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 c- u/ Q0 E) ~$ H0 T
《赵登禹:为国牺牲对得起祖宗》
' Y6 L i5 c4 M# T# p" i赵登禹将军长女亲口讲述家族往事
1 o8 w# I$ c9 i* T0 j$ c; Y2 b8 _陆元采写,原载2005年7月27日《法制晚报,家谱》 ! B0 p% h$ B T/ T) m
身高一米九,鞋长一尺二,连胜冯玉祥三跤
8 x( p9 s% a7 `9 {4 G68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27日,驻守在河北省河间、任丘的中国陆军第29军132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奉命率部来北平增援正在卢沟桥抵抗日寇进攻的29军37师,当天在大兴县团河行宫即与拦路阻截的日军恶战一场。赵登禹抵达南苑军部后,被任命为南苑战场总指挥官。次日,赵将军率部奋勇抵抗日寇,在黄亭子附近(今大红门南路黄亭子宾馆)遇敌伏击,壮烈殉国。
& W# n& A$ @9 d& j5 I赵登禹将军的长女、年已70岁的赵学芬老人为本报讲述了父亲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向本报提供了她珍藏多年、从未在其他媒体发表过的赵登禹年轻时的照片。 7 L; ^; K4 h" I
父亲武艺高超能与十人对打
, H5 Q1 ]* \3 z. o我父亲生于1898年5月16日,是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菏泽古称曹州,自古民风剽悍尚武。我父亲行三,共有兄妹5人,4岁时丧父。因为家境贫寒,我父亲从小就去割草、养蚕、放牧牛羊,练就了一副好身体。13岁时拜本县武术高手朱凤军为师,精于拳术,善使大刀,能与十余人对打。 : Y$ U; K: f, m- @5 r. `
1914年,我父亲16岁时,听当过兵的乡亲说冯玉祥参加过辛亥革命,带兵纪律严明,不扰百姓,遂与同村伙伴步行千里去陕西投奔冯军。当时冯军员额已满,父亲被分派在佟麟阁任连长的连队里当了一名只管吃饭、不发军饷的副兵。 0 [, _8 T; Z9 W' v! P7 U
大高个连胜冯玉祥三跤 + ^/ R7 l& k2 w
我父亲当兵几年后,长成身高一米九的大汉,需穿一尺二寸长的大鞋。因大鞋难找,只好趿拉着不跟脚的布鞋去训练、出操,结果被冯玉祥叫出队列。冯玉祥问父亲会不会摔跤,敢不敢比试,父亲便跟冯玉祥摔跤,出手就连胜了三跤,吓得同伴怪他得罪了大官。不料第二天冯玉祥就把父亲叫去当了警卫员。 5 v$ g0 d2 M2 N2 q1 Z5 d* g, }
父亲年幼时读过两年书,在冯玉祥身边又学习了文化,能写很好的毛笔字,成长为能文能武的猛将。
) S6 b1 l1 \9 ]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抱了我
5 y' `( T) Z1 K! `" e' x6 a& m我父亲4岁丧父,我祖母含辛茹苦将5个孩子养大。父亲1930年在北平买房安家,将我祖母接来奉养尽孝。父亲凡事惟祖母之命是从,只有一次违背了祖母。那是因为他的堂弟、我的二叔赵登舜任机枪连长时,回老家山东招兵,逾期一个多月归队,按律当打40军棍。父亲不顾祖母说情,召集军人大会,当众责打了二叔。 & v6 o$ ]) O8 `; Q* s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副军长在南苑军部召集各师长开军事会议。我父亲会后返回河北防地前,见了我祖母最后一面。临行时,他跪在地上给祖母磕了头,又叮嘱正怀孕的母亲要注意身体,然后还抱了抱只有2岁的我和4岁的哥哥赵学武,之后义无反顾地离家而去。 $ G& z' o0 o$ V1 ?+ o) U1 |
7月27日父亲奉命增援时,最后一次来到北平,却无暇回家看望。7月28日父亲中弹,牺牲前对伤心流泪的警卫员说:“军人战死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父亲牺牲后两年,老祖母也伤心辞世。
0 A: ], M4 q3 F5 P4 J& D! B最美的事情:父亲给我做军装
4 W4 @& k. E" D9 [, B' d7 c我生于1935年6月5日,父亲牺牲时我才2岁。有一次父亲为我和我哥各做了一套小军装,还配有肩章和军帽、军靴。我们兄妹穿上后反复地照镜子,美得不行。父亲说,你们长大后都要当兵,去保卫国家。这是我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我在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人大常委时,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努力认真地为人民做事。 - G! }" L% Z0 t- w) ]3 t5 U( S- z
家中晚辈大个子很多
/ C, n& l1 \# t+ [ \) i我父亲1937年牺牲时年仅39岁。我母亲倪玉淑是北京人,生于1910年,在2002年92岁时去世,骨灰安葬于父亲墓侧。
6 B( \$ ], J6 S l- k7 l5 B我哥哥赵学武今年75岁,退休前是机械厂的工程师。他有2子1女。 . T9 n* w" Z L2 f/ l
我妹妹赵学芳今年68岁,退休前是华北水电设计院的工程师,她有1个女儿。 & f3 i( L& `. j& r" ]. g- t% A% Z# \ U
我的老伴刘敏今年74岁,离休前在空军做气象工作。我们有1子2女。 + M& {+ y& \3 ?
我们兄妹3人的7个子女中,有好几个都是1.8米以上的大个子,估计是遗传了我父亲的基因。他们分别在工程师、业务经理、公司职员等岗位上忙碌着,有的还远走国外,平时难得团聚。只有在清明节和7月28日我父亲殉国那天,大家会丢开手中的一切事务,同去卢沟桥东边烈士墓地祭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