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3|回复: 10

[讨论]求教各位 问种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21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讲的“长脖老等”是什么鸟?感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客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树人!
发表于 2010-4-22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m0 [! j0 n1 \


          习惯成自然好友说得长脖老等是苍鹭是对的,我经北观鸟会王玉琪老师确定了,
         不过好友上的图怎么是白枕鹤的图呀????我给大家上个苍鹭的介绍图吧

4 |: K$ h) ?, b0 Z3 l/ W

     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雄性体重942-1825g,雌性1030-1750g;雄性体长750-1052mm,雌性750-1000mm;雄性嘴峰长106-127mm,雌性110-130mm;雄性翅长375-460mm,雌性415-460mm;雄性尾长154-185mm,雌性140-175mm;雄性跗蹠长137-160mm,雌性135-160mm。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中文名称: 苍鹭
外文名称: Grey Heron
别称: 老等、灰鹳、青庄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鹳形目
科: 鹭科
属: 鹭属
种: 苍鹭
分布区域: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 
 

8 F, `! ~: A& K0 k3 a8 N5 E3 j


  外形:大型水边鸟类,雄鸟头顶中央和颈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黑色;由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羽冠,分为两条位于头顶和枕部两侧,状若辫子,黑色;前颈中部有2-3列纵行黑斑;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浅灰色,内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颏、喉白色,颈的基部有呈披针形的灰白色长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白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块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两侧向后延伸,在肛周处汇合;两胁微缀苍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虹膜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幼鸟似成鸟,但头颈灰色较浓,背微缀有褐色。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几乎遍及全中国各地。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在东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种群冬季都要迁到南方越冬。春季迁来繁殖地的时间多在3月末4月初,10月初至10月末迁离繁殖地,少数迟至11月初甚至个别到11月中下旬,特别是靠南部繁殖的种群。偶尔亦见有少数个体留在北方繁殖地不迁徙。迁徙时常呈小群,亦有单个和成对迁徙的。
生活习性
生境: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沼泽、稻田、山地、森林和平原荒漠上的水边浅水处和沼泽地上。
  习性:成对和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时亦与白鹭混群。常单独的涉水于水边浅水处,或长时间的在水边站立不动,颈常曲缩于两肩之间,并常以一脚站立,另一脚缩于腹下,站立可达数小时之久而不动。飞行时两翼鼓动缓慢,颈缩成‘Z’字形,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的拖于尾后。晚上多成群栖息于高大的树上休息。叫声粗而高,似 ‘刮、刮’声。
  食性: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多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也在浅水湖泊和水塘中或水域附近陆地上觅食。觅食最为活跃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或是分散的沿水边浅水处边走边啄食。或是彼此拉开一定距离独自站在水边浅水中,一动不动长时间的站在那里等候过往鱼群,两眼紧盯着水面,一见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到来,立刻伸颈啄之,行动极为灵活敏捷。有时站在一个地方等候食物长达数小时之久,故有‘长脖老等’之称。
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繁殖开始前雌雄亲鸟多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环境开阔、且有芦苇、水草或附近有树木的浅水水域和沼泽地上。营巢在水域附近的树上或芦苇与水草丛中。多成小群集中营群巢,有时一棵树上有巢数对至十多对。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雄鸟负责运输巢材,雌鸟负责营巢。
  在树上营巢者,巢材多用干树枝和枯草,在芦苇丛中营巢者,则多用枯芦苇茎和苇叶。通常是将芦苇弯折叠放在一起作为巢基,然后在上面规整地堆集一些干芦苇和枯草即成。巢呈圆柱状,大小为外径50-91cm,内径32-50cm,巢高23-41cm,巢深1.3-2.4cm。每个巢营造时间约1-2个星期。营巢结束后立即开始产卵。通常每隔1天产一枚卵,每窝产卵3-6枚,其中以5枚居多,产卵时间从5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末。
  刚产出的卵颜色鲜艳,呈蓝绿色,以后逐渐变为天蓝色或苍白色,卵呈椭圆形,大小为61.2-67.8mm×42.0-45.8mm,平均63mm×44mm,重51-69g。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5±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后除头、颈和背部有少许绒羽外,其他裸露无羽,身体软弱不能站立,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天左右雏鸟才能飞翔和离巢,在亲鸟带领下在巢域附近活动和觅食。
[编辑本段]亚种分布

; B1 ]% i, d+ I7 ^

  苍鹭(4种)[2]
  1.Ardea cinerea cinerea 分布于非洲,印度和斯里兰卡。
  2.Ardea cinerea jouyi 分布于日本、缅甸和爪哇。
  3.Ardea cinerea firasa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4.Ardea cinerea monicae 分布于关岛和毛里塔尼亚。
种群现状
苍鹭是中国分布广和较为常见的涉禽,几乎全国各地水域和沼泽湿地都可见到,数量较普遍。近来由于沼泽的开发利用、苍鹭生境条件的恶化和丧失,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不像以往那么容易在野外见到。
  据1990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仅见到18347只,其中包括香港地区1671只,台湾564只;1992年在中国则仅见到3311只,加上香港1441只,台湾1336只,总数亦仅为6088只,比1990年减少2/3。
  在整个亚洲种群数量1990年为34811只 (其中东亚26676只,东南亚739只,南亚9461只,西亚3935只),1992年西亚为6078只,南亚9616只,东亚6472只,东南亚1523只,总计亚洲冬季种群数量为23689只 (IWRB 1990, 1992),种群数量亦明显减少。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3 `$ y$ S5 R# C

注长脖老等特指苍鹭!关于其他鹭科鸟的浅浅介绍请点击

F+ y1 {! X( \# \

 

2 D, d$ X: }- J. ]4 ?7 B- r# n

     http://niaolei.org.cn/category/wader/ardeidae/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其他的鹭也包括么?
发表于 2010-4-22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图片发错了。多谢指教。
发表于 2010-4-22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惯成自然在2010-4-22 18:16:00的发言:
不好意思,图片发错了。多谢指教。
# \1 b: y" C5 p6 G* V

好友客气啦,我猜也是这样,有时间我还要和好友多多求教啦

发表于 2010-4-22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们我最喜欢的鹭科鸟类是大麻鳽 会拟态的鸟--大麻鳽  (yan)




! [/ ]2 a) l6 ?1 u, T5 S# t; L1 j7 w

       大麻鳽  (yan)
  别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云南)、大麻鹭(台湾

+ n; _! J+ Q; ?. V! F) R. z


  大麻鳽额、头顶和枕黑色,眉纹淡黄白色;背和肩主要为黑色,羽缘有锯齿状皮黄色斑,从而使背部表现为皮黄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其余上体部分和尾上覆羽皮黄色,具有黑色波浪状斑纹和黑斑,尾羽也为皮黄色,县黑色横斑。飞羽红褐色,具有显著的波浪状黑色横斑和大的黑色端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棕红色,具有波浪状黑色横斑,初级覆羽有小的白色端斑。中覆羽、小覆羽皮黄色,具有细小的波浪状黑褐色横斑。后颈黑褐色,羽端具两道棕红白色横斑。颈侧和胸侧皮黄色,具黑褐色虫蠹状斑和横斑,且羽毛分散成发丝状。颏、喉奶白色,前颈和胸皮黄色,具棕褐色纵纹从颏一直到胸。其中从喉以下分为数条,主要由羽毛端部棕褐色羽干纹连接形成。腹皮黄色,具褐色纵纹,两胁和腋羽皮黄白色,具黑褐色横斑。肛和尾下覆羽乳白色,具黑色纵纹。

3 F! P1 t- O& `* R9 L: p6 S+ y

  

2 ~3 m% s/ K/ w5 T- W6 i

  幼鸟似成鸟,但头顶较褐,整个体羽也较淡和较褐。

& G* e8 ]' E7 V# N) `6 `

  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嘴峰暗褐色,脚和趾黄绿色。

+ R) c- z. \ E# Z5 E. Y1 l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900—1350克,雌性400—975克;体长雄性631—768毫米,雌性593—715毫米,嘴峰雄性63—75毫米,雌性61—70毫米;翅雄性318—352毫米,雌性277—315毫米:尾雄性105—131毫米,雌性103—110毫米;跗跖雄性90—101毫米,雌性80—94毫米。

: n0 m6 k$ ?* e: U, a0 I

  大麻鳽分布甚广,欧洲从英国、西斑牙、葡萄牙往南到地中海沿岸,往北到北海沿岸、丹麦、瑞典南部、芬兰南部、俄罗斯欧洲部分,非洲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整个非洲南部大陆、亚洲北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叶尼塞河盆地和雅厍特,往南到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北部,往东到蒙古、日本和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越冬在我国南部、印度南部、伊朗、日本、缅甸、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在我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与河北等地,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迁徙时经过长江中下游、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

3 Y a7 f' P; Y' Z/ o

  大麻鳽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草丛和灌丛中,以及水域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秋季迁徙季节也见集成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有时也见白天在沼泽草地上活动。受惊时常在草丛或芦苇丛站立不动,头、颈向上垂直伸直、嘴尖朝向天空,和四周枯草、芦苇融为一体,不注意很难辨别。受惊后,不得已时才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慢,飞行迟缓,飞行高度也不高,常贴芦苇或草地上空缓慢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活动时不时发出“会儿,会儿”的叫声,很远即能听见。大麻鳽主要以鱼、虾、蛙、蟹、螺、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 J, @& w0 x8 V s6 O& n

  繁殖期为5—7月。常成对孤立地单独营巢。通常置巢于沼泽和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也见在灌木丛中或灌木下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简单,通常由草茎和草叶构成。形状为盘状。大小为50—90厘米,高30一50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形状为卵圆形。卵的大小为48—58 ×36—41毫米,平均52×38毫米。产卵期不同步,甚致在同一地区不同对之间产卵期也很不一致,最早在5月初即有个别开始产卵,但大量在5月中下旬,少数迟至6月初才产卵。产出笫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有时也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为25—26天。雌鸟孵卵时也甚警觉,但也甚恋巢。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大约在2—3周雏鸟能行走时即离巢躲在檠附近草丛或芦苇丛中,晚上仍回巢中由亲鸟喂养,大约在一个半月到2个月以后,雏鸟才能飞翔和进行独立生活。

* ~" T; f9 E/ s# N' M

  大麻鳽除在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南部省区为留鸟外,在我国长江以北均为夏候鸟和旅鸟,长江以南也有部分迁徙。通常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迁来东北繁殖地,10月中下旬迁走。常单只或成对迁来。迁走时偶尔见5—8只的小群。

* _$ Q/ X W. E, F

  作者:李湘涛 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 P) r; ` Y% m( C

 

+ b6 Z( G/ p [9 G, [

顺便给大家看看我上周2010-4-17日在圆明园的意外惊喜

$ c" ^2 ^8 H- I* q/ O

 

发表于 2010-4-2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苍鹭”。
发表于 2010-4-21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吃鱼的,站在水边等着鱼游近,一伸脖就把鱼叼到嘴里,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所以叫“长脖老等”。
发表于 2010-4-21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0 23:29 , Processed in 1.14368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