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帖!
7 c* [% N& N& R& s. t1 M- \9 c+ H难得亮子有心 * Q, Z: [0 a3 m) d
喜欢老北京,喜欢建筑文化 # U$ y/ D; y/ `% {- |# [9 X4 F# `4 h
的确不能不知道朱启钤的大名
% h0 n6 \; ~# F1 \7 v: ]* O中国营造学社,大家因为梁思成先生的原因应该都知道
. N- V/ _6 O. `- {8 e V那就是先生所创办 ! Z. r( x9 g" k
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
! W: O7 X# y; Z% ^! m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 U; L; t6 N) y改建正阳门箭楼工程,就是他主抓的
7 w! a: t3 m/ V6 U( a+ t也因为他,才有了天安门广场 1 v( w3 E- P- t% n @# h/ w9 T
当然他是不会料到他身后的事情了
' Z2 x/ Q% J! p) h4 y$ ?1 m C: ^+ P$ |3 x- M4 l6 b6 r
特将在先农坛,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拍的先生胸像发上,作为补充
; q+ H: X8 }* T* p$ h: i+ I
! o+ [3 _3 H: @% P2 H但我也有一疑问请教大家: ; l5 N3 p3 ?6 k; q Y
7 ~$ {- I* {$ W* k0 R& }
据说:朱启钤担心死后被火化,托付周恩来说:“国家不是说人民信仰自由吗?我不愿意火葬,我死后把我埋在北戴河,那里有我继室于夫人茔地,我怕将来办不到,所以才和你说,你帮我办吧!”
1 Q4 B. ?; P, |1 l周恩来高声回答:“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朱启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K0 ~% Z0 d: S+ G( m* F8 |5 j( s
6 ?* L/ }, v3 |9 q* K
我相信,朱公死的早,由于总理答应一定会全身入土的
% p) U2 I$ I/ C, F8 h但是,后面的事就可想而知了
4 j/ `: q8 ?+ ^8 C一定逃不过伟大的革命群众的关照的
" l$ H9 I; s5 o; ^2 e不知道朱公的坟茔今天安在 可有知情的吗?
: N) t( |: c m- s0 i " m l% E% k% m, ]
; F6 X) T1 o1 N: P8 f
 % |$ U9 z" j( X
6 V& b& W- C5 n4 D4 k朱启钤(1872——1964)
# L. S, \, ~9 H( h$ r1 t7 ]* a6 s& M, E5 a" m* b2 ~8 R7 B0 `/ I% n
朱启钤,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 1872 年 11 月 12 日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 G6 V8 S( Z% {
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