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2 D' N$ t8 R3 z* j. u h* \ 在这个论坛发言的大部分是北京人,久而久之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极少数明白事理的外地朋友,体会到了这个城市巨大变迁所带来的切肤之痛。
4 a* p4 s; P/ p3 ?& O: ^( ]而其中的北京人,除了对古老文化遭受破坏感到痛心之外,似乎多少还掺杂着一些怀旧的心态。
& D* M$ D7 ~) b0 p
K' p* I6 L5 B5 x+ o! p# _' I客观地说,同样是北京人,有很多北京人对古城的变迁其实非常麻木,这样的人我身边就有很多。他们根本就不会到这个论坛来,因为这里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算是来了,转一圈儿,又颠儿了。他们觉得只有新的才是好的。 " w4 h2 S3 p; N/ Q
8 s& I+ B6 Q$ J3 L- ]而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有必要先解释一下,这里有个定语“大多数”,“大多数”不是“全部”。“外地人”仨字也没有任何褒贬色彩,如果我到别的地方我就是外地人。有谁又想瞎激动,不妨先三思而后激动 ——言归正传,而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对老北京文化的消亡更有一种事不关己、隔岸观火的心态。你们丫爱拆不拆,关我腚事。我能在新北京城里混好了扎下根来,那是正格的。 # x( @. G( _* E7 @3 u5 ]4 D4 `8 G) h
: F& J: B) B E0 j6 |, n3 t1 Z
此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善良”的、自以为“与时俱进”的人士(有外地的也有北京的),会跑过来语重心长地劝慰:“喂,不要那么留恋过去嘛,不要抱残守缺嘛,不要愤愤不平嘛,要跟上时代嘛。” 跑来说这些话的人,有的也是出于好心,有的则是以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在理。
6 [3 B- x; k. C' n6 L; g但是对不起,很想反问这些人一句:在你们劝慰别人之前,你们就敢那么自信地确认哪些东西有价值哪些东西没价值么?
; S" H9 k( x3 ?3 h& R. B% F }$ U/ `" X$ b, f( q6 U! u4 `
据说当初西班牙殖民者到达美洲,常常用玻璃球跟印第安人换黄金。想想身边这些个喜欢劝慰和开导别人的人,假如他们生在那时候的美洲,说不定也会跑去跟某个印第安人说:喂,我说,黄金那玩意儿咱们这儿多的是,也没啥意思,你看那些玻璃球五彩斑斓多好看啊,还不快点去换啊,要跟上时代嘛。 : e3 x% U; y- `( h% X
如果赶上一个不听劝的印第安人,他们只好带着嘲笑的神情讪讪地走开,心中暗想:这个印第安人还真是个不开窍的傻帽儿。 . y9 N: g3 I! F& ?. Z% A
" F$ {% n% Z' z5 @$ a" @' t# e本人走马看花也去过全国的一些地方,看到的情况是:岂止是北京文化迅速消亡,全国其他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古老文化都一样遭受着或是大卸八块或是偷梁换柱的破坏,很多地方甚至比北京遭受的破坏更严重更迅速更彻底。有的地方太弱小了,以至于连一点挣扎反抗的迹象都没有就玩完了。 5 z* a7 q* |0 B/ Z3 E, h( \# N
' _, N9 T, C( c; I4 n P
所以,对于老北京文化的消亡也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北京文化,他既有独特的一面,又有和整个传统文化共通的一面。而后者才是根本,北京文化是整个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一根比较繁茂的枝杈。在整棵树都遭受灾害的时候,一根枝桠自然不会幸免。
4 X0 l5 Z% Q- C7 @4 @) L, W; Z2 C
7 I% f8 Q, | I: | # K3 |, a* X6 i/ M; y
而那些对北京文化麻木不仁的人,如果他是北京的,可以说他们任嘛儿不懂。如果他是外地的,我相信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文化也是不关心的,更不可能去爱。他们对于自己家乡文化的损毁和破灭也一样无动于衷。说白了,这些人就是一群行尸走肉。他们自甘过着猪猡一样的生活,相信弱肉强食法则,自己就是受虐者却还甘愿为虎作伥。 . L( n& f2 G7 n
是的,这些人肯定不想承认这点。他们会声称自己“爱”的情感还是很充沛的。他们可能会在某些宏大的场合之下自豪感油然而生,会在金玉其外的伟大景观前情绪骤然亢奋,会对着偶像和伪神顶礼膜拜雀跃欢呼。但这丝毫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这些人的的确确是愚蠢和麻木的。 - [. N: B+ Z5 g3 [2 m3 K# `& P
——你以为你们真的屹立于那个什么“世界民族之林”了么,狗屁。
8 D0 P" p' }: I/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