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14|回复: 10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9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次难忘的科举匾额的饕餮盛宴。有几个人的鼎助分不开。每次拍记交通都由大红棉袄解决。在当今汽油比眼泪还金贵的年代,是件多不容易的事。这次,善若水老兄,利用个人的广泛的人脉,能免费进馆,这可是民营博物馆,经营巨亏,门票可是唯一财源。再说就是我老北京网的国学大家--食烟火斋陆原老师,博古通今、出口成章,字字珠玑。每次拍记,老师都毫无保留详尽讲解,让我们所益匪浅。我是一个工科出身,因才疏学浅。经过一次拍记,都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再就说说博物馆的主人,姚远利馆长,: 7 w9 X( i" _' G) r$ M

我们的到来,惊动了这位民营博物馆馆长,他在百忙之中接待了我们,据说姚远利现年六十有三,不过从面相来看,他似乎要年轻一些。尽管他面色黝黑,看上去与其说他是位博物馆馆长,倒不如说他更像一位地道的北京农民。但就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农民”,说起匾额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一般。无论牌匾的历史,还是牌匾的主人,他都会给你讲出个道道儿来,叫你心悦诚服的。据说,“匾额文化”的提法,就出自这位馆长之口,而且他即将有论文问世。到时候,再去拜读他的学术著作,我想会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科举制度的兴衰的。从这一点儿来看,姚远利更像一位学者。相信这位传奇人物,身后一定会有他自己不少的故事。如果有机会,还真想再次拜访这位独具慧眼的人物!

& t7 Y( y) m+ M4 U

 自从开始了这种收藏以后,姚远利便欲罢不能了。他开始花费大量时间,走南闯北,到处寻觅、收集,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先后收集了500多块牌匾,其中不乏为绝世之宝。姚远利之所以如此痴迷这项收藏,是想把它办成一项面向大众的文化事业,通过对这些匾额的展示,帮助人们去认识在中国存在千年的科举文化。科举制度,虽然在我过文化教育事业中早已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了,但历代留下来的当年的与科举文化有关的牌匾,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散落于民间,被历史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尘埃,等待着有识之士去发现它们,去挖掘它们身上文化价值。所以说,科举匾额不但可以向我们展示中国科举的基本制度 , 见证中国的千年科举文化 , 而且这些匾额串联起来 , 还可以构成一部国史、家史和地方史 , 甚至有时可以构成一部个人心灵史。姚远利独具慧眼,发现了这些貌不惊人的旧牌匾上的价值。

+ i+ O! ^" j) D! I+ m7 C) D7 P$ E

 

+ y8 u1 ?* O( M

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明代文武状元高浮透雕牌楼”,看到了两款“末代状元”刘春霖所题匾额 : 《对酒当歌》、《酒仙中》,还看到了李鸿章等人书写的牌匾等等。

. R. J2 v4 a* ~* L& m' i2 r

看到了一块块从民间收集来的什么“文魁”“武魁”的牌匾,通过讲解员精彩的讲解,我们初步了解到了每块牌匾后面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了解到了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以及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等等。

* |! B. c; l# v( D( h: L2 G0 n) g3 e3 p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不惜重金,建起了这个博物馆,自有其“文化功利”。他试图通过博物馆这一载体 , 表达一种文化担当——推动当代人透过科举匾额 , 认识科举文化 , 继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可谓用心良苦,目光独特!

! F' c' L# c+ z4 O; o

 科举匾额的艺术价值重大而深远。一块匾有五大看点。一,看科名,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二,看题写人,不少人都是封疆大吏,官至一品,本身在科举上他们都是进士,探花,榜眼,状元;三,看书法,匾额的书写者往往都是当时书坛的领袖,气势磅礴,入木三分。四,看国学。匾额上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有典,是传统国学经典浓缩;五,看艺术。匾额材质有木、石、砖等,集中反映了雕、刻、漆的传统工艺。姚馆长说他正在撰写关于中国古代匾额的研究论文,主要是进行匾额学研究,他要让中国匾额的研究成为一个学科。

& J. w; P: z5 u

这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馆舍为仿古建筑,使我看到的民间博物馆中比较大的一座。如果想把馆内的每块匾额后面的故事都了解一二的话,恐怕一天的时间也不会富裕。因为,这些藏品太厚重了,彰显了它收集地的文化底蕴。因此,如想彻底了解我国科举文化的来龙去脉,得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兴趣、足够的爱心才能完成。

! n0 j: m5 A: Q* A- {# A

  所以,我们这次来这里参观,充其量是蜻蜓点水而已!

2 E8 g3 |7 H) z b7 F5 f

 

* V* q; y. Z/ q" X

 

! \3 m0 x. a9 d3 s, Q; J3 _

 

0 e2 m L" P8 G: [; A

 

& Q% a) e& }0 Y, ]8 |! z3 G! {; k

 

5 F! ~$ X7 [: g" l$ ~

 

5 p* [/ X5 @8 ?8 i! Q' Z

 

7 I! y. p, b5 N8 L& U; H

 

/ a; ^# D/ O$ C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老师文笔很棒,学习了~~~

4 Y/ ~3 M4 _" ^: e8 L/ E

 

; j9 q( l+ V# ]: [6 V% F+ }

每次见到逍遥老师总是精神焕发,给我们年轻人无限的力量的鼓舞!

发表于 2010-12-9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E8 K& n4 d) P+ p# Z: I

逍遥老好文笔!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幅是每次陆老师讲课时神采飞扬的埸景,从一颗门钉的来龙去脉,以小见大的循循善诱的人文历史禪述。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听语漫步在金榜前,心雨已荣登状元,准备合影留念。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提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仲滃原存放在公主坟的佛手公主坟的神道上。陆老请老板给做亇帽子,现观之不雅。原官帽让别人盗买走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这是一块碑座,前,后,左,右雕刻精细,放在大门口的马路对面。老板说,有人出5万元,他都不卖。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镇舘之宝--元代石刻科举门。顶部为元代真迹遗存。旧时曾有“跨进科举门槛,状元,探花,榜眼。”的说法,其中的科举门即指这座石坊。 ) X9 F& s, Z1 e* m

 

% H- J* x8 f7 ]

一:极为罕见。科举二字的出现是在宋后,如在贡院,考棚,县州,府学,文庙等教育和考试场所,其大门之内几乎均立有这样的牌坊,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门,但其所刻之字均为“龙门”,“禹门”。据石刻专家多方考证,直接刻有“科举门”的石坊,这在目前国内为仅见。

' w0 |+ I/ E# ?

二:见证历史。此坊为元代真迹遗存,以实物反映了汉人官员和知识分子的心态。在元朝仅有百年的历史上,重武轻文,汉人和知识分子受到歧视,科举制度一再实行 — 停止 — 实行的反复。

4 {: e* c9 G/ j5 ?9 D4 g% }8 c

在石坊上直接刻写“科举门”,明确地表明和反映了在元朝为官的汉人,希望实行科举和反对停止科举的明确态度。以此见证了元代的科举。

' E; l* c7 G; f+ @0 {$ c$ [

三:工精石美。此坊为用整块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刻工严谨精美。中央为雄鹿头顶火珠,两侧高纵灵云,灵云后蹲座瑞兽,最外侧凸雕鳌头,意寓跨进科举门,将会拥有福,禄,寿,并将独占鰲头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状元及弟》乃稀世珍宝。迈过科举门,一块气派非凡的明代石匾出现在记者眼前,此匾正中草书“状元及第”,四周透雕文武状元及耕读形象。

  “状元及第”匾为永乐二年,状元曾棨为其江西同乡、永乐九年的状元箫时中所题。题刻为永乐16年,即公元1418年,距今已有589年的历史。而能够题写状元科名匾的人,一般只有皇帝、状元本人或前科状元。当年这块石匾人曾棨32岁中状元受匾人萧时中26岁即中状元。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金榜题名时。记北京,通县,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发表于 2010-12-9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老工科学的好,文科也不错啊,我正跟您相反,哪科都不灵...

1 Z3 G8 H: I+ w+ d

 

5 ~& R& X; |6 {+ \! n7 a

赞同大红棉袄的观点,您带那红帽子太精神了

发表于 2010-12-10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老研究的真细,看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发表于 2010-12-10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姚馆长说他提出来匾额学

r( }5 [& e/ X x! D

政府投资在筹备一个研讨会

发表于 2010-12-10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老师图文精彩,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10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兄图文并茂,严肃认真,望继续多发些好贴子!
发表于 2010-12-13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好听,好好向逍遥老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5:24 , Processed in 1.15567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