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青云阁
$ l, I# L% D; y* w
. e2 n/ \" o0 E% _ 青云阁始建于是清未民初,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原是北京达官贵族、社会名流集购物、社交、娱乐于一体的高档场所。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常爱在此品茶;民国时期蔡鄂将军与知音小凤仙在此相遇,并演绎一场名留千古的爱情故事。
" v( v! n5 y# h0 E9 Z, |* z$ g % o' X! m- y* k: M5 P
它位于北京宣武区大栅栏西街33号,北门位于杨梅斜街。ffice ffice" />
R) v" Y6 j1 ?( z7 v- v+ m ' j' Z+ e6 |+ p1 X+ ~( q
/ S q. Y+ W" {3 E$ i
% w; E( D8 T- f! ?; x$ h / Q5 N( r! B4 }/ j. P8 I9 q' Y" @
以下文章是转自:北京青年报
5 j. K: H/ I" I9 v
, H0 J* Z* d' {7 o$ S" c H 城南旧事 d$ C5 v* W% c/ D* D! @! o
/ J3 _" T: [" L( ?; K' {9 u. I: o 鲁迅先生当年逛厂甸,归来时爱到这里吃点心喝茶,然后从这里出来,到它前面不远的东升平浴池(现在是龙晓旅馆)洗个澡回家。
, p! G- v/ K3 t: @" b6 k 1 j8 p) `# l7 b m( J
走进杨梅竹斜街一点儿,路南有一座青云阁,总会先映入眼帘。那是一座二层小洋门楼,瘦长,不宽,却很高,一色青砖,磨砖对缝,白灰勾缝,很齐整,上下两层,两扇门,都是拱形券式门,门额上各镶嵌着一块砖雕(上白下青)。二层楼上有砖砌的镂空围栏,但门是被砖砌死的,最上面女儿墙上有桃形牌坊的装饰。整体的建筑风格,明显可以看出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印记,那时特别愿意盖这样的中西结合式小楼。这样的小楼,在杨梅竹斜街上有好多,只是它的装饰性更强,外体几乎没有任何的破坏和改观,一层门上书写着横体的“青云阁”三个大字,红框白底灰字,在整条街上显得扎眼。
" O6 t' I2 v* `4 J3 \7 q& c $ s- y" t/ X' A3 a
今年从春天到秋天,我一连去杨梅竹斜街多次,每次去都看见了它,它和我小时候见到的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那磨砖对缝的白缝都还是那么清晰而齐整,好像是一位老人,虽然是上了岁数,却梳洗得那样利索干净,我都怀疑是不是重新修整过了。岁月没有在它的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要说,真应该算做一个奇迹。只要想一想,如果在文革之中哪一个红卫兵小将惦记着它,瞅着它上面的那“青云阁”三个字不顺眼,说砸不就砸得稀里哗啦?
$ X- R; F- w1 ?2 n; Z3 S$ H, E
( B" H U6 R8 D* H& t) ~& v6 e, | 我看过叶祖孚先生写的一则文章,介绍了青云阁的历史,它是民国初期的一个商场,里面卖东西卖吃食的店铺很多,还有茶室和演出的小场子,只是营业的时间短,二十年代后期就关闭了。鲁迅先生当年逛厂甸,归来时爱到这里吃点心喝茶,然后从这里出来,到它前面不远的东升平浴池(现在是龙晓旅馆)洗个澡回家。那时青云阁里有家叫玉壶春的饭馆,很有点名气,鲁迅爱到那里吃它的春卷和虾仁面合。这在鲁迅的日记中都能够找到出处,青云阁也应该曾经是名不虚传。
2 i6 n/ ?( W: l; ?+ z( I
# H( y# G& p9 U 前几天,我再一次去那里,青云阁两扇红门依旧紧锁着,坐在门口有两位老大爷,都已经老态龙钟,有一位已经是半身不遂。他们告诉我,当年老北京有四大商场:西河沿的劝业场、王府井的东安商场、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楼和这里的青云阁。这里是青云阁的后门,是以前送货的来停车上货的地方,它的正门在观音寺街,现在是市政府的招待所。
2 o1 S) U) _% K" w+ m 2 P& \% f* y7 i# j: v( Z
如果说青云阁是北京城四大商场之一,规模应该不小,我想起叶祖孚先生文章中曾经引用过《肃吟馆诗集》里的诗:迤逦青云阁,喧腾估客过。珠光争闪烁,古董几摩挲。栋栋书场满,家家相士多。居然好风景,堪唱太平歌。句句写实,想应该不是浮夸,青云阁不仅有鳞次栉比卖货的店铺和吃饭的饭馆,还有说书的书场之类的游乐场所,应该是集吃喝玩乐于一身了,热闹非常是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 }8 _( B( q0 L& ]2 t% F( \6 r
+ D7 [4 X0 q: ?, g: F4 \( k 两位老人说的那四大商场,除了东安,其余三座都在城南,离着又都不远,更可以想象当初这里相互促进的辉煌。我趴门缝往里面看看,发现里面空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黑黝黝的,静悄悄的,只有尘埃游弋。我问老大爷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告诉我:这里是青云阁的后院,一直是空着的,有时候当了他们的仓库。招待所在前面,不过已经都改了样子,要说还保留着原来一点影子的,就是这座门楼和上面“青云阁”那三个字了。
2 q' v2 N7 r7 `9 x
- g, U u/ o2 T 我再请问青云阁原来的样子,他们说:前门应该是和这里的后门的样子差不多,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门楼,门楼上也写着“青云阁”这样三个大字。它里面的院子很深,你想想,从观音寺到杨梅竹斜街,这得有多长的距离吧,那青云阁的院子就有多深。院子里是那种带天井的三层楼,三层楼环绕围合在一起,气势不小呢。 7 i5 M& Q4 p! G( [5 j' j( e k
( k: h% u4 U& R
两位老人一直就在青云阁旁边生活着,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对它的兴衰最了解,也就都宠辱不惊了。对我的好奇的一再追问,只是感到有些奇怪,现在谁还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感兴趣呢?他们只是对我说了这样一句:好多人到这里来照相。我听出来了,那话外之音是照相又有什么用?
7 [- j; _/ R5 Q) H5 c , |& t) H. w5 {* y
如今的四大商场,首善第一楼,早化为了云烟;东安商场还在,平地起高楼而翻建得面目皆非的商场,原来的东安也早没有影子了,在的只是一个东安的名字。四大商场只剩下了劝业场和青云阁两座,基本保存原来的风貌,没有被破坏。这真的应该算是岁月留给我们的一份值得珍存的奇迹。这两座老商场,虽然模样和骨架还在,气韵却已经游离飘散了。奇怪的是,这两座老商场,如今都变成了旅馆,我们的思路就这样雷同而单一了吗?对于历史,对于现实,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和互用,我们真的就只剩下了这样一点想象力了吗?
: c7 o8 ], G# w6 L' i" R2 j" k. s : G- ^: U4 b( J# `! H( l8 a* [; n* h L
2 x. g. z/ \3 U- h7 O青云阁现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前门招待所。
. E8 g1 Z' \5 }4 X% _0 {以下图片是转贴的!
4 p, Q4 P' ?/ A8 R , W9 L$ Y; v+ o6 r$ S
 4 z9 ?0 U9 @6 m4 h
* M4 E- a; P* w* u; b! U
7 J# i2 I H, @
/ J$ a. p: ~; W7 w: t # }5 b/ f6 e* R/ n# q3 T
青云阁的前门在观音寺街上
8 \9 Q5 Z4 B! e$ L5 ~+ _! G& t! X
$ W3 i+ q6 @! i1 s \ $ L. b6 g& U, m( y1 |! A
9 B9 F3 R( L; `" p! R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