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0|回复: 20

John Thomson摄北京私家宅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2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张John Thomson拍摄的北京杨先生的私家宅园,一张是那英国网站所载,一张是美国生活图库的一张图片,是很好的展现北京私家园林风貌的片子,拍子房和游廊、亭台的结合较为巧妙。但此杨先生是谁,向大家求教。

: L. W1 f1 n, a ^3 x, P4 l8 d- `

说不定斑马、rishon、黑龙等网龙还有这个园子的更多照片,请讨论一下吧。

+ Z2 v/ g3 N: }+ L1 P3 _

 

5 P M h$ J, ^% c( m4 E; R: l

 

8 Z8 R0 H) l. E' P$ K) e8 y4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呀

发表于 2009-12-12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以前有专门贴,不过论坛找起来不大容易
发表于 2009-12-12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12-12 22:42:00的发言:
) M8 F1 I$ C# x9 u9 _+ Y4 n

原来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呀

R0 O% B$ p4 s% s1 \4 Y$ H

过一百年,看现在的照片,后人也会觉得有意思。

发表于 2009-12-13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曾经想发出来讨论下,后来放弃了.提供下相关资料.

+ d: V _4 a+ d* n: }0 Y4 U

 

8 o% H: k% e% T# d( f& D9 d: d; T

" S) Z, R/ B. S



8 S' B/ A V3 E" q% \3 P& |- J

 

发表于 2009-12-13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还有一张,也许是,也许是故宫里,不好说,贴出来大家来鉴别吧

T$ R. a0 n6 X! p. m8 t

儿女读书的书房内景,同样华丽异常。

$ Y* D! f1 {, f0 I$ m ]3 s8 o" J

 

, W# r! X4 w- n6 Q* t

注意照片左下角的编号,这几张是连续的,

$ V, `5 N: T7 x$ O1 \& Z; r; k

其他照片有一张观象台是10号,鼓楼是22号

4 @ o! l* t4 z* Z0 F, @! O& \6 @, a z

更加怀疑这里就在东城


发表于 2009-12-1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宅院一直没查到是那个,据老盘子说是某个管粮仓的官员的,很可能是位于东城;

f2 q- \1 S Q$ w6 c: s& z5 \

 

6 H. _+ F; N& M4 t3 c

目测宅院不是特别大,这两张应该最后一进,内宅和秀楼;似乎没有独立的花园,所以在秀楼西一侧

4 s/ ~5 ]# C+ z; j5 G( N

 

/ M$ m+ e* p5 i* D

建了假山和爬山廊,假山中部还有凉亭一座。院内没有独立的水域,但为了追求和谐,建了假桥,

9 f2 P2 w$ Z4 V

 

& z3 v S- ~" r6 T5 o

配置了大荷花缸。

1 a& X1 ?- ], C" Y' O N' q+ Q

 

9 v2 e: n: v) `3 n

 

发表于 2009-12-13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楼主见到了英国汤姆森的照片,那批里面还有这张很像也是这里,联系一下

8 }2 z1 V- c8 l( f: p

 

! G! b6 U7 W* O* ]- {

下面这张非常像是一个地方,平层建筑,有很多盆花植物。

) M, a$ z- w+ x

 

) @; F2 t, t: x( e0 j% `) D

因为也有装饰桥,有上一张的布局感觉类似,紧凑华丽。

4 r" ]* h# u: h4 `7 j# z

 

) T6 C7 G7 K0 }; x S& C# M

很可能是第一张建筑的南面。奇特的是居然用了玻璃不是木窗棂;看来家境不错,

, }+ i) w! f" ~/ d$ G

 

1 Z2 X i, Y6 `! F$ Q' A6 V4 N+ o

也许这是花房,

' n j8 } M9 P! T1 p

 

i7 W' l- t& i; s6 T9 Q& d

 

& ?: H* F4 ~) Z8 X* i9 P

 

. @; @, q% i0 u0 R# h6 S' [# N

 

! K' k* I3 b0 k

 

" [. ~ q6 v- V) |. h5 l6 s) S2 M

 


发表于 2009-12-13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了下以前曾经出现的此相关内容,发现原来上一位提出疑问的就是黑龙所提.

" H& a" a# f. H& c9 l) l% S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72&Id=4428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先生摄影的爱好让我们理解了在摄影尚未被理解的年代,为什么这位杨先生的家眷们在摄影时的姿态都那么自然。

6 u# d# s1 K, Q) }

 

7 n- L3 E0 i' M/ y

rishon提供的资料总是能够解决大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还查了一下,别发重了,还是漏了,没看到黑龙的贴子。

, k1 M. v) K: y2 b

 

3 C+ S. O$ j9 T2 v0 B4 F

也曾猜测黑龙所发两张亦是此园照片,从rishon提供的资料来看,确实没错。

j Z# N# O& n3 ]% r& c& d9 o% B

 

& z$ l4 P# N5 o+ C4 ]

此位杨先生,按rishon资料上图片的解释竟然是一位业余的摄影师,不知老北京的摄影史上是否有此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到了,此人名叫杨方(音),详见链接如下

9 s; ]1 Y) G& ]/ G* a

http://www.ah.xinhuanet.com/xhsyxy/2009-10/15/content_17947876_2.htm

- q3 u; W! ]# I" ?# d% F4 M

 

O8 `6 a2 J, t4 Z w4 Z7 p

“根据约翰逊的记载,到1871年,至少两位北京人在进行摄影实践活动。一位是王先生,陪同约翰逊去了西郊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拍摄,王先生是当时北京工部的一位高官;另外一位叫杨方(音译),他是一名当铺的老板,早年在上海接受的教育,也学会了很多时髦的知识和西化的生活方式,很愿意和北京的外国人交朋友。杨先生邀请汤姆逊到家里做客,汤姆逊发现杨先生在家里建立了一个摄影室,自己动手配制药液,为家人拍摄了大量肖像照片,挂在自家的墙壁上。杨方还和汤姆逊交流了摄影的心得。虽然在汤姆逊的眼里,王先生和杨方还属于业余摄影师,但说明在当时的大清禁地,在皇室还没有接受摄影术的情况下,摄影术已经上流社会和民间生根发芽,开始发展了。”

) d! n. O( x, v2 d/ H& X

 

& ~/ i9 S, w& b. s. H/ B%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查了John Thomson编的《中国和中国人画报》,编号为12、13、14的这三张照片确实均是杨宅景象。

4 N, q( h8 o. g6 n4 q% G3 z# b G

 

2 K- @ C' |! T- D4 T+ b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粗浅翻译:

/ [4 q# }0 k8 {/ A% v6 t6 {- ~6 X

 

& y9 F* m. a1 q- T8 q* j \2 F

他的住处,象其它房子一样,高墙环绕,只有通过一处简单的门道进去,上方写着杨的名字和头衔。距门楣(此处不妥)约6英尺是一处可移动的屏风,用来遮掩内院,也有出于避邪的考虑。进入了墙内的第一个院子后,我被门房带到静侯处。他的有着杂乱蓬松皮毛的大狗,猛烈狂吠。门房把我的名片递给了杨先生。他很快来到一个内院的门口来见我,引导我通过一个安静、狭窄的巷道,上方是葡萄架,通向一种中国式的天堂。在这个天堂中是一个小小的荷花池,上跨一座大理石桥。一边矗立着一座小石塔,隐约于藤蔓和果树丛中,一边是一座假山,苍老的石隙生长着蕨类和花卉。顺着一条有屋顶的大理石铺成的通道走,前方通向这个半园半庭的院子,我接着来到客厅。13号照片显示的是客厅的内景。我必须承认,在我的中国漫游中,再也没有碰到过比从这个房间望向第二个小院子的景象更安宁和美丽的,见图14。

1 h4 A0 K4 D7 H) ^

 

9 _, c3 q, S' M E& V+ b

这个杨方(音),按画报文中介绍是有官衔的,或许可以据此查出其是谁,再进一步追查这所花园的地址。

8 f [8 M. A! B( G

 

4 s$ j/ o- G$ p: E: W& R

不过即便不能确定其具体的位置,其对于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以往的园子主人大都为皇亲国戚和官宦之家,商人宅园较少看到。

发表于 2009-12-15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画的想象平面图,不一定准确

: k9 J2 A8 F& V9 b

 

2 v8 N3 V5 R. H

 


发表于 2009-12-15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genpa的翻译

" S) S( N9 ? @+ }0 R! g

 

% q- m7 W/ M" T! a- m. x; l

为了行文流畅,建议改成

; W) l2 ?! a z5 g/ [

翻译:

& ?$ e) J, U) |, s

 

! i5 a/ y1 H. u4 a: f1 C+ ?4 {( n

他的住处,象其它房子一样,高墙环绕,只有通过一处简单的门道进去,上方写着杨的名字和头衔。距门(楣)约6英尺是一处可移动的屏风(木屏风),用来遮掩内院,也有出于避邪的考虑。进入了墙内的第一个院子后,我被门房带到静侯处。他的有着杂乱蓬松皮毛的大狗,猛烈狂吠。门房把我的名片递给了杨先生。他很快来到一个内院的门口(垂花门)来见我,引导我通过一个安静、狭窄的巷道,上方是葡萄架,通向一种中国式的天井(堂)。在这个天井(堂)中是一个小小的荷花池,上跨一座大理石桥。一边矗立着一座小石亭(塔),隐约于藤蔓和果树丛中,一边是一座假山,苍老的石隙生长着蕨类和花卉。顺着一条有屋顶的汉白玉(大理石)铺成的通道走,前方通向这个(半园)半庭的院子,我接着来到客厅。13号照片显示的是客厅的内景。我必须承认,在我的中国漫游中,再也没有碰到过比从这个房间望向第二个小院子的景象更安宁和美丽的,见图14。

# o7 b/ E/ i, F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所改极是,感觉从其描述来看,这个院子还有些复杂,可能至少有四个院子。

发表于 2009-12-16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能提供的只有那些了.这个要确定具体位置比较难.不可太深入追究.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顶二楼似乎应是坐东朝西的,木桥南侧应是客厅吧。
发表于 2009-12-16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晚清摄影人闻知录》中看到文末的列出的晚清时北京的照相馆,有一位"杨远山",他开设了"鸿记照相馆".查阅"杨远山",记载此人擅于交友,与John所述的此人相似.

+ u% j" w0 z. }- u5 Z9 F

同时,在《旧北京照相业的兴衰》一文中,除提到杨远山的鸿记照相馆外,还提到了一位名叫王子贞创建的照相馆,王子贞是基督教徒.二人创建的照相馆都是二十世纪以前北京创建的照相馆之一.在John时,或许这位杨并还没有创建照相馆,后来可能创办的.他的照相馆创办在隆福寺附近.

+ A( |1 P' O2 y8 I( W& Z

 

% l5 x9 p3 q& C3 _" o" e) j

附上二篇文章:

! n( s8 [( y# y9 _: `

《晚清摄影人闻知录》

: M+ r6 u+ l" ]4 k6 o& n3 |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98e72a3e31f5b85a4ed94ed5343abc9f

6 @8 U+ n+ F- q& _* e/ y( h

 

) p6 @1 \( I. C

《旧北京照相业的兴衰》

' ^( `9 k/ p9 q) U5 D [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37a414c29413e8c15b94ceed473347a6

) P" ]& W9 N7 K

 

' v' M6 S) c- D1 i: T

 

发表于 2009-12-16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02:53 , Processed in 1.16709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