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0|回复: 6

陶瓷鉴赏(四)唐代双系罐[含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1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7 c2 U4 Y# s: C0 E. M+ O! d

        在唐代瓷器中以双系罐最为常见,有高体的、矮体的、口大的、口小的,造型变化丰富。底釉有黑釉、酱釉、白釉等。

9 F6 C6 y( o9 d

       瓷罐造型多为侈口、圆唇、高领、圆肩、双泥条耳、鼓腹、实饼足。器内满釉,器外施釉,北方烧制的釉下施化妆土,一侧偶有窑变现象。底部无釉,有流釉现象。器身浑圆饱满,造型古朴,釉色浑厚润泽,柔和古雅。

& @% |1 }! _( s$ O/ H$ E) L

       95年左右在北京潘家园,天津沈阳道前后购置有十余个;每当看到他们一个个胖乎乎的样子,余感觉正处于大唐朝。

) t; h; f" |6 `4 X' W6 \- s9 X

       今天先上传三件供同好朋友鉴赏:

9 p; p9 s4 Z/ K% {; L

      

, f5 z; r* L7 v+ l7 F) |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3 X+ U/ [$ O) q; }$ ]! c' x( J

 

6 X/ H) T7 j; C5 o+ ]! K

唐代双系罐(一)

, _' f+ {1 g8 J( b

 

, }$ ~) P8 N( K0 t0 F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5 E! Q! `; S" d. F! Y+ X% A8 M

 

6 \: s% F( X$ S4 j$ o9 i6 N

唐代双系罐(一)

- p6 m7 z; F$ a; O% j4 v. s+ Q

 

6 k, q: Z+ L$ p. M& q% T8 I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t6 P2 p, |; y2 F/ V

 

! K/ D3 N3 W6 x. {9 E

唐代双系罐(一)

7 Q2 X3 n' g0 ?

 

; j5 N9 o7 v/ B! F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u% R, |0 r+ I- p0 S$ i! R

 

7 Z5 U5 S i v2 k! S" A

唐代双系罐(二)

, o7 g- a/ e, X. L

 

2 w- ` l: S# \4 R5 j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y+ c5 s* W# o& v3 A5 _8 v

 

1 i7 Q1 L$ u/ V5 H. R4 r

唐代双系罐(二)

+ v# | q8 l% N% r

 

9 }( |5 J/ ?3 L V4 \' `- D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J0 Z' I8 y0 t

 

% m7 W% _. T8 I: T" O

唐代双系罐(二)

8 @: K: k& O. q' |, [2 {% ^

 

. ?) e! _( W: {' x. I; e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O; P; H X* U. X$ h

 

: X& M! f/ Z, D5 D, m) r# Q2 }

唐代双系罐(三)

7 e5 ?1 x* R4 B7 N3 X( Z" ]- r- \

 

3 P4 m# O9 T b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 s7 U& z' @& [3 W& X5 w

 

# K) C3 Q) G2 O/ D

 

( {- K& U" d/ I$ \: K

唐代双系罐(三)

, I+ {8 j. k0 d


陶瓷鉴赏(四)

陶瓷鉴赏(四)

8 Z" ^4 G( D+ A: Y

 

7 B. u$ u# d' ?; |7 y4 G9 L

唐代双系罐(三)

0 c1 T& b0 V! G) |% j( i6 @( o. p! T; i

 

. e0 e% W I' ^/ A4 \9 T9 S( R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就喜欢看晋唐釉色古朴的瓷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G! a# y: [, B' ?+ h

鄙人与先生同感,就如玩儿籽玉,无工最佳!

发表于 2010-11-11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前辈握握手!

6 z9 `7 Z. }" _" p

俺跟唐代文物缺少缘分,唯一一次收集到的唐代瓷器是一件褐釉小壶,有的人叫它“军持”,是在南海出水的,估计是唐代沉船上的文物。那是2004年夏天,有人从海南带回很多出水瓷器,俺挑了些宋代影青粉盒、印花碗、碟子;明代六楞青花小罐,底上有行书“大明”款,还有这件壶。虽然釉面被海水腐蚀,还寄生了很多贝壳,掩盖了它的原貌,但是俺还是喜欢它古朴的颜色和造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d4 u' b; a1 b5 C/ y6 R

瞌睡虫先生:您好!

4 l2 g6 S( A: G, [

   咱先把“前辈”二字去掉,都是同好朋友,相互交流。

( K& T7 \2 E: P6 U( Y9 T& e6 ~0 {" K

   唐代器物目前还易得,潘家园时而出现;一般人均喜青花、五彩,就如同爱翡翠的外在美一样。没有一定化底蕴者对老窑器则不屑一顾,因老窑器就如同一枚和田籽料璞玉,其温润不易察觉。

. D `0 V; w; p& j3 I

   唐器大多半釉、饼底;军持、执壶亦如此。

# K+ _ w% N2 T( u: r v4 Q

   如您方便请上传,让鄙人一饱眼福,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10-11-12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就是前辈!

/ S% v& G5 n( f4 O

那个小军持是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收集的,不在身边。当初首先挑选的宋影青瓷和明代小罐、还有一件康熙青釉开片小碗,并没挑中这件军持,但是从海南带瓷器的人说“这是个立件,好,拿着吧”,俺又盘算一下不过很便宜的价钱,就买了。说来俺还是从它开始喜欢上晋唐朝代古朴的瓷器的,先前挑的影青和明清瓷器,因为想清除贝壳,就用刻刀刮,结果本来就被腐蚀的釉面多多少少又被损伤了;只有它,在当初看来相貌“丑陋”,不削清理,保持了原貌,这就是它的福气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Z( a: U, R6 ?2 V1 D! V3 |

 

; ^% q: p1 F) |6 D

    听有经验的人士说,凡出土或出水的陶瓷及玉器用清水侵泡,就能把里面的土沁、盐沁拔出;不得用利器清理。我目前正在用清水侵泡出土玉料,感觉效果甚好。

/ n9 \, A% i% ?1 ~

      供先生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2:15 , Processed in 1.1460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