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58|回复: 0

周五圆明园讲座预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4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讲人: 何力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史论部

, l0 o4 C! d& Z( v# M

时  间: 2010年3月5日(周五)  14:30—16:00

' a3 Y- W$ n1 U9 Y$ d& ^

题  目:《圆明园营造意匠解说》

, {% c) K$ z& g% \7 n& U/ @

地  点: 圆明园管理处大殿会议室(管理处大院月亮门内)

) z% |4 Y1 `% j7 ^/ k* y, K" D8 b, \

 

. `0 }( w; [- o* Y5 V) f2 u8 ?: v

 

8 M# t: `6 e8 g" P

4 R; A- p9 P$ d

讲座内容简介:

3 O9 }4 p: w6 G @1 a

 

1 r9 X0 C2 D/ {3 T

      圆明园营造所处阶段,是清宫廷木材采办等向东北转移的时期,此时,西洋建筑等外域文化类型伴随宗教等深入中国皇廷;而样式雷家族为代表的传统匠作在宫廷建设上不仅留下大量图样记载,也成为其中代表;受江南园林影响,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建设屡获浸染,使得空间极大丰富于金、元、明以来帝都园苑的气质和风骨。皇家匠作内部自古也有着一套隐秘的传播方式和工具,方案设计也要参照皇家旨意、官方条则及匠作思想等;此外还有明清时期北方建筑的生活习俗造成的园林意趣与一时天地人和……

& n8 [, h! C, e$ {/ Q2 c
    因上述重重因素,我们所了解的圆明园建筑有着属于自身特征的一套科学和艺术体系。这既是再现遥想这些建筑的一个依据,也是复原想象中论证其建筑形貌的障目之处。本次讲座借用圆明园的一些知名景别的再现,解释上述现象。并结合图文实例介绍复原圆明园景别的一般方法和一些淡出当下生活的建筑材料。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8:03 , Processed in 1.1179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