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0|回复: 13

一组林鸟[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6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5日鸟运比较好,拍了七种鸟的照片,请欣赏:

: P8 F/ G5 ^% \0 \8 u1 Z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yusername在2010-10-7 10:59:00的发言:
9 o' Z5 J, j" |( r

北京有野生鹦鹉吗?

\! ^9 v% z: U' E: J% k' R( x* [

没有,逃逸另说   中国土生鹦鹉都在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有分布,量也不多。。。。

发表于 2010-10-7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好友加精!
发表于 2010-10-7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野生鹦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着这个鹦鹉是逃逸鸟:

7 e* {5 ?8 K4 F$ m

 

1 \7 E1 y3 @: g Y' V2 F; q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 F! ~, ]& [0 f3 m8 D

不知道是什么鹦鹉?欢迎认领!

发表于 2010-10-7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 b7 s7 `' G5 ~7 F- z% w3 m4 `

   外国品种鹦鹉.印度灵内克鹦鹉 ???

发表于 2010-10-7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知鹀.会不会是白头鹀雌鸟呀 9hAGEm61.jpg
ca4StBmH.jpg
GOp8dTX2.jpg
) b2 {: ^; g6 p, x! z/ Z) K6 W

白头鹀
  资源名称:白头鹀指名亚种  
 物种代码:2211004300  
 拉丁目名:雀形目   
拉丁科名:雀科   
拉丁属名:鹀属   
中文名:白头鹀指名亚种  
 拉丁亚种名 leucocephala  
 命名人:Gmelin,1770   
原始文献 Nov.Comm.Acad.Sci.Imp.Petrop.15:480   别名 白发鹀、白冠雀

2 @3 I( Z- M! h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鹀属 Emberiza  
 种:白头鹀 E. leucocephala
简介
  白头鹀(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a)为雀科鹀属的鸟类。分布于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华北至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主要栖息于分布于平原以及见于村旁、公园、河边的白杨及柳树上、稀疏的灌木上、篱笆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Astrakhan。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
形态特征
  体大(17厘米)的鹀。具独特的头部图纹和小型羽冠。雄鸟具白色的顶冠纹和紧贴其两侧的黑色侧冠纹,耳  白头鹀
羽中间白而环边缘黑色,头余部及喉栗色而与白色的胸带成对比。雌鸟色淡而不显眼,甚似黄鹀的雌鸟。区别在嘴具双色,体色较淡且略沾粉色而非黄色,髭下纹较白。亚种fronto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   头顶正中央一块圆形白斑甚显著;前额、头顶侧部、头后枕部杂以栗色或黑褐色羽干纵纹,羽缘端灰褐色;眼先和眼周围暗栗褐色,杂以黄褐色羽端缘;眉纹土黄色,耳羽污灰白色,微沾土褐色,后缘黑色;上体背肩部红褐色,具黑褐色羽轴纵纹,羽缘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深栗红色,羽缘灰黄白色;尾羽黑褐色,中央1对尾羽镶红褐色羽边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羽端具大形白色楔状斑,外侧尾羽外翈缀白色羽边缘。   翅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具狭细的灰白色羽缘,内侧羽缘土黄色,三级飞羽红褐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缘红褐色;下体颏、喉部深栗色,羽端缘土黄褐色,喉部中央具一白色斑块,羽缘具灰褐色点斑;胸部和上腹栗色,杂以土黄褐色羽缘;下体余部白色,胁部白色缀红栗色纵纹;尾下覆羽纯白色,微具纤细的暗褐色羽干纵纹。
生活习性
  白头鹀亚种leucocephala繁殖于中国西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和中国东北(呼伦池),冬季南迁至新疆西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南部、河北、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   迷鸟至江苏及香港。另一亚种fronto也为留鸟,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及邻近的甘肃。   喜林缘、林间空地和火烧过或砍伐过的针叶林或混交林。越冬在农耕地、荒地及果园。
亚种分布
  1、白头鹀青海亚种(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a fronto)。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两宁河。   2、白头鹀指名亚种(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a leucocephala)。分布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宁夏、新疆、内蒙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放大了一张:

4 ~. v0 i! `5 h1 i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发表于 2010-10-8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谢谢好友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红领绿鹦鹉,见下图:

c) x. h) }& T

  

, S1 H+ e& K0 v) e

. Y9 }( g; ~! i5 G6 O3 D3 ?+ L1 N

ayxMPswN.jpg

. T) L# ~5 }1 e% o4 \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描述如下:

6 ?. ^9 X W4 D) U

    中等体型(38厘米)而尾长的绿色鹦鹉。嘴红色;尾蓝色,端黄;无绛紫色的肩斑。雄鸟头绿,枕偏蓝,狭窄的颊纹延至颈侧狭窄的粉色领圈之上。雌鸟整个头均为绿色。虹膜-黄色;嘴-红色,蜡膜蓝色;脚-偏绿色。

3 N/ |' y$ p4 l

 

1 \, P/ @0 f; Z: s2 P; M/ [ ^% h2 q

    我觉着像红领绿鹦鹉,是她有粉红色领圈,虹膜黄色。但手册中又强调说:无绛紫色的肩斑,迷惑了。

QOo1R4Y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fenmo527”认为是阿历山大鹦鹉。
发表于 2010-10-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 `, t9 C5 o1 x) V8 d, G8 r, M

 

3 \" T# K( [+ n+ ^3 z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亚历山大鹦鹉
(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共有5种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到62厘米不等。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捕寨、越南等国。

8 O o4 T& p# e& [ s2 H


中文学名: 亚历山大鹦鹉
拉丁学名: Psittacula eupatria
别称: 阿历山大鹦鹉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族: 环颈鹦鹉族
种: 5种
命名时间: 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 Alexandrine Parakeet
 

, Y6 ^# k4 t: P; W$ A2 u* @" m

    亚历山大鹦鹉(图2)
亚历山大鹦鹉体长58厘米,体重26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颊和颈部为灰蓝色,公鸟颈部会长出一条灰蓝色的细窄条状羽毛,沿著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羽毛,颈部有著一条很宽的黑色环状羽毛和一条很宽的粉红色环状羽毛;腹部黄绿色,外侧翅膀覆羽带有一块紫红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间上方为绿底外加蓝绿色,尖端黄色;尾巴内侧黄色;鸟喙红色,尖端黄色;虹膜黄白色。母鸟的颈部没有黑色的和粉红色的环状羽毛,鸟体色较为黯淡,中间尾羽平均长度较公鸟短。幼鸟外型和母鸟相当神似,外侧翅膀没有紫红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个月大才会开始发展为成鸟的羽色,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个月。48个月性成熟。[1]
分布范围
    亚历山大鹦鹉(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2]
栖息环境
    亚历山大鹦鹉(图3)
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偶尔也在都市郊区、公园、花园活动,通常是集小群活动,在食物充足时或在栖息处休息时会大批聚集。[3]
生活习性
    亚历山大鹦鹉(图4)
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花树的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觅食时间主要在早上与傍晚,在许多地区亚历山大鹦鹉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造成农民很严重的损失。[3]
生长繁殖
    亚历山大鹦鹉(图5)
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亚历山大鹦鹉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颗蛋,约28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它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鹉算是较好的。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3]
人工饲养
    亚历山大鹦鹉(图6)
人工繁殖的亚历山大鹦鹉很容易适应新环境本身亦十分强壮且 生命力强, 是容易把握饲养技术的品种。性格方面, 亚历山大鹦鹉十分活跃,啃咬力强, 故不宜和其他品种的鹦鹉溷养。维持清洁卫生对鸟儿的健康甚为重要, 所以要经常要和它洗澡, 另外定期要替它们灭虫。初购回来的新鸟要注意保暖,切勿让它处于低过10℃的环境。亚历山大鹦鹉并不挑食, 饲料方面, 种子(如葵瓜子、南瓜子)、硬壳果(如Bacon果仁、核桃、榛子)、小麦、稻谷、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粮等均可作为主粮。另外日常给予一些青菜、萍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为副食。对其健康亦甚有帮助。如能定期给予一些蛋粉算干麦皮,对鸟儿的生长亦很有帮助。亚历山大鹦鹉正确的饮食应该是以五谷类、豆类、玉米等为主食,多喂蔬菜和水果作为副食,葵瓜子等油脂成份较高的食物只能作为奖励和玩耍时候的奖品。亚历山大要到2岁左右才出现性别特征的,雄性亚历山大颈部是有一条红色颈圈的,雌性是没有。
亚种分化
    亚历山大鹦鹉(图7)
(5种)[4]   1. Psittacula e. eupatria(Alexandrine Parakeet)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2. Psittacula e. nipalensis(Nepalese Alexandrine Parakeet)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   3. Psittacula e. magnirostris(Andaman Island Parakeet)分布于安达曼群岛。   4. Psittacula e. avensis(Indo-Burmese Alexandrine Parakeet)分布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和N缅甸。   5. Psittacula e. siamensis(Laos Alexandrine Parakeet)分布于泰国西部和北部有印度支那中部。
种群现状
    亚历山大鹦鹉(图8)
  捕捉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至鸟市交易的行为很常见,斯里兰卡的族群由于遭大量捕猎,现今的数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国由于幼鸟的过度捕捉,其数量也直线下降,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泰国邻近的中南海国家中。[1]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5]   (图片:概述图[6]、图2-图7[7]、图8[8]、分布图[9])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一组林鸟

发表于 2010-10-10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谷子张在2010-10-10 21:04:00的发言: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 i2 l) b2 U/ v" E2 a! x+ a

说的好!

发表于 2010-10-10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6 15:21 , Processed in 1.16119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