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7|回复: 30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含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2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史料笔记丛刊,依选书时代分为唐宋、元明、清代三个部分。唐宋笔记绿色书皮、元明笔记紫色书皮、清代笔记黄色书皮。

9 x! N: [# G( Y& U" R! }

这套丛书上世纪70年代曾出版几种,开本小。到了90年代重新整理出版,并逐年增加种类至今。近年一些学者加入整理、校刊,使丛书含金量增加很多。

0 k5 ?0 u, }5 Z9 z

我跟这套丛书结缘在1998年元旦,当时在杭州借读高中。上一个虎年元旦的下午跑到新华书店查看有无新书,发现了出版比较早的《清波杂志》,这是南宋周处士的见闻笔记,内容掌故丰富。1998年夏天曾坐在西湖边看这本书,暖洋洋的感觉特别棒。

- k: H7 t9 q2 `1 S( |6 g; \

 

" B# A% j6 n, g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 p/ f( O3 N% n# f

 

+ V7 q, @/ k$ {+ g( J, ]" I( X

丛刊种类出版或早或晚,1998年以后寻找这套丛刊书籍成为我去书店时的例行工作。但是地域是影响因素,大学时代常住的长春,书店新书上架较杭州、北京,沈阳晚,而我的丛刊书籍大部分是这个时候收集的,那时兴趣所致用心寻觅,可谓苦矣。

7 T" |2 j7 _5 W" E- ]

后来把这些丛刊邮寄到沈阳,在沈阳的3年多又增加几种。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丛刊的活动还在继续,兴趣、乐趣消失了,如今收集完全,却扔在书堆里再没看过一次。

) Y. @ B, K9 z6 P

邻居小孩说我收集书籍是傻事,我听了只以为她傻,如今看来,未必。

2 s7 B6 E* l3 ]& o0 P9 z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曾经傻傻的收集它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个好读书人,我知道收集一套书是如何的辛苦,所以特佩服您的精神.

& j. P* q" q- _" k( b

 

. l& u1 u+ E2 p' w' `) x( L4 z

     

发表于 2010-6-2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大人是个 仔细的人儿,看过的书还是这么平展干净~~~~
发表于 2010-6-2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是不是虫大人有七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足...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0-6-2 15:43:00的发言:
虫大人是个 仔细的人儿,看过的书还是这么平展干净~~~~
% j9 J, i# C" l; J/ k( m# ^

必须脸红,您看倒数第2句...

发表于 2010-6-3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我是研究到哪,就买哪本.至今才有三分之一.
发表于 2010-6-2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2 15:46:00的发言:
3 f$ j$ L! P3 t/ z0 u8 C* M

必须脸红,您看倒数第2句...

- f* Z& V* |' ^

脸绿了~~~~~

发表于 2010-6-8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大人说的对,书有血有肉,也让我另眼相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6-8 10:05:00的发言:
- n" O$ u7 @2 g( f4 s

是的,董老跟刘成禺同乡,序文非且亲笔书写,一望也知是亲撰。这样的学识素养,眼下的国家领导人里恐怕找不出来了吧。

! A* E7 }: P" h3 @ C

 

; L1 {3 x2 j% V

张江裁先生委托何炳然购书应该不止这一种,可是何先生只交付他《世载堂杂忆》,并退还1元1角钱(该书定价9角),便条中并称“书款不够了”。由此可见张先生在49年后的困窘状况。

/ D6 O& w: w/ Z# A0 M: ?8 o

原来有这样的故事。

& H* P6 ~/ y: P/ Z3 I: c2 e

以前发现这书的前言是董必武先生撰写,稍稍打听周围的人,知道作者很有革命精神,当年的清朝大臣都要向他妥协,所以后来受到革命年代的学者和政治家的推崇。您讲得这个故事让这书的来历有血有肉起来,俺以前不了解,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6-5 14:31:00的发言:
. C" q5 D8 Y) J# B# m/ m# }2 o

谢谢你的介绍,我得留意《五岳游草 广志绎》,类似的版本还望你多多推荐。

& T& E" a9 T4 w8 u: D0 X

 

* R7 Z" G5 R5 ^7 {8 [* o# ` a: o

我的旧版中华书局“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最珍贵的一册是《世载堂杂忆》(刘成禺著,1960年12月初版),为张次溪先生的藏书。书中还夹有何炳然先生为张先生代购此书的便条,以及1961年4月25日中华书局总公司经理部发货票。

1 J6 P" L8 }/ {# M' i$ D

 

+ {6 \6 U! |# f% `6 z, M

 

3 @& i: \. {/ A

 

- U2 J8 _5 V+ d* c! h

那真是珍贵的收藏啊。这样的书是流传有序的好东西!

$ g; C4 r/ V& k+ d7 e

《世载堂杂忆》说来还是丛刊中的特例:丛刊的序,例由整理者写作,《世载堂杂忆》的序却是董必武先生所作,整理出版时影印填加在目录前。这是有其原因的,《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本是最早的本子,在60年代前一段时间,这种书只有片段抄本,而书的作者,还有他的言行,很受学者和政治家推崇,于是就有了众多学者、政治家为这书写序、跋。

4 ^7 ^) h. S4 h1 d0 d5 ^& k

我在上面的帖子错几个字,《五岳游草 广志绎》是周振鹤老师点校的,是点校本;我错写成校注本,这是我糊涂了。周老师做了点校工作,并未出注。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0-6-7 22:44:00的发言:
能收集很爽的。囊中羞涩,只买了《万历野获编》《啸亭杂录》《北游录》。有的书店还把老一版的和新印的一起卖,同样的书,定价却便宜不少。
' I* Z& ]. s. O7 N _; X

恩!大概2005年之前可以买到1997年的版本,定价真是很低。

发表于 2010-6-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8 9:19:00的发言:
. A1 H; u0 ?$ x1 m

 

1 t/ V& |7 H. w3 Q

那真是珍贵的收藏啊。这样的书是流传有序的好东西!

4 Y/ s2 H, i- \8 D# Z+ A

《世载堂杂忆》说来还是丛刊中的特例:丛刊的序,例由整理者写作,《世载堂杂忆》的序却是董必武先生所作,整理出版时影印填加在目录前。这是有其原因的,《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本是最早的本子,在60年代前一段时间,这种书只有片段抄本,而书的作者,还有他的言行,很受学者和政治家推崇,于是就有了众多学者、政治家为这书写序、跋。

! Y0 M3 S% N$ h! O6 w# V: c" [

 

- b& q! L' r1 t

是的,董老跟刘成禺同乡,序文非且亲笔书写,一望也知是亲撰。这样的学识素养,眼下的国家领导人里恐怕找不出来了吧。

, {. c( H/ _) R3 L0 A+ N3 O6 S3 R! |

 

0 A+ m1 s& @* U

张江裁先生委托何炳然购书应该不止这一种,可是何先生只交付他《世载堂杂忆》,并退还1元1角钱(该书定价9角),便条中并称“书款不够了”。由此可见张先生在49年后的困窘状况。

发表于 2010-6-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收集很爽的。囊中羞涩,只买了《万历野获编》《啸亭杂录》《北游录》。有的书店还把老一版的和新印的一起卖,同样的书,定价却便宜不少。
发表于 2010-6-5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明清的
发表于 2010-6-5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5 13:33:00的发言:
7 c% `4 @( `. t9 d4 z

可是旧版很难收集的,俺只有十种左右,而且其中几册受损严重。

8 m) E/ ~" Y6 j6 |& ], |

新版增加的种类质量颇高,虽然装祯不如旧版可爱,但不能因此忽视新版书的长处。比如说《五岳游草 广志绎 》,这是前两年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新近做了校注的版本,周老师是历史地理学名师,校注这版书又十分倾尽精力,所以这是很棒的校注本,与王士性原文相参,简直是珠联壁合;所以新版元明史料笔记,除先前出版的排印本《广志绎》,又增加了周老师校注的《五岳游草 广志绎 》。之所以同版次丛书中重复出现同一种书,实在是因为新的校注本价值太高了啊。

. T4 E7 B: _ B

谢谢你的介绍,我得留意《五岳游草 广志绎》,类似的版本还望你多多推荐。

) k+ o* [, S( W" ~6 V8 h

 

/ D0 ~- Z6 x, O: f

我的旧版中华书局“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最珍贵的一册是《世载堂杂忆》(刘成禺著,1960年12月初版),为张次溪先生的藏书。书中还夹有何炳然先生为张先生代购此书的便条,以及1961年4月25日中华书局总公司经理部发货票。

. J; ?+ d1 S& I' k& ~

 

/ z" T5 S- J8 \; s% B+ T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6-5 12:47:00的发言:
所以这套丛书,我一直买旧版本,除非只有新版的,比如《范成大笔记六种》。
; l' u- _/ @8 T# B1 L

可是旧版很难收集的,俺只有十种左右,而且其中几册受损严重。

3 n6 h( L a9 p: Y* q* H2 R/ `" `& L

新版增加的种类质量颇高,虽然装祯不如旧版可爱,但不能因此忽视新版书的长处。比如说《五岳游草 广志绎 》,这是前两年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新近做了校注的版本,周老师是历史地理学名师,校注这版书又十分倾尽精力,所以这是很棒的校注本,与王士性原文相参,简直是珠联壁合;所以新版元明史料笔记,除先前出版的排印本《广志绎》,又增加了周老师校注的《五岳游草 广志绎 》。之所以同版次丛书中重复出现同一种书,实在是因为新的校注本价值太高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元大都在2010-6-5 0:25:00的发言:
/ i' W6 A% a- y3 u

改名吧!就叫书虫算了!有机会我借阅一回!

! W. S5 k. f7 y6 ~/ K9 q7 ^# Y

大都哥你不知道我就是虫子饭厨师,我在外面把新书带回家放在那就是给虫子们开饭了。哈哈~

发表于 2010-6-5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套丛书,我一直买旧版本,除非只有新版的,比如《范成大笔记六种》。
发表于 2010-6-5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好书,基本藏书。

4 s9 y& d4 [: g6 V8 z2 V0 b

 

) u+ X4 l+ |9 O- w" U- m

这套书的老版装帧古朴,改成新版后虽然封面设计也还不错,但总归与老版放在一起不甚协调。类似的情况有过不少。实际上再版的内容完全没有更新,为什么就不能一仍其旧,而总是喜新厌旧呢?

发表于 2010-6-5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6-5 1:01:00的发言:
1 u/ ` [. N7 l& B6 c. E

绝对好书,基本藏书。

1 D, d2 H4 w3 I9 y

 

9 g$ ]+ \% C' M

这套书的老版装帧古朴,改成新版后虽然封面设计也还不错,但总归与老版放在一起不甚协调。类似的情况有过不少。实际上再版的内容完全没有更新,为什么就不能一仍其旧,而总是喜新厌旧呢?

1 d1 V" i! J. R, F5 B5 \" `

确实,老版书看着就给人素雅大方的感觉。

发表于 2010-6-4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2 15:40:00的发言:
" m& g3 i3 {4 z" Y+ k0 ?

邻居小孩说我收集书籍是傻事,我听了只以为她傻,如今看来,未必。

未必。
发表于 2010-6-5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名吧!就叫书虫算了!有机会我借阅一回!

发表于 2010-6-3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了........
) t  `$ \" v" M* k8 u! `8 T3 T4 @我有本《啸亭杂录》,恩,是确定的......是不是还有本《听雨从谈》呢........买了,看一页,扔书柜里没碰过..........
! K; r: r! \! w! K我买了书就很少看,借的书倒是真看看......
发表于 2010-6-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草木子老版题签不错,这版改了标宋,是一种遗憾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6-3 14:14:00的发言:
; v r0 \( O* {4 E3 R5 g

容斋随笔是毛主席生前最后看的书,毛主席其实最喜欢红楼梦,金瓶梅。毛主席批示:省委书记都要看看金瓶梅。

9 V% i% c6 o' c! P& @1 W* G0 a

我就没跟人家说作者洪迈他爹是个挨饿就投降的笨蛋...哈哈哈....所谓“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村牛”...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6-3 1:08:00的发言:
这套书我是研究到哪,就买哪本.至今才有三分之一.
$ F# X% l& y6 P5 j" V# m& [8 ?$ M

三分之一就是四十种啦!如居士所说一边钻研一边买书是很值得学习的做法,可是俺玩的心思重、学习的兴趣浅,如今俺的书都成了虫子饭....居士的学问是不错的,多多向居士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0-6-3 11:03:00的发言:
不得了........ 我有本《啸亭杂录》,恩,是确定的......是不是还有本《听雨从谈》呢........买了,看一页,扔书柜里没碰过.......... 我买了书就很少看,借的书倒是真看看......
* Z; }2 ~4 U6 B* T4 r

恩,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俺的书根本是玩具。

; F. f5 G/ v5 R

这些书中间《容斋随笔》俺买的最多,用它送人,而且例行说“这是毛主席生前最喜欢的书..”..哈哈

, l1 q/ L" g4 L; b: c* w6 ?

 

发表于 2010-6-3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3 14:09:00的发言:
# l5 U. Z- g' W, n) D8 C

恩,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俺的书根本是玩具。

w& M: J/ a! f q

这些书中间《容斋随笔》俺买的最多,用它送人,而且例行说“这是毛主席生前最喜欢的书..”..哈哈

+ F0 n/ w8 {$ u" ]

 

0 e' y4 Y' d' Y) J( r

容斋随笔是毛主席生前最后看的书,毛主席其实最喜欢红楼梦,金瓶梅。毛主席批示:省委书记都要看看金瓶梅。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历史的尘埃在2010-6-3 11:22:00的发言:
如草木子老版题签不错,这版改了标宋,是一种遗憾呀。
, I l; ^1 ]( B% c0 G

您说得真好。我也是这样想,过去版本题签毛笔字端庄方正,章地花纹也很好。如今版本装饰了兰花、竹、梅,虽说装祯也是不错的,但是电脑宋体字的确有点使人感到缺欠。我想可能是因为一些种类是两三种书的合印本,若是沿用毛笔字字体,并列在一起的书名看上去就会有点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17:55 , Processed in 1.2049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