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15|回复: 27

玉河片区最后的影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8-3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河要动工了,真的要动工了。
  因为玉河,皇城根下的老胡同区开始拆迁,8月20日是他们的死限。
为了恢复1000米长的死玉河,为了所谓的老北京风貌,几十条胡同将葬身于这场热火朝天的拆迁之中。
  不得不提到的是,这一拆迁项目的性质是“房地产开发”。我不知道,这种性质的开发拆迁意味着什么。
  历史可以提供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将来也会提供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火药局六条的老人说,这些房子都破了,是该修复修复了,但为啥不以保持原貌为前提?这种拆法,别说我老头子,就是年轻人都不答应。
  织染局胡同的年轻人说,我们走了,不能回来了,胡同拆了,更不能回来了。
  在这片胡同临终前,我走进它的深处,体味它的深遂,体会它的痛楚,记下它最后的影像。
  我没有将镜头对准那些惨不忍睹的拆墙揭瓦场面,那是她的伤痛所在;也没有拍摄街头热议怎么拆和往哪搬的市民,那是她发出的最后呻呤。
  我基本选择了静物,那些古旧的民居、门墩、屋瓦,那些至少目前还活着的路牌、茅草、石榴……
  它们是历史的活化石,只可惜,活化石也有消亡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河胡同东首的开口就在北河沿大街。路旁还竖着看似新鲜的路标,路标下就是胡同里极常见的棋摊: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8月20日之后,路标会被存放还是送进废品站。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大家再也不会在街边见到它了;当然,大家也不会在博物馆里见到它,因为近年拆掉的胡同太多,一个小小的北河胡同在这座城市的拆迁史中算得了什么!
  也不知道,若干年之后,能有多少人记起它的名字,忆起它的模样,想起街头这处普通的棋摊。
  也不知道,这只可爱的狗狗还能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陪着主人幸福地观棋: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发帖-掌柜大婚

  北河胡同北侧是火药局胡同,是明代火药局的所在地。其东首与火药局六条相接,这里就是两条胡同的相接处。
  狗狗依然快活地在胡同口玩耍,它正等待主人与它开始新的游戏。但是,它不知道,左面墙壁上那一纸通告意味着什么,而脑袋上方那块路牌何去何从?狗狗的主人说,我恨不得把这路牌偷偷卸下来,藏到自个儿家去。
  我说,我早就动过这个念头了。
  梦想藏起一块路牌,其实就是梦想留住这段历史。有时,梦想真的就是梦想,永远也无法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火药局六条几乎就是一个1米多宽的狭长通道,胡同里没有多少深宅大院,但随便一个不起眼的宅门都透着浓厚的味道,耐人咂摸: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药局胡同的西首是12号院,这种院子在周边胡同里已经显得颇为阔气,斑驳的方砖老墙也极富沧桑之感: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2号院向北拐去是火药局二条。就在12号院的老墙上,“火药局二条”的路牌格外打眼,墙皮上还有顽皮孩子刻画的歪歪扭扭的字迹: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火药局出来,西侧是焕新胡同。南首的路牌下,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弧形的晾衣绳及晾晒的外套、衬衫、长裤、短裤以及内裤。这就是生活,一种鲜活的即将逝去的生活。也许从这里搬出的居民会住进高楼大厦,但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住这样的场景: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焕新胡同有两个支巷,都可通往平安大街。西侧支巷里有一家中医门诊,翻建了一些四合院,有些气势;相比而言,东侧则是建筑较为简陋的“贫民窟”了。就是在这些简陋的建筑中,我发现了迷人的线条,还有那绿意正浓的勃勃生机: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是那一丛丛青苔,即便生长中黑灰的屋瓦里,它们的组合也堪称美妙:

于是,想到这条胡同的名字-“焕新”。胡同拆掉了,建了新的房子、新的街道,那也是一种“焕新”。但是,焕然一新,总是好的吗?这些天然的艺术气息还能归来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向西行就是东西吉祥胡同了。东吉祥胡同向北有个小巷,在拐角处散落着一些石磨盘,石盘被小草簇拥着,依然是那样安静。这块石盘年龄不小了,但具体高寿无从得知。也许不久的将来,大概就是十几天后,它就会被当作建筑垃圾扔进郊区的某个垃圾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挨着东吉祥胡同的就是西吉祥胡同了。胡同的尽头是一棵茂盛的石榴树,上面结满了饱满的石榴。树上还挂着鸟笼,小鸟在不时鸣叫。
  “天棚、鱼缸、石榴树”,是胡同里四合院的生活代表。石榴有“多子多福”和“全家团聚”之意,所以在过去,老北京很多人家都种有石榴。现在,随着城市发展,石榴树越来越少,老北京的生活味道也越来越淡。
  这棵石榴树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十几天后,北京老城区的石榴树数目又将重新统计。
  这是一种可悲的发展模式,是对历史和民俗的亵渎。
  我们把各种历史文物和民间工艺请进了博物馆,为什么就不能保留活生生的文化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遗存在织染局胡同更为多见。织染局胡同在这次拆迁区的最南端,也是久负盛名的老街。在27号院,随便一个细节都透着艺术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大婚~

织染局胡同在中间部位打了个弯,按照拆迁计划,以北则拆,以南将留。但谁都知道,北侧的拆没了,拆南侧的时间还会远吗?
  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拆掉一条胡同,消亡的不仅是一组建筑、一个街道,它毁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部分决策者!
  这种生活方式是历史的、文化的、鲜活的、温馨的。让我们记住这种生活方式,记住这些生活场景:
发表于 2006-8-3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遗照.

发表于 2006-8-3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真棒!!!!!!!!!!
发表于 2006-8-3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真棒!!!!!!!!!!
发表于 2006-8-3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 文 都 棒!!!
发表于 2006-8-4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三幅

    这里就是我儿时的伊甸园。[我以前的文字提到过这]他要走了。为了什么。不得而知,名目总是伟大的,获利的N方自然是和当下所谓的反对商业贿赂的所指有说不清的干系。否则。干脆开出搬走人家的资料。等修好了,再完全让这些人家搬回来,如果人道一些,还应付给这些人家“折腾费”。

我有个朋友,据说这次这里差遣费5000/平米,现在他已经急的快上吊了,可是那点遮羞费买烧纸吊钱还差不多,前两天晚上,还再让我问那里有,破屋残瓦,以供遮身。

老两口退休,孩子待业。本来这里还可以指望以此苟度余生,看看奥运会的洋热闹,看来。如果找不到住处,奥运的的第一支奏鸣曲将是这家的5111了。

感谢胡同映象老师的片子,有水平。有意识。有艺术。有价值。希望您常驻于此。不吝赐教。共享摄影给我们带来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大婚上的众生相

感谢老猪及诸位好评!
发表于 2006-12-4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莹火感谢大家帮助我们完成婚礼!

我家老宅住在火药局胡同五条,一直住到12岁.我的童年在火药局度过的

发表于 2006-12-5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正的胡同摄影。大家可以以此为标准了…… 看来胡同影像的……. h. x7 ]" `* `% e! k, @6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15:42: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5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模版配图真是不错,挺秀气的,漂亮,试试黑色底是不是比白底的视觉冲击更强烈

发表于 2006-12-5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不错!欣赏了!

发表于 2006-12-5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树人treeman小照

发表于 2006-12-6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里了.......
发表于 2009-5-12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路过施工地,“禁止参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5 05:23 , Processed in 1.22097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