

        我很不情愿地将这两个人的简历贴出来,因为那有造谣中伤我们伟大祖国的嫌疑。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看不见北京故宫那巍峨的宫殿,和那一道高高的墙。

|# S- L9 L/ I6 U, M( v8 y ?+ B! L

       废话少说,先看简历:

+ C+ b3 O: q! ^2 {9 v# w

 

. I% b# t4 H$ i2 U* Z7 e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周功鑫

; `! \* w; I6 b0 N3 g0 ?4 o6 q6 B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博士、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法文系學士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教育發展資金室主任兼任教授、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 C6 q; ?2 T1 }. [) p8 d: e' x

    

: c7 h* K5 W a R/ F* F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郑欣淼 

3 Y6 R: `3 X3 a. o

 1947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党政专修科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1992年前在陕西工作,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副主任、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

- V$ d. q+ Z8 c, N5 u' q

 要经历:1992年11月调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1995年9月调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98年12月至2002年9月任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2年9月任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2003年9月兼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2008年11月不再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2010年6月,当选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E( J- F" S' P; d5 a7 k3 n

 

/ f: x& e( U, R3 w7 ^

         看了很久,我发现,一个是做学术的,一个玩权术的,同为院长,不是同路的货。周功鑫,充其量就是个臭老九,除了文博,我看不见一丝大人物的影子。因此,还是我们的郑院长牛。那基本算得上是全才,通才。逼人的官气从文字中扑面而来。     

6 a' L) o( V" {' m; `( F$ I' F

        为什么是一坨官蹲在故宫?这是有由来的。宫里面行走的两种人最多——官员和太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奴才。郑院长为那么多位皇帝看家守院多年,这个小小文化部副部长,院长,还真有些委屈。至少也应该弄个宰相吧?皇上,你有负于他。难怪院长要在宫里开会所,要办展览,要哪个啥的……主子对奴才关心不够啊。

: |! }0 C0 w1 O3 c9 e+ C

              不过,奴才就是奴才。再说,皇帝老儿似乎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翘了,按照中国社会的惯例,没有了主子,奴才就当自己是主子了,于是,自然不难理解为何碎了哥窑,宫里可以关起门来修修补补缝缝,甚至连修修补补都懒得做了。这是有证据的,出事26天后,我们看见的依然是6个瓣。

4 K& A6 T v- \& H, y

       若干年前,有人在故宫门外一声高喊,一切属于人民,我信了,顿时觉得自己也应该是故宫的主人。奴才将主人的东西打碎了,我这个主人找奴才要说法,却发现奴才根本不理这茬。作为主人的我,充其量也只能印几件T恤,发发牢骚,想着挣几个零花钱。而奴才们继续开着专车,吃着 夜宴,挥舞着故宫的头衔满世界走穴。

: j: H% d1 ^. L$ J3 p! u- r

       曾经有人给了我一份价格表。故宫副院长以上职务的人,走穴鉴定文物,每天10万以上。普通研究员,每天1万以上。眼红吧?不好意思,谁叫你不是奴才?郑院长等也许会说,我也只是有价无市,没有走穴。但从26天的典故为据,你说了啥我信吗?要不,公开你家的书房客厅让我参观参观?会不会一不留神就从哪个角落里蹦出个宣德的马桶和雍正的尿罐?

, H8 a! G% w8 \/ j3 C, W- k2 R6 `' V6 t

     再看台北故宫,当年老蒋先生走得匆忙,只挑选了部分精品带到了台湾,去台湾后,盖了个寒碜的楼,给这些宝贝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不过呢,我知道一个事实,台北故宫的研究员们,没有一个敢出来走穴。走穴一次,永远别想进故宫的门。至于院长大人,对研究员具体的研究,并无随时干预的权限。即使台北故宫前院长那样的铁杆的台独,他也没权开除蓝营的手下。否则,全岛的文化人都要扒他的皮。

. ^( D2 h9 T' S( O# i4 u8 K6 I

       如此看来,又回到了那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但,北京故宫里还有货吗?

$ K4 Z. v7 a5 k) E+ ~6 x6 y; v4 C1 r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郑占着茅坑不拉屎
发表于 2011-8-12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 一个不尊重学术的社会 这种玩意多得是
发表于 2011-8-1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正常了!像故宫这种事业单位,除了一堆不好安排实职的高级别头头去挂一堆院长副院长副书记的头衔外,里面大大小小的工作人员哪个不得跟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沾亲带故的,就连普通工人、保安队之类人员,恐怕不少也是世世代代混在里面的。那里面只有利益,没有尊严,更不会有学术,那几个遗老没了以后怕是连撑面子的人物都找不出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5 04:29 , Processed in 1.11175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