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7|回复: 2

[原创]童趣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0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4 a& K: @2 c1 t5 r; v

文/秋叶

' f1 A* f! K; \( R7 N0 B1 Y

前几日到原北京市电信公司(西便门桥下)办事,站在楼前的台阶上,望着对面的西便门明城墙遗址,勾起了我往日的回忆,儿时脚下的这块土地上给了我太多的乐趣。

& X7 v, {8 `2 u: k) B* G0 K

我家住在现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门(醇亲王府正门)对面的西太平街,出西口往南顺醇王府东围墙顺坡而上,过了一个煤场,城墙脚下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位置大约是现金隅大厦国家邮政局和原北京市电信公司所在地)。,解放后政府将其改造成公园,由于公园两侧分别驻守着两个汽车连所以公园俗称“汽油库”,就是这个汽车库恰是我儿时的乐园。

. W& w! k/ Q4 ^, ~. W3 {

太平湖

2 }" W$ [; M' q6 Q

早年的太平湖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但太平湖公园内确有一个湖,说是湖其实就是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大水坑,印象中有管道与城外的护城河相通,每逢大雨过后,坑中积满了水而成湖。当湖中有了水时,不单给公园平添了几分灵性,且使公园不负其名。水,给胆大点的孩子们带来展示的空间,纷纷跃跃欲试,背着家长下湖游泳,那时很少有专用的游泳裤,大部分是穿着自做的大裤叉下水,胆小点的怕被家长发现的就索性光着屁股,至于泳姿嘛,没几个标准的,大部分是狗刨的那种。一时间,湖水涌动,热闹非凡。太平湖有乐有悲,不大的水坑时不时的有溺水的消息传来,当家长听到消息后,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审问,凡下过水的孩子遭到家长的狠狠的训斥不说,还要禁闭几天后再允许出去玩,狠点的一直禁闭到大平湖的水干涸为止。

% f* k; x4 ^7 X

粘蜻蜓

6 J! N2 y5 W/ ^+ N0 H

每到仲夏往后,就到了捉蜻蜓的季节,几个要好的孩子开始了粘蜻蜓的准备,高级一点的就是有一副鱼竿,带抽拉的那种,简陋一点的就是竹竿上加一根细竹条,再次的就是向日葵杆加扫帚苗。光有杆还不行,还要找一块自行车内胎或者一些橡皮筋,用剪子剪碎放到小铁盒里到火上熬,当满院子都是糊胶皮味时,就熬成了粘胶,把它抹放在竿子的顶端,粘蜻蜓的准备工作就绪了,三五成群,一群一竿,由较大一点的孩子领着向“汽油库”出发,到了目的地,持竿的负责粘,跟帮的负责找,分工明确。落在树上的蜻蜓用带有胶面的竿子一碰翅膀,就在劫难逃,一粘一个准儿。蜻蜓的品种很多,有大老子(个大,浑身青绿的那种)有浑身灰、黄、红。当然最多的还是普通的那种小蜻蜓。二、三个时辰过去后,几个孩子手指间就已经夹满了。当往回走的时候,几拨孩子会对战利品进行比较,看谁粘的数量和品种多,手上夹着大老子的心里会美滋滋的,一个劲的炫耀。回到家,按对本次粘蜻蜓的功劳大小进行分配,发现大个和奇样的孩子分得质量好的越多,反之分到几只小的完事。

8 }1 _9 T9 v/ X Z0 r% q* ]

摘酸枣

- u. z- l+ I7 y: Y" `9 @) e& D

每到深秋季节,孩子们另一出节目是上城墙摘酸枣。,了粘胶,把它抹放在杆,望着对面的西便门分得质量好的越多,反之拿为了解馋顺着的马道便爬上城墙,上面两丈多宽,城垛已经没有了,草长得茂密,酸枣棵子掺杂其中,孩子们手扒开草丛寻找。酸枣好吃,要想摘到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顺手就能摘的早已被别人摘走,剩下来的,不是棵子中间的就是城墙边缘上的,为了几棵红的酸枣,衣服被剐破了的,手、还有胳膊被刺扎的是鲜血直流,那真叫个是为嘴伤身。对于长在城墙边缘上的,找一根小棍上边挝个勾,勾呀,勾呀,勾过来三颗枣,时时会掉到城下两颗,那个心疼劲就别提了。当裤兜装满下了城墙后,就要找个地方把它全部吃掉,为了是回到家里不被家长发现是到城墙上去了,若是让家长知道又上了城墙,还是免不了的一顿打。在那个零食相对匮乏的年代,吃上一把用鲜血换来的酸枣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6 M% Y( S3 h7 L2 A& g Z

下冰窖

& \2 j0 W# q! P

那时候过了城墙就算出城了,出城,这可是件大事,家长们视城外为野地,认为是极不安全的。从太平湖公园西南城墙下到城外,护城河边有一个冰窖。所谓冰窖,就是挖一个大坑,冬季当护城河上的冰冻成一尺厚的时候,拉上来放入窖中,用草帘子盖上再垫一层厚厚的黄土,到了夏季再取冰捺凉,炎炎夏日,人们对冰的渴望是可以想象的,带着对清凉的向往,孩子们偷偷的出城下冰窖。翻过城墙,穿过一片野地来到冰窖,从冰窖口顺着拉冰的铁轨下去,是个百十平米的操作空间,工人们用冰镩把冰截开生绳子一块块的往窖口拉,而我们拿出了家里捺鞋底的锥子,掀开草帘子,看准了冰块,一锥子下去,剁下一块,偷偷的放在已准备好的布书包里,然后装作没事人似的。也不敢太贪,怕被别人发现,一人手里再找一块冰渣开始往回走,手里拿的冰,一边往回走,一边往脸上抹,还没走到家就已经化完了,至于书包里的嘛,哪个不怕家长说的就拿回去。其实拿到家里也没大用,冰有了,未必有西瓜冰。去一趟冰窖无非是领教了出城的忐忑,和曾经拥有过的一丝清凉。

# u8 t) @% q) [, D! F) Y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昔的的太平湖公园也许明长城遗址公园里还能找到它的影子,但绝大部分已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城墙、树林、湖水已追寻不到,只有不远处的路牌还赫然写着“太平湖东里”。

: B" {5 V% a) m S

 

% V4 w' E. ?7 E9 l, c1 d6 |3 O7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童年,当时还有在水边招“杆”,用竹梢细线拴一“老籽”。。。这可能是郊区的叫法,呵呵。。
发表于 2010-1-21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用自己童年的记忆,勾勒出充满生活情趣的回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5 04:28 , Processed in 1.3035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