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82|回复: 8

请问如何撰写文物认定申请?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5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论坛里面哪位前辈知道如何撰写文物认定申请,具体要求有哪些?写完之后是给市级文物部门还是区县级文物部门呢?

8 ?( n3 f# H$ H3 l; \& Q

谢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10-25 13:50:00的发言:
写过,特别麻烦!而且效果不,明显。
$ E7 J! ?) L- l3 H9 E7 O; @/ n: ]

老兄说说呗,怎么写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10-25 11:51:00的发言:
6 C7 ^5 P$ P/ R! v- |" h( k- f

 对老北京网站的网友,都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知识。 事情有进展不妨继续说说。

* I+ u4 `+ G3 v$ q" V

呵呵,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10-25 10:03:00的发言:
* E$ R. `6 N7 C* U

从网上找来的,我是外行。不过一个公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候还有,他们应该是准备好表格让大家填写。如果是我,会先找到文保部门咨询,不是先想如何撰写申请。

/ m9 ]6 v% j/ s: G% z: g2 `

 

4 Z3 V) Y! w. V. n

谢谢您  这个办法我也是在百度上找到的 

/ X8 K8 ~$ [& w6 n2 Z" [

呵呵 

/ h4 g$ K4 q3 |8 R# |/ @1 H5 \; @

先去北京文物局网站上问问 呵呵

发表于 2009-10-25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网上找来的,我是外行。不过一个公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候还有,他们应该是准备好表格让大家填写。如果是我,会先找到文保部门咨询,不是先想如何撰写申请。

7 U! [9 | u% k9 ]8 ^' d- m

 

发表于 2009-10-25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09-10-25 10:23:00的发言:
( h, j5 H3 k# E8 A/ O: O6 U

谢谢您  这个办法我也是在百度上找到的 

3 O* J1 \; B$ J+ b+ J, d6 h1 N

呵呵 

$ b7 c. `2 y" y$ t; f4 g

先去北京文物局网站上问问 呵呵

8 D4 {" s2 L( j" B

 对老北京网站的网友,都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知识。 事情有进展不妨继续说说。

发表于 2009-10-25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过,特别麻烦!而且效果不,明显。
发表于 2009-10-2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 ]$ P% X) X$ _ h
  8月10日,文化部部长蔡武签发第46号部长令,发布《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1],该《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法制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成果。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强调,文物认定是文物行政部门确认文化资源是否属于文物的行政管理行为,使文物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更加明确。《办法》明确了国家对文物实行认定、定级及登录制度,规定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委托或设置专门机构对认定、定级的文物开展登录工作。文物认定、定级及登录的范围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除对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外,还要求文物行政部门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文物认定、定级及登录制度的确立,为文化遗产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t) t" G2 ^8 Y$ A; @% {3 {# [
  《办法》顺应了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在认定对象中增加了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特点,有利于《文物保护法》在新形势下更为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办法》采用听证会、行政复议等方式,保障了公众在文物认定过程中的参与权。《办法》在强调文物认定是地方文物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责的同时,明确文物的所有权人或持有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也可以书面申请认定文物。文物认定工作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文物认定和定级工作的质量,推动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
" x4 U0 g4 N8 Y" ^1 K; |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中,通过文物认定将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纳入《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范畴,使其免受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该《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认定工作的规定要求,使《文物保护法》的各项具体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使仍在遭受破坏和流失的文化资源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办法》的出台,是我国文化遗产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5 F8 h5 e3 V& `8 E* E+ M* D- p
  第一条 为规范文物认定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 U! N* p `; B
  本办法所称文物认定,是指文物行政部门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确认为文物的行政行为。
0 c* a+ }/ p: `; X7 Z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应当认定为文物。
4 T( O' |2 E+ I( K" @7 M) o
  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按照本办法认定。
! h$ U7 W+ h! }7 M4 S
  第三条 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文物发生争议的,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作出裁定。
/ L! i$ W% J: ^" J& i: ?9 A: a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的要求,认定特定的文化资源为文物。
# ~% x3 i2 ~! V4 n
  第四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文物认定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4 v. l- U0 Y3 X y0 d' E d: [
  第五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对普查中发现的文物予以认定。
7 W- M; q' m/ o, S) N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
: S' K7 `# ~$ ~4 P' }9 V* _$ w
  第六条 所有权人或持有人书面要求认定文物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以及认定对象的来源说明。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决定并予以答复。
% f4 P2 I, ]1 k( u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文物所有权人或持有人依法承担的文物保护责任。
) i) j; s- {6 Y. \& s' [! w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整理并保存上述工作的文件和资料。
) H/ k) m; x" @" q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书面要求认定不可移动文物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并作出决定予以答复。
3 j5 c; ?$ l, E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认定文物,应当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并作出书面决定。
& @6 i& n" t0 O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或设置专门机构开展认定文物的具体工作。
8 Y( |) e( S: w$ g) S3 N& B- q: k
  第九条 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自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公告之日起生效。
6 J: u7 Q/ a. `' {( U" ~. Z& Q
  可移动文物的认定,自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作出决定之日起生效。列入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档案的文物,自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之日起生效。
6 Q x. `! Z: ]# g" a F6 U5 ^
  第十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的规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物定级工作。
% X, \- _& P4 E# \/ q' v4 T) p$ E' x
  第十一条 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确认。
a+ Q. e. q( j0 G p9 v7 p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定级的民间收藏文物,由主管的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 h( b, k0 [- O, g2 U% }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所有权人书面要求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定级的,应当向有关文物行政部门提供其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有关文物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并予以答复。
' O5 u* A1 D4 w. @% j, m! x/ U
  第十三条 对文物认定和定级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5 \0 f6 w+ c: L5 P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文物登录制度,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委托或设置专门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4 X1 T, X2 L- a" P! \# i2 y
  文物登录,应当对各类文物分别制定登录指标体系。登录指标体系应当满足文物保护、研究和公众教育等需要。
* G% C; e: `1 F
  根据私有文物所有权人的要求,文物登录管理机构应当对其身份予以保密。
y9 E/ e- ~, O0 X# n6 n2 |) t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文物破坏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 n* z- e6 X3 u
  第十六条 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以及上述化石地点和遗迹地点的认定和定级工作,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 ~5 N% J& K+ h. T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及村镇的认定和定级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8 O2 o: [. j; r8 b8 D6 Z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已经复函

4 X6 [2 V' D4 O0 f8 [

 

' V- X: _$ ~9 z

全文如下:

0 P$ T% F6 s/ C* z/ _

    回复人:北京市文物局信访办公室

2 B, k9 E/ \: e

      现就您咨询的有关文物认定工作,现答复如下:
  2009年8月10日文化部制定并公布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2009年10月1日起,您可以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区县文化委员会提出书面文物认定的申请,并提供姓名、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以及认定对象的来源说明。
  特此复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0:18 , Processed in 1.1443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