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89|回复: 29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3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 O0 D7 f8 v3 L) F: {
6 T+ x+ l; A/ Y- E+ k
<p>新弄了几卷伊尔福...出去拍了几张,自己冲完以后居然发现效果很赞... &nbsp;暗部细节保留得很好...</p>  s- G0 E/ v* K5 I3 Y0 h
<p>&nbsp;</p>" Y, u, Z4 X6 Y6 g
<p>难道是因为终于不用过期卷了才... -_-|||</p>
: s, U2 v0 G: E6 V2 L/ U+ z) j<p>&nbsp;</p>
/ ?+ h: l  @7 u; G<p>无论如何...很开心就对了...哇咔咔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br/></p>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br/>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br/>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新胶片测试~扫街几张
<br/>
5 {: D* \1 [/ S9 A5 D1 B. B' y" \& O' A, {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オ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オ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8 [. X" }5 v0 P; C) t) |. Y
7 [2 N3 X! @2 d<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无花果</i>在2010-1-14 9:20:00的发言:</b><br/>
9 m8 n  H# G) y<p>&nbsp;</p>
) y: F3 d5 j/ r& j$ B( [: @2 U<p>哈哈鸵鸟老师好久不见~</p>/ k' E* t3 ]. e' u; o
<p>&nbsp;</p>
0 ?( p. S0 |+ M5 E<p>这卷是手冲的...LEICA MP 0.72拍...卷是ILFORD XP2 SUPER...D76显...F5定...(不过D76的时间还真不好把握,虽然官方推荐用C41冲,但我没有)...感觉冲完了整体反差稍大,不过个人还比较喜欢这种调子...扫描仪是3年前买的NIKON 9000ED,可兼扫135和120...目前专业的135底扫基本上已经停产,所以一般大多都得用带底扫功能的平板扫了...</p>9 P6 }! i6 Q1 q" ^0 m+ c9 \6 n% r
<p>&nbsp;</p>
" q2 K* G. O9 y& b  m<p>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先前在五棵松弄了半箱过期KODAK T-MAX100...用了小半年...现在用的这几卷是我一同学从英国带回来的XP2 SUPER~由于最近用胶片拍人像比较多,所以其余的几乎全是FUJIFILM的彩负了~</p>0 u2 ^) I; s$ f8 }, [0 m# A2 r
<p>&nbsp;</p>1 \3 w/ X# b9 g* m
<p>器材城我也很久没去了...据说黑白卷现在挺紧俏...大多都是彩负和正片了...尤其是FUJIFILM一次成像的相纸居然买得格外火爆...</p></div>
; }3 s1 F/ z7 ^' m- H<p>这么说,你这几张片子就是C你这几张片子就是C--41工艺,D-76冲洗的?与其这样,今后直接就买柯达400,拍完了就用D-76冲,那就省钱了。柯达彩负的宽容度也很不错的,容易买,何必再一定用黑白呢?早就听说彩色负片(C--41工艺)可以用D-76冲出黑白。以后省事了。</p>
  o2 E) O6 ^6 t% `2 i
5 u5 E, f% t8 ^# g4 e1 k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g7 n. ^$ T2 h, `# p
) e. [. E6 \1 C& 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鸵鸟</i>在2010-1-14 17:19:00的发言:</b><br/>
6 m$ S  a1 u! r/ I9 ^6 W<p>这么说,你这几张片子就是C你这几张片子就是C--41工艺,D-76冲洗的?与其这样,今后直接就买柯达400,拍完了就用D-76冲,那就省钱了。柯达彩负的宽容度也很不错的,容易买,何必再一定用黑白呢?早就听说彩色负片(C--41工艺)可以用D-76冲出黑白。以后省事了。</p></div>
9 V# r  [6 ]" [: N" Q<p>哇咔咔...又学了一大招儿...谢鸵鸟老师分享!!!</p>3 y7 z; D. H) w) @# U$ B  \3 r
; P) `: P5 @- V2 \  E* W3 H3 V( U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V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V提现即时到账SO.CC
发表于 2010-1-14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O, C: f/ e$ J1 F6 s
$ O9 |; R0 x/ L& u; z<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无花果</i>在2010-1-14 19:13:00的发言:</b><br/>7 q) ]4 d% D+ I. ?- r8 _3 x
<p>哇咔咔...又学了一大招儿...谢鸵鸟老师分享!!!</p></div>
- B' ~; |7 J" \/ E2 \<p>不过据介绍,这样冲的片子,容易出颗粒。需要控制一下拍摄。</p>
. o% D0 s+ `* |( Z8 N- a6 u
' a: g! }7 J: Z# J  L1 t* x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x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4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4 |# j4 c, Q! e

, \0 U7 W! U% X% U3 {" O# X<p>玩胶片才是真本事!</p>
; Y( H8 X1 K9 f% m- U" j- L0 n7 G$ J7 g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扌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4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3 o. h* p- t" T& P' F* q- v# v8 V5 O' f
很不错。赞~~~无花果,有空跟你学学。可不可以教教我啊。2 o. c7 T* L; u5 F$ b

7 d1 \# L1 i- `  I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ど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4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6 u; C3 a# A- k3 Q+ r3 x3 l9 r. g% f/ r5 w  |+ @  g# W
<p>影调控制的很好啊,细节部分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不错。</p>
3 _0 F7 y  z; R& I6 X- U4 x9 s
6 G: f# [, U( \( T  l- h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о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3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j3 p' Q) w' G% V9 Z0 F  k) \; J1 O% x1 p6 ]
<p>胶片就是胶片!数码片真的没法儿比!赞一个!</p>
5 q. @! m- Y6 ]
, g- R6 l! q$ R/ f2 r- i4 G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ご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3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i+ g- a+ g; w2 s; f% w* e
9 H% h$ X0 k: `- o7 k伊尔福是外国原装的黑白卷,很喜欢这卷.
2 k. h6 Q% R& r) Y' B, ?( u: C
% h6 i6 i- M* e! U/ F9 ^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阝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阝提现即时到账SO.CC
发表于 2010-1-14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F5 o  r. x5 b0 E/ Q4 c, C
! z1 I' I8 ~$ z3 h) D欣赏!
! \4 y- l. j! c  |. L6 q; I
, i1 d# x, _/ |7 S5 Q5 ~5 x 本站强荐:185娱乐⌒城.足球⌒真_人.彩票齐全⌒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发表于 2010-1-14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4 03:15 编辑
% }- F( a- }, P; W9 ^! W8 W5 Y
( [; M( u1 [0 o+ B, Y<p>果子回归了!</p>1 p7 R2 y. F: w& C- L
<p>&nbsp;</p>
3 q+ ?( m& s5 p  c<p>拍片儿的人终要回到胶片上来的。</p>
6 p" }( E' I! r* c0 q4 m3 E: A7 g* ~) Q, p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顶_级_信_誉
发表于 2010-1-14 0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果子:胶卷是机冲的么?扫描仪是哪个型号的?据说现在135底扫基本没有生产的了。

9 Y. A3 d( N- ?3 i" g9 @( x5 r% p! x

哪里有那么可怜,还要说说“终于如何如何”。你现在用的胶卷是什么型号?

3 h' u7 Z9 a6 a ^

很久没到器材城,不知现在行情如何,又该买一点黑白了。

发表于 2010-1-14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噻~~~~太帅了~~~~胶片需要的就是技术活儿,我数码的现在玩不好呢~~~呵呵,学习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0-1-14 6:07:00的发言:
. \- i% C% n4 d( z; W

果子:胶卷是机冲的么?扫描仪是哪个型号的?据说现在135底扫基本没有生产的了。

6 e% A% z& c' Z( p$ F3 B) K8 G: Y

哪里有那么可怜,还要说说“终于如何如何”。你现在用的胶卷是什么型号?

1 [ O: T5 H( X4 S2 [! c7 ]4 S- q

很久没到器材城,不知现在行情如何,又该买一点黑白了。

7 A: I) {0 e# A& e6 [- [: i

 

0 P6 f1 J" R" j5 R5 b" [

哈哈鸵鸟老师好久不见~

0 V, [- v/ l% N; R/ V: ]5 y: [

 

% f( G1 h5 h6 O3 C/ y6 @2 m2 }: l

这卷是手冲的...LEICA MP 0.72拍...卷是ILFORD XP2 SUPER...D76显...F5定...(不过D76的时间还真不好把握,虽然官方推荐用C41冲,但我没有)...感觉冲完了整体反差稍大,不过个人还比较喜欢这种调子...扫描仪是3年前买的NIKON 9000ED,可兼扫135和120...目前专业的135底扫基本上已经停产,所以一般大多都得用带底扫功能的平板扫了...

1 d2 N* s. e/ Y& [+ R% V. U

 

% t% u) c) l& I! c. |

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先前在五棵松弄了半箱过期KODAK T-MAX100...用了小半年...现在用的这几卷是我一同学从英国带回来的XP2 SUPER~由于最近用胶片拍人像比较多,所以其余的几乎全是FUJIFILM的彩负了~

0 j L. W2 x. C

 

, a" b1 [4 T3 k2 h

器材城我也很久没去了...据说黑白卷现在挺紧俏...大多都是彩负和正片了...尤其是FUJIFILM一次成像的相纸居然买得格外火爆...

发表于 2010-1-14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展现的真完美啊,数码的何时能达到这个境界。
发表于 2010-1-18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胶片是不错,就是麻烦。
发表于 2010-1-18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胶片厚重,数码太薄了!
发表于 2010-1-18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墩的发言很客观。因为胶片与数码的差异,不是在区区电脑屏幕上就能够凸显差异的,而且如果经过扫描压缩等环节,如果原照不是大画幅的话,可能在这样的图像大小范围之内,的确很难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7 r& Y5 e) o% H

固然,135胶片的层次,对于2000万像素以下的数码文件,还是有一倍以上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可能做成片子才能观察的清楚,在屏幕上,估计是色调的沉稳,影调的适当宽容度给人的舒适感,被人更多的理解为胶片本身的优势,而不是拍摄者技艺的运用得当。

9 b. U9 ` D% x8 M2 z8 U( w' f

鸵鸟兄是我的老师,果子是拍摄新锐,跟帖的朋友,也多是在摄影方面多有心得的老师益友。但是墩能够实事求是的提出这个观点,我很支持,一是支持站在自我的感受上实话实说。,一是我们的摄影学术探讨,益发的贴近当今的敏感话题,我觉得是一个好事,只要我们认真的探讨,百家争鸣,必然会百花齐放,我希望看到好的数码作品,也希望看到好的胶片作品。

1 O1 d4 e5 Y5 {- B& {2 c- \

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举办一次成片的摄影作品观片会,那时可能(也许不可能)得出一点结论吧!

发表于 2010-1-18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可能是扫描了,又压缩的缘故,基本没看出比数码好到哪里,暗部细节也没看出突出的地方,呵呵。

1 u4 ?1 A, K( [7 f( V. A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一片呼声说胶片好,那得看冲洗出来的片子,就算是看纸质的片子,也得看放大的技术和实际观感。

8 p8 p/ h% s. K o$ {) q% g" y, w

 

* S' H, s' \( Y5 g

 

发表于 2010-1-18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13 23:38:00的发言:
伊尔福是外国原装的黑白卷,很喜欢这卷.
& N9 \" t% A1 P" k( B9 I

  请您说说它是那个国家出的???????

发表于 2010-1-18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墩的看法,估计很多网友是同意的。之所以没说出来,可能还是心里没底,怕被别人笑为外行。因为流行的看法认为玩胶片的要比玩数码的高一个档次。不说别人,我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10-1-19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0-1-18 18:25:00的发言:
门墩的看法,估计很多网友是同意的。之所以没说出来,可能还是心里没底,怕被别人笑为外行。因为流行的看法认为玩胶片的要比玩数码的高一个档次。不说别人,我就是这样。
; X* X* Z J/ A

“玩数码要比玩胶片的档次低”这种说法不太靠谱。手头就有一本“数字黑白摄影教程”,很不错。

' q6 }7 n0 h8 H& E* D

我之所以玩胶片,纯粹是以为这个过程要比玩数码有滋味,闲工夫多了,就要慢慢打发。

' H n; {$ Q1 |8 D

倒是现在的形势,摄影已经非常大众化、娱乐化;全民数码,普及程度远远胜过当年的呼啦圈、街头台球。在此时,如果一味强调摄影的艺术性、严肃性,不太合时宜了。

% j7 A- v) [ y* i, P" v6 g3 f+ m* U& K

各有各的玩法而已。

6 m( ^, W6 o9 w, a/ p

胶片作品确实有数码不能及的优点,例如宽容度,即便是数码的HDR合成,也不容易做到,这是很技术的活儿。但是,传到网上的,都是经过数字化的,受到软件(例如PHOTOSHOP只能处理8位色深)的限制也就无所谓了。假如扫描仪的性能(主要指标不是分辨率,而是动态范围)好一点,胶片的作品层次感还是好些。

* O& \7 @/ T. w9 O4 B

此外,胶片相机的拍摄习惯,也和数码不同。简单说,一个是“想好了再拍”,一个是“拍完了再说”。数码相机便利的回放功能使很多初入此门的影友很难养成好习惯。

7 _ R- M* A- m0 [% O& e

 

- ]( X/ ~: C' r. a( l% h+ x

在山西插队很久,当地家家做醋,就有一个说法,能做出好醋的,就会做酒,会做酒的,未必见得会做醋。做摄影也有点像,学习过胶片的人,拿起数码相机,很快就可以使用,相反,就不一定了。

0 i' a0 w. I' i& L3 [2 k

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数码摄影。希望几位斑竹多多指教(发现这几位斑竹都是用数码相机,如果没有记错,好像一水儿佳能)。

6 _0 _) d6 p' t" H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4 {9 E# v# L& G, F4 x4 f

 

发表于 2010-1-19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句话 叫做醋打哪酸,盐打哪咸。

1 e( \( `% K* d- h

我是在文革时,不上学了。开始接触冲扩洗印,那时屋里蒙块布,晚上月照星稀,折腾一晚上,出不来几张片子,把玻璃上贴的全是鳄鳞,还美其名叫做上光。

2 z5 G; J7 Y6 G5 A \3 O( n6 x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实践,所以对于分区曝光,增减曝光,图层,等等一系列数码后期的成因,根本没觉得有什么奥秘,其实很多数码的技术,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发展过来的。

% h2 B3 D3 n/ V, `

我非常喜欢胶片这种“想好了再拍”的工作态度,但是社会的浮躁,使得自己玩一些喜欢的玩意时,也不是特别的认真,所以也就玩不出滋味来,我想这也是即使是玩物也丧不了志---因为玩的不是路子,再加上本来就没几两志向,所以今后大家要说玩摄影,还得有个玩像。

/ c z# t& h" z1 K# N1 A7 ~

鸵鸟兄,有空在观片会上,给讲讲胶片吧!

发表于 2010-1-19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0-1-19 8:28:00的发言:
( B4 j0 i6 m- S0 b4 N% z7 P/ H

有句话 叫做醋打哪酸,盐打哪咸。

, G3 x B" U; u5 D4 ]( \* J

我是在文革时,不上学了。开始接触冲扩洗印,那时屋里蒙块布,晚上月照星稀,折腾一晚上,出不来几张片子,把玻璃上贴的全是鳄鳞,还美其名叫做上光。

7 i4 F% v9 p; j" @ M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实践,所以对于分区曝光,增减曝光,图层,等等一系列数码后期的成因,根本没觉得有什么奥秘,其实很多数码的技术,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发展过来的。

" z4 T! A1 y+ @* \ _7 l1 W j

我非常喜欢胶片这种“想好了再拍”的工作态度,但是社会的浮躁,使得自己玩一些喜欢的玩意时,也不是特别的认真,所以也就玩不出滋味来,我想这也是即使是玩物也丧不了志---因为玩的不是路子,再加上本来就没几两志向,所以今后大家要说玩摄影,还得有个玩像。

) U: {# c0 M& u

鸵鸟兄,有空在观片会上,给讲讲胶片吧!

8 ?5 H2 O7 P. h X

老猪:就这么瞎聊不是挺好的?我其实有些时候就是想起啥说啥,一个人在那里絮叨,我就不成了。还是论坛好。

9 `+ ~" G' P, I: M2 F$ @" G

 

9 J( L. t7 y: Y5 T5 n

像果子这样的小孩子,能玩起胶片,是件很好的事情。不必说什么档次高低,能想想再拍,就比一边拍一边删的手机派好多了。毕竟片子要给别人看,除了济公,其他的人都不该衣冠不整就上街的。

( S! t" t( Y4 a% {- |, v) ?

 

发表于 2010-1-19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g8 m$ @, A0 g

我同意老鸵鸟和猪版的说法,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本应无高下之别,我之所以那样说,是由于坚持胶片摄影的人,都不是随便玩玩,而是追求完美的人。

( {% X+ z7 b# `3 k

数码相机以其方便的回放、没有数量限制(相对而言)、不用冲洗等优势得以迅速普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除此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数码摄影是一次性投资,(烧器材的除外)除了相机、电脑基本不用再花钱了。这一点是数码摄影普及的重要原因。而胶片摄影除了相机、电脑还要有扫描仪、幻灯机,这些还都是一次性投资,而胶卷和冲洗却是要源源不断的烧钱,每卷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还有看涨趋势)这还不算拿到外面电分的钱。每月几卷还罢了,但摄友肯定不会只照几卷,这样的花销就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了。还有如老鸵鸟所说的冲卷的技术性把握,这就像普通组合音响和发烧音响一样,后者只能是少数人的玩意了。我从七十年代开始玩摄影,拍胶片十年也没有现在一年拍的多,就是因为没钱。

& O x. n u9 T7 D# @' h, P9 |

“想好了再拍”和“拍完了再说”不是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区别,而是工作态度的区别。当然一般人拿着卡片机到处瞎拍的除外,认真想拍点东西的人都不会这样。在复杂光线下,很难确定曝光量时候,多拍几张选优应该不是“拍完了再说”,即使胶片也要多拍几张不同曝光量的片子。大画幅还要拍波拉片。

* C9 ~9 Q9 }8 l5 V, R9 i M% H' ?

与老鸵鸟有过几次接触,还有共同拍片的经历。与猪版只是见过几面而已,但二位的摄影水平和对摄影美学的执着探索,着实让我钦佩,都是我的老师。

' h9 T! @7 R# a$ I/ D6 k6 l

个人水平有限,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发表于 2010-1-22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0-1-22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谷苗的朋友啊
发表于 2010-1-20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0-1-19 17:11:00的发言:
  - k! U* q+ L7 I

我同意老鸵鸟和猪版的说法,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本应无高下之别,我之所以那样说,是由于坚持胶片摄影的人,都不是随便玩玩,而是追求完美的人。

9 }$ y& d' z# D( F3 C$ L! ]& _

数码相机以其方便的回放、没有数量限制(相对而言)、不用冲洗等优势得以迅速普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除此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数码摄影是一次性投资,(烧器材的除外)除了相机、电脑基本不用再花钱了。这一点是数码摄影普及的重要原因。而胶片摄影除了相机、电脑还要有扫描仪、幻灯机,这些还都是一次性投资,而胶卷和冲洗却是要源源不断的烧钱,每卷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还有看涨趋势)这还不算拿到外面电分的钱。每月几卷还罢了,但摄友肯定不会只照几卷,这样的花销就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了。还有如老鸵鸟所说的冲卷的技术性把握,这就像普通组合音响和发烧音响一样,后者只能是少数人的玩意了。我从七十年代开始玩摄影,拍胶片十年也没有现在一年拍的多,就是因为没钱。

" z! @6 y* |( C% B+ ]6 O' W

“想好了再拍”和“拍完了再说”不是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区别,而是工作态度的区别。当然一般人拿着卡片机到处瞎拍的除外,认真想拍点东西的人都不会这样。在复杂光线下,很难确定曝光量时候,多拍几张选优应该不是“拍完了再说”,即使胶片也要多拍几张不同曝光量的片子。大画幅还要拍波拉片。

5 d4 F6 C; w7 Q) G: x5 {+ z

与老鸵鸟有过几次接触,还有共同拍片的经历。与猪版只是见过几面而已,但二位的摄影水平和对摄影美学的执着探索,着实让我钦佩,都是我的老师。

. b. k0 `. ?- k# ~! U3 C9 Q

个人水平有限,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6 Q2 Q' ^8 R9 v

支持“想好了再拍”!数码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啊,尤其低档机。我的入门机尼康d60用了一年半,拍了3.7万张,反光板和快门都出问题了,主要问题是自然磨损。花了小600,这钱对于一个低档机来说可是不少啊,平均一年半花600,大家想想几年就又是一部新机器,所以还不如开始就买个贵的,几年下来不换快门不是相当于和低档机一样的价格吗?不要相信官方的快门次数,诚然你的相机可能超过10万次才换,但也备不住1万一换呢。所以,数码后来也是花钱的,能省一次快门就省一次吧。还有清洁低通滤镜一次150,多来几次也是不少的。我从92年开始大量拍片,到08年换数码16年也没到7千张,换了数码一年半就3.7万张;这次花了钱,就记住了,以后要珍惜快门次数了。

发表于 2010-1-2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数码相机要做到“想好再拍”也不是难事,很多影友也是这样做的。关键是要养成习惯。

) s/ D9 E2 M" _) r

问题在于,许多初涉摄影的朋友,面对一架精密的趣味多多的电子玩具,就像是面对美味的快餐,想做到细嚼慢咽,恐怕还是需要一点定力和悟性的

1 u" U- E1 \5 o8 v; U# y/ t

 

4 t: O+ z5 M" Y

当初,市面上刚刚出现自动对焦、自动过片的135单反相机,也有很多人以为是一次解放,但是对于摄影的理解和对于完美的追求,使得当今又出现了回潮,高档的双镜头反光相机、手动的120胶片相机以致全手工操作的使用散页片的大画幅技术型相机在摄影爱好者中间又流行起来。这种现象不能够以“复古思潮”来简单界定。其实就是有很多影友对于画面质量的追求、对于过程的追求逐渐高了起来。

) D# m7 |. }; p. z

对于数码摄影,我想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后会回归到对于画质的追求,对于完美的追求。那时候,可能就有很多朋友引入胶片相机的拍摄习惯“想好再拍”了。

% ~6 J( O9 [4 Z0 F+ J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7 12:19 , Processed in 1.1870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