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73|回复: 65

6.13文化遗产日拍记状元家、鲁迅中学、李大钊故居、醇亲王南府及更多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5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拍记活动,收获太丰富!

) b- n) _8 O% H/ V

拍记路线是:东智义胡同-西智义胡同-新文化街-参政胡同-教育街-东铁匠胡同-文昌胡同-文华胡同-新文化街,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听故事,享受啊,虽然是烈日高照,但走在胡同的树阴下,感受着老北京,并不觉得热……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40余人的大部队走向东智义胡同

) J6 Y7 d5 C( G% M& q1 r' F5 s


第一个拍摄物,磨盘?

! i: e A# _- o


看到柴门,陆老师想起一首诗

$ Z8 k0 t- Z2 c7 B5 Z% j$ l7 F' |

 

7 B8 K8 x- c( d

陆老师出考题了,“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其它几句?

+ U+ Y0 U- K+ `* {* b


可惜,没人答出来,只好公布答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看什么呢?

' L0 g% P, D* p. ?/ a

 

2 c& t1 ^ @( f( M

陆老师解说了“民国时期的洋式小门楼,拱门,非常漂亮”

发表于 2009-6-15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不上来, 我等中文基础太差.  需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西智义胡同,看到了末代状元刘春霖家的门楼,陆老师说,状元家改洗衣店了

' z: ~5 P. b' j! A2 Y4 l: T0 m

- C. ~0 {4 [- ~0 R

 

" J- @- X Y" s6 G- j

5米外,大家拍的很认真(队伍壮观吧)

. P# P, d( B6 G( F

8 i4 h I9 R' g: j& W" M


 

# ?- w- [0 U5 c o6 M

两位香港朋友,对老北京非常感兴趣

4 s! H/ N' \2 X' ?4 _, m

: R5 E6 D# T+ p4 K. w" R8 ?

 

& I: J4 A/ }5 _9 Q! B' x

偷窥?有人在看我们,找找看他在哪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讲述状元的故事

2 G: W0 A7 \& @

清朝末代状元刘春霖,春纬考入前10名,慈禧看到他的名字是“春霖”,联想到当年大旱,心想,取了他作状元,图个好兆头。因此,刘春霖因为名字取的好得了状元,同是前10名的另外两位就惨了,一位谭姓人氏,老佛爷说,他和谭嗣同是一家,不能取,还一位更倒霉,叫“朱国珍”,姓了前朝的国姓,又叫了老佛爷最讨厌的珍妃的“珍”字儿,就更没出路了。

" p- Y$ ^/ m# s9 q( Q

不过,话说回来,刘状元虽说是因为名字讨了好彩头,本人确实也有才,更写得一笔好字,清朝灭亡后,刘到了上海凭书法、凭末代状元很来钱,哈同家办丧事,请有学问的人点主,就请他,挣2000两银子。“书中自有黄金屋”啊。还有,刘状元非常有气节,日本占领北京后,汉奸让他替日本人效力,严辞拒绝,被汉歼抄家,那位汉奸是谁?下文再表

0 o2 M# B3 F! ] @1 B

 

1 a* p+ o f. P, n# {9 L

陆老师的故事讲的很精彩,很多朋友想听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到状元家大院西侧,看到一个小门(燕京琐忆说这是后来开的门儿),进宅院,房屋很高大,依稀看出当年的气派,陆老师说我们所在的应该是西跨院儿,一些建筑是中西合璧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状元家,发现“笼中笼”,看来大笼子关人,小笼子关鸟
发表于 2009-6-15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6-15 6:00:00的发言:
* g& L( G7 o; i' J

 

( _+ \. u. a1 a7 x' h

大有天拍片,小有天记录,夫妻二人配合默契!狂赞!

, A% ~2 h* c2 o$ d+ k# e+ ?( t5 M i

信口开河,都被录音啦。摘录一段以前的稿件,详情是这样的:

. e7 l0 Z4 q6 {7 r2 g

 

6 k7 l$ {$ _5 V( k+ p7 Z

 

) W0 }9 m0 p7 \) f0 n Y$ }

河间府肃宁县的刘春霖成为末代状元

4 Y- W7 `. d+ ~) E& d% e

科举考试,原则上是三年一次,每逢干支纪年的子、午、卯、酉年份,秋季在各省举办乡试,考中者授为“举人”。举人于次年春季在北京参加会试,会试的考场称为“贡院”,原址即今建国门内大街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考中者称为“贡士”,再进皇宫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考中者即为“进士”。

9 ^- _7 e, v2 X" T. I$ C3 i$ f

朝廷若遇有喜庆事宜,亦可在三年一次的科考之外,再加一次考试,称为“恩科”,意为开恩多给文人们一次机会。

9 a. e$ U3 v1 M) [2 @* v" i- P B6 A

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就是因逢慈禧太后70岁生日而举办的一次“恩科”。这次恩科考试的状元是刘春霖。

# L$ f; M9 R) Q% X' y# g7 A

在孔庙文管处工作的首都博物馆研究员袁世贵先生,为笔者讲述了末代状元产生经过的趣事。原来,这次考试的初试阶段,共产生贡士273名,其中湖南人谭延闿名列第一。贡士们在复试阶段,通过殿试,如无意外,均能获得进士,但名次上要分列三甲。其中第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即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进士名单呈报之后,慈禧太后见第一名谭延闿是湖南人,顿时联想起“戊戌变法”中的湖南人谭嗣同,于是将谭延闿降为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第二名朱汝珍,既与明朝皇帝同姓,又沾了被慈禧害死的珍妃的“珍”字,籍贯还是出产“长毛粤匪”的广东,于是也不准他当状元,只让他当了“榜眼”。慈禧太后认为刘春霖的“霖”字有雨水之意,当时正逢春旱,又值甲辰龙年,渴龙得雨水,属于大吉大利,所以慈禧决定由刘春霖当了状元。

; z% l/ D' E0 E6 D1 w5 S

笔者的长辈梅祖武先生离休前,在北京市建委与末代状元的孙子刘大中先生是同事。他听刘大中先生说,由于1905年清廷宣布废止科举,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的进士题名碑也遭搁置,无人问津,还是由末代状元刘春霖与末代进士们自行凑钱刻制后,才树立在孔庙中的。

; \- a* [, r+ M# z" v: p4 i9 z

当年刘春霖得中状元之后,凭着记忆将在皇宫保和殿上殿试的考卷重写出来,刊印发行。刘大中先生将这份考卷写本的复印件送给了梅祖武先生。

6 o4 Y g; f' G+ t

 

2 T9 b, q; I! p, e7 v

“天下贡士谭延闓等二百七十三名”,证明谭已在第一阶段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故而领衔。

9 `+ Z8 w9 M0 x+ | ~- i. v

 

9 p( C; U3 W6 T& ]8 T/ P. u

+ D* o+ w! e! c

 

, l$ d" }0 W1 U4 Z c" J$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15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拍记是初次见面,可惜上周雨中北大之行二位没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鲁迅中学

+ N( G& ]* I3 `! J


 

' v* [# d5 o7 h; B) i! C6 }

门柱漂亮,砖雕精美

' I; a7 ]5 g T( z. U; L

 

' B! x9 H' d2 J$ o# I







+ [9 c8 I) @5 k X' v9 {6 N

 

. j! t+ u2 M! v% R

砖木混合结构的一号楼,是原模原样保存,后面的2号楼到4号楼是重建的了(因为有国际考试,只拍了一号楼)

1 o' \( @! X5 q, B5 @+ T





& Z$ E- F1 q( z5 y' p" d# G

绿榆掩映,仿佛传来朗朗读书声

1 R; j4 n" B I. U6 i- l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更多精彩,39楼开始续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到状元家后边那条街,发现原来隔条街刘状元还有一个大院儿(燕京琐忆说这是他后来置办的,看来刘状元确实有钱)

" }) F- a( e, J6 U$ G3 B/ y* ^

 

0 n, W9 Y" ?- B

刘状元被日本人和汉奸抄家后,搬到了天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队通过天仙胡同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6 p# m3 `1 V2 P8 K/ n% X: c

 

* `5 N% Y: j+ O0 L: ~/ z

% k: C+ F( U0 c% G


 

- T$ A5 [3 o! t3 ]. c" O5 p

衙门改了烟洒铺了

% ?; N2 B- z& w

 

0 n; U6 K0 r6 R4 G

衙门屋顶局部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统衙门旁边的院子,网上的资料说是民国时期的

3 ^3 i$ ^7 g. x. o5 M. E! n0 Y

8 c% z, }% [& Y0 J


 

" k! ^& g4 i. f

5米外拍好了大门,大家开拍细节,看来门墩儿最吸引大家

( _0 m @/ d1 h

& V' |; z, g0 w: Z* v: t7 g

 

' z l7 t: G3 [3 [8 y+ z* D( j8 r: ]

这位同学拍得很认真

2 y$ _; `* h# E/ l# e$ t1 b4 v

) G2 x8 p+ C4 A


 

F& z5 U3 n$ k5 G1 `

大有天拍了门墩儿,还拍了象眼

! k8 S% G6 u! Z+ ^


: k& i( f; H: S T

 

" X1 B1 U0 ~ o3 d8 L

飞哥说,象眼上的画和砖雕不同,是抹上灰后,在灰还没干,趁灰软的时候,描上去的。拍完后效果确实不错

& U/ K7 a( r# k- @& @

9 M' o3 s* z _3 n0 H1 |

 

- g4 O7 \* `7 M

同学们也在拍象眼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片子不如陆老师拍得婀娜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0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克勤郡王府(礼亲王代善的长子),燕京琐忆说,曹雪芹在这里住过

, j2 j" Z) g4 d8 f3 n3 W

假的,原来的五开间大门,文革时拆毁了

# G' N7 F2 \: z( X Z

 

3 f* R! m( U H# u) C



发表于 2009-6-15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有天在2009-6-15 3:23:00的发言:
还有更多精彩,未完待续
- P" a9 A4 J$ A- R5 H

 

! a y2 [1 k! G4 g0 p( {

大有天拍片,小有天记录,夫妻二人配合默契!狂赞!

发表于 2009-6-15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u_u_zzz在2009-6-15 18:02:00的发言:
3 k" g) f9 ^; h. o- t

天呐 今天无意中搜索‘西智义’才找到这样一个贴子

5 ^* D" H" U( X( m+ ?: ~7 k* s0 S7 \* T

我小时候家就住在西智义呀 大家拍的那个挂着被单子的屋子就是我原来家:)

, W* ?& E( S; p3 N9 B+ g& |

那是原来宅子在大门洞 后来变成大杂院后前后封上变屋子了

~8 J5 I% Y: Z, \

所以屋子很高 好亲切呀~

5 x# N+ E* K( A3 o

大门状元第,

# J Q6 R2 ]! c6 a+ \

高屋宰相家。

' _, p L o s# B0 q

 

& I, q( I9 A: Y3 O3 a2 `" ^0 O

近水楼台先得月,

/ V% T3 @% X4 b( }. R, g ]

向阳门第早晒衣。

" R5 N5 _% S) ^! W+ z+ X

 

% L# v* t$ P4 H( g5 h k( J/ m" y

朱楼甲第多侯王,

3 y! d3 A( d' V0 q

槐市陆海无不藏。

1 U- R% h% g. d, U, J' j; i

 

) F4 R# M! ]3 m# ~9 s1 z ?

后两句,谁能知道出处,就算你学问大,也快中举啦。

发表于 2009-6-15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应该是广东东莞人,14岁才去广西的。当年镇守宁远,把努尔哈赤炸成重伤,可惜受佞臣挑拨,含冤北京。
9 Q4 T2 o5 O/ V; @9 R9 N
QUOTE:
 
) _* o: w/ U2 A* Y9 `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6-15 14:18:00的发言:
& j$ h/ m( q0 s% Q% [$ b6 F7 @

袁崇焕是广东人,也被挽留为广西人,

; f6 N, ]8 ^- h2 X7 P5 \& U6 u" v; R

他在福建做过官,他也是北京人。

& N3 m5 K4 P8 T- ?! v" {

因为

& T/ q7 J# ]3 q

他把生命留给了北京。

* e! L% E) {! W3 Y1 J4 o

 

. I5 j8 H u, C4 R4 f: J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他把生命留给北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i, a, |, [' o3 {

发表于 2009-6-15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北京好像有几处袁公的纪念景点,不知道怎么去?

发表于 2009-6-15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袁崇焕在2009-6-15 20:35:00的发言:
, m: _& I5 s4 a z

陆老师,北京好像有几处袁公的纪念景点,不知道怎么去?

5 ~( F0 Z! T# f! D

除了陆老师发的袁崇焕墓外,还有一处纪念袁崇焕的袁督师庙,位于龙潭湖公园.其它地方,如被杀的柴市,战斗过的广渠门,工作的兵部,有的只有地名了,且都无遗迹了.上朝的故宫还在.

发表于 2009-6-15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龙潭湖公园的袁督师庙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在鲁迅中学

, I8 \! L5 [+ H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其实是今天凌晨)记到鲁迅中学,现在继续……

& c. w/ R/ _& i

因为有国际考试,不能参观整个学校,鲁迅中学的徐老师带我们来到学校西院文化园,给我们讲学校的历史

3 a" T8 m V* _


4 q( o" L3 E; `: m S+ B

以下引自陆老师的贴子:“1926年3月18日,女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在惨案中遇难。3月25日,在这里举行追悼会,当时鲁迅曾在这里徘徊,程君问他“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什么?刘和珍生前很爱看先生的文章”。于是,4月1日,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

' q/ _& f! T$ T6 a) m, {4 N

 

K& Q0 b$ m% Q1 P

 

! m+ n5 J0 R( j) v( \ W, R, A/ U3 Z

拍记队与徐老师合影

7 P, l7 ~" D+ U; @6 e$ ?" `

 

: o. k' q+ y, n. x# F

 

发表于 2009-6-15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6-15 19:38:00的发言:
; y3 t" e, J; j! l0 ]% J

大门状元第,

0 P) G* s6 a. `3 P* {

高屋宰相家。

. C5 P# h; c4 a4 {" W D2 A4 x4 e$ j

 

' w$ N! i+ ]. W, V) q/ W

近水楼台先得月,

; G! M+ [3 z( |4 h8 U4 K

向阳门第早晒衣。

* R" |5 t9 K6 l2 X4 {9 H& h

 

2 S' @; r& `* e1 D8 ?

朱楼甲第多侯王,

# f7 y& l0 L1 _/ i! p

槐市陆海无不藏。

5 \4 g0 t+ a! P& {

 

4 q5 T' i& S8 x

后两句,谁能知道出处,就算你学问大,也快中举啦。

4 A* m4 D; X- b' r; ^/ @/ B

 

# u$ s* F! f2 j2 e2 o

 

5 L- b8 T$ i( `

百度搜的

7 C3 Q/ r' Z1 J _6 v; J" n2 U: p1 j

 

" U! `* Y3 C3 L6 x

 

e" a: a+ w! R u

 

0 | I8 u8 H1 i4 u! K; s& }- [. U

一、《帝都篇》

帝都者,唐虞以前都有地而名不著,夏商以后始各有所称,如夏邑、周京之类是也。王畿乃四方之本,居重驭轻,当以形势为要。则伊古以来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故序大凡于篇。

天下宜帝都者四,其余偏隘无足称。

轩辕以前率荒略,至今涿鹿传遗城。

丰镐颇得据扼势,不均方贡洛乃营。

天中八达非四塞,建康一堑何堪凭?

惟此冀方曰天府,唐虞建极信可征。

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庸。

会通带内辽海外,云帆可转东吴粳。

幅员本朝大无外,丕基式廓连两京。

我有嘉宾岁来集,无烦控御联欢情。

金汤百二要在德,兢兢永勖其钦承。

乾隆十有八年岁次癸酉孟夏月御笔(此处有圆、方两印)[补遗:此处的印章,上面圆形的为“乾”字印,下面方形的为“隆”字印。后面的“皇都篇”碑文后印章同。]



二、《皇都篇》

皇都者,据今都会而为言,约形势则若彼,详沿革则若此。盖不如研京十年,练都一纪,鸿篇巨作,纂组雕龙。若夫文皇传十首之吟;宾王构一篇之藻。节之中和,固所景仰;归于暌遇,亦用兴怀。俊逸清新,古人蔑以加矣;还淳返朴,斯篇三致意焉。

惟彼陶唐此冀方

上应帝车曰开阳

轩辕台榭虽莫详

职方有幽无徐梁

要之幅员长且广

山河襟带具大纲

列国据此士马强

可以雄视诸南邦

辽金以来始称京

阅今千年峨天阊

地灵信比长安长

玉帛奔走来梯航

储胥红朽余太仓

天衢十二九轨容

八旗居处按界疆

朱楼甲第多侯王

槐市陆海无不藏

富乎盛矣日中央

是予所惧心彷徨

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孟夏月御笔

发表于 2009-6-15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析津志,你也很博学啊,看来这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发表于 2009-6-1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崇焕墓里面有袁将军的头吗?
发表于 2009-6-1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督师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05:33 , Processed in 1.28939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