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5|回复: 8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7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1月6日 胡同拍记 :

9 ?8 Y% U' f7 v% }; `4 `9 s

小雨拍胡同之一-----背景篇

]& e5 A3 W: C# z, Z

小雨拍胡同之二-----胡同篇

8 m1 r2 Y: Q, ^3 g$ r5 j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4 x$ \9 J* |$ C o' h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4 S% B- w9 B% l

 

: K' n: j. B6 C7 o, v

妈妈: 大门的枕石俗称门礅,是摆放在四合院大门两端的枕石。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一般都被雕的很漂亮。
         今天你拍了这么多门墩,能分分类吗?

* x. i( e Q/ z

 

/ s" [+ q- ]5 c

小雨:恩,可以分成长方形的和鼓形的。还可以分成新的和旧的。对了,还可以按照上面的图案分。


) d/ P6 N" }) v! W4 q5 I+ X

妈妈:看你拍的门墩还真多,我的妈呦,有几十种呢,说说你最喜欢的几种吧。


& r6 x# z O) E) L+ [$ B7 }

小雨挑了几种她特别喜欢的进行了解说,放在了前面。

% [# p- `6 k2 J' ]0 M) C, P& B

其他的门墩儿虽然没有被解说,不过小雨说,它们都很漂亮:

) E9 w1 r, I& ?- i. S5 f$ E) V

 

4 u$ ]# ~' Z* {" e X% y8 H$ ^

小雨解说:它圆鼓隆冬的很可爱哦。上面的狮子头有点吓人,可是我很喜欢它。

) o' c6 ^3 H, a# b& \. p: R

 

4 n2 C: n! d6 ~5 x, `/ @

 

9 G; r; m W& J c: Q+ O2 O. M

小雨解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像一只狮子抱着一个毛线球。可是你们看上去会觉得它不像个狮子,因为它没长耳朵。它的神态像只老虎,但你听说过老虎玩毛线球的吗?

& v L" b/ q1 K l

 

+ \- F# I6 W. Z1 p, O' }* _$ S

 

4 T* U# D; C$ B6 V: ~9 D1 x, }

小雨解说:它的正中间是一个芦苇和一朵莲花。左下角是一块石头,右下角是一颗莲蓬。右上角是一朵花骨朵。(小雨看得还真仔细,我都没看出来)

( a+ j3 S7 E* d: t9 z+ G

 

) t* E9 Z4 U( T! A' U0 D* C, x7 ~; t

小雨解说:这幅图里是只蝙蝠嘴里衔着几根飘带,飘带随着风飘动。(补充:这幅图是一个石墩的侧面)

+ C3 d+ }1 Y$ j& E% L5 x- ^; _4 x

 

% t8 W* {& V8 e( v! Z: T- n0 q# i

小雨解说:这头狮子为了想吃石头里的葡萄,就被关进去了,成了保护家人的石头。(这孩子,真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啊,我心里说,哼,八成是你自己想吃那葡萄吧)

0 y8 n4 z0 ^0 t* F f: Q5 x

 

8 K, C- O) Y" p3 C. t& I. ~6 P8 E( l/ a

 

$ L0 H3 w8 Y9 _3 [# M1 ~# X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一个,图和文字总匹配不上啊,

$ ]( l1 X9 V4 e4 l: U

好在图不多,大家自己猜猜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来张工作照。

M+ \: }6 W% F

 

) P; u' y$ P+ Q' j

拍累了,坐在门墩上歇一歇的小雨

6 o; s, i# C% `7 O r

 

9 |" T3 i0 k- E* M a7 L! Z7 A: h

 

sxTRMVoE.jpg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发表于 2010-11-8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小公主!看道好张他 在很认真的拍呢!
发表于 2010-11-9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大石鼓上

; L% D# r: r, F$ p- k

上面是只卧狮

& i5 {# [) ?' v- _( {4 K7 c5 C: g

侧面是暗八仙中曹国舅持的玉版

4 G: p1 w3 q: F; u# r3 S, C

正面是缠枝莲花

, a- U; W% ~/ O3 c

下面小石鼓是祥云图案

+ C- `8 E) P0 y- k! q

 

( M7 Y7 z6 V5 W8 T6 c* g+ P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表于 2010-11-9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上面是只蝙蝠

& H! z* b7 \. V* _% w1 n8 m

下面是磬

/ u& h- e, r+ A2 p, ~6 I

吉祥寓意:福磬

& G+ Q+ ~6 Q$ n+ v: j

 

4 x' R- f+ r/ [% u% u: \' k+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表于 2010-11-9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跟一张门墩

, t- t2 h9 \" Q6 q0 f, Z

这门墩上有蝙蝠,桃子,盘肠

9 I7 F7 ^" `; \% g2 U

寓意:福寿绵长

( @' _$ _* @; l1 i: R$ T

当时说是福在眼前

" P- C6 |1 G- }# P

现在更正一下

3 s; |0 A( S: @2 P) p0 B

 

: s5 Z6 |1 y$ d: l# ~, r1 }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小雨拍胡同之三-----门墩篇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听语的介绍。

; J; r% N- ~: A b5 h

门墩儿的寓意真的很丰富呢,小雨拍了那么多的门墩儿,对门墩儿上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0 G4 m( S( W6 d0 Y- t1 O% G

但很多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在网上查资料也不太好找。要是懂行的人能给我们系统的讲讲就好了。

: w! g9 c: [# B8 O, h7 h1 @6 z

 

' Q: n# q* P, l% q& @9 l3 w

这个“磬”,让我想起小雨背过的三字经里面的“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磬就属于其中“石”所做的乐器。

: P3 I4 H: c# Q

 

% B; t! z# s% u N. e: ?$ g7 c

网上找的一点资料:

, T" Z. [# B0 S

 

. \2 U' |$ Y4 L* Q

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磬的历史非常悠久,  磬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磬曾被称为"石"和"鸣球"。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 H' I& C) r8 L1 h

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  磬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

' [1 {( B7 V) A; t6 {8 w

 

& c* m1 S1 h0 W# n* _/ p

更多关于磬的资料,可以在百度的百科里找到:http://baike.baidu.com/view/25555.htm

" q: p8 g- q C5 H9 n+ [3 P3 s2 m ], E

 

发表于 2010-11-10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341455.htm

6 G3 ?- U! ?5 c7 `. ]

我是傻小子坐门墩儿了,坐着呢,但是不知道坐的是什么。往百度上搜搜,有些还请lz和咱们小版主给讲讲课。

" A9 N4 ~. w' L# {1 a$ o* e$ I+ J

说“1100年前后某人把门枕石外边做高些”,确有其事?能不能告诉下门墩最早有记载是何时哪本书,或者最早的实物。门枕石早期应该不是用石质,这个演化是怎样一个过程。门墩外边的雕刻有什么讲究没有,跟门口的狮子有什么联系,等级划分什么的您捎带着给我补补课,谢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09:42 , Processed in 1.1606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