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9|回复: 4

北京话的发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5-7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记得在上海听同学说起过上海大学的钱乃容教授提出上海话应该申请世界无形遗产文化,因为上海话的发展趋势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可以说一口纯正的上海话,他们在说上海话时会说出很多普通话的词语。以前的老上海人可以用上海话把报纸念一遍,这对于现在的上海年轻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自己读着都会发笑,根本读不下来。所以,他说有必要保护上海话。

7 t# S. f- f2 j

由此,我想到了北京话的发展,有些人会知道我在寒假做了个小小的北京话的田野调查,调查结果除了一些读音上的问题我们这里可以不讨论外,其他的是个挺值得担忧的问题。

% U' p" H5 W& \8 O

众所周知,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他的词汇是北方方言的词汇。而现在北京年轻人的嘴中说出来的很多都是已经是普通话中的词语了,也就是说,不说北京方言,很多北京方言他们也已经不知道了,我在调查中就很担心北京话将来就不存在了,这样就没有北京方言了。

0 C" n$ _+ O% |

在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家都提倡说普通话,但是我觉得在普通话还没有成熟,也就是在他的词汇并不丰富到可以随意使用的程度时,北京话的消失对普通话的完善和充实是很不利的。

7 i* ?) D5 |1 @8 a' q1 H

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下,如何保持北京话原有的幽默和哲理呢?京骂的头衔并不是对北京话的表扬我相信老舍先生也不同意把京骂这个词一直带在北京文化头上,有人说了,其他地方也有粗口,这不是不公平么,其实,甭管怎么样,先要求自己再指责别人比较好。郭敬明没有到过北京,他能写个“准京味儿”小说,就是凭借着许多的“丫”和数得清的几个北京土语,这是文坛的败笔。

7 N5 ~9 g: _% [% r- \3 v9 b; k9 D

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把北京话的真正魅力再展现给外人。

! C- A+ g6 N, m4 w0 g

我看到虫子兄弟把北京的土语找出这么些搁在这里,很受启发,当这些词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多了以后,那些经典的表达准确意思的词语就可以使北京话更生动、更文明。想起来就让人兴奋。不知道诸位是什么意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5-7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啊,普通话是要学的,可北京话不能丢啊,而且我好象听说过,在确定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之前,曾经有过提议要把四川话定为国语,我听了好紧张啊,虽说四川话好听,可要让我学,呵呵,可够我受的.
发表于 2005-5-7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方言体现着各地的地域文化特点,风土人情。是最贴近地方人民生活的语言。他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发明,流传开来,慢慢演化.......有些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被人们淡忘。

0 c5 d5 Q6 j6 r2 x6 E+ J O: K9 }

无论哪种语言,要在生活中运用,它就必须可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理活动,北京话也不例外。但是现在一提及北京话,往往第一感觉总是有些不正经,好像就是胡同串子们的专利。有时甚至把“京骂”作为了北京话的形象代表,这是很片面的误解。

) j! ?; s" }0 _& P' a+ x

北京作为古都,天子脚下,能在这里讨生活混饭吃的人,应该大多不是泛泛之辈。说句不好听的话,不算读书人,即使是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富家公子也偏爱个附庸风雅,而那些市井之徒,多少也爱讲个“江湖规矩”。而且北京城到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尤其是旗人,更是讲究礼面儿。万一哪句话说不好,不定就得罪了哪位,这些特点反映在语言上就必定不会是什么污秽之言。大家在话剧《茶馆》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社会阶层,通常都是都是话留三分情,温和而谦逊,虽然是捧着对方,同时也不能失了自己的面子,即使是骂人,也很少带脏口儿。

- @$ i" {& X3 i j; \

养八哥儿,鹦鹉的朋友都知道,一旦鸟被脏了口儿,说的再清楚,也就不值钱了,这种规矩绝不会是一个语言文化低俗贫瘠的地方可以出现的。

2 o" B6 S1 q4 Y. [( i( S* R

还记得曾经有一篇贴子《正宗北京老婆骂老公》,懂老北京话的人能觉得够损的,而不懂老北京话的朋友可以把他当作笑话看乐了。这才是北京方言真正魅力所在。讽刺意味强,但并不难听。决不是所谓的“泼妇骂街”。

1 f0 k* g/ Z: ~# S A: H

当然,现在很多北京人说的脏话相当难听,包括我们所谓足球场边的“京骂”。我不知道具体内容,不敢妄加评价。但是我可以说,这不能算是北京方言。所谓方言有严格的地域划分。在某一地方产生,跟标准音有所区别,并仅限于在本地交流使用的才算是方言。而大家平时听到的一些脏话,不仅在北京能听到。只是说北京人,用北京口音把它说出来,外地人用各地的口音把它说出来而已。

1 o3 W1 k m) T M/ {( d; ~

所以说不是北京人说的话,就是北京方言,那只能算是北京口音。北京方言是北京人在北京的交流工具,怎么可能都是脏口儿,它与四川话、广东话、上海话一样,都是普通的方言,唯一特殊的就是更加接近普通话而已。

/ s8 t) D. t) p8 i V9 i0 q- s6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7 21:52: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19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人说话有分寸,无论有没有文化,都注重礼儿面儿。   年轻人整天丫丫的,在老北京人嘴里其实很少见。

发表于 2009-7-19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ustdoit在2005-5-7 19:06:00的发言:
: x) b" n: Q" I. _4 U' `

我记得在上海听同学说起过上海大学的钱乃容教授提出上海话应该申请世界无形遗产文化,因为上海话的发展趋势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可以说一口纯正的上海话,他们在说上海话时会说出很多普通话的词语。以前的老上海人可以用上海话把报纸念一遍,这对于现在的上海年轻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自己读着都会发笑,根本读不下来。所以,他说有必要保护上海话。

1 \8 x! G0 K( p! Y B4 D( H: G

由此,我想到了北京话的发展,有些人会知道我在寒假做了个小小的北京话的田野调查,调查结果除了一些读音上的问题我们这里可以不讨论外,其他的是个挺值得担忧的问题。

( I+ a- Q3 m0 t

众所周知,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他的词汇是北方方言的词汇。而现在北京年轻人的嘴中说出来的很多都是已经是普通话中的词语了,也就是说,不说北京方言,很多北京方言他们也已经不知道了,我在调查中就很担心北京话将来就不存在了,这样就没有北京方言了。

) U6 q+ s, b7 Q' H! |

在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家都提倡说普通话,但是我觉得在普通话还没有成熟,也就是在他的词汇并不丰富到可以随意使用的程度时,北京话的消失对普通话的完善和充实是很不利的。

4 h @2 k9 D2 o

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下,如何保持北京话原有的幽默和哲理呢?京骂的头衔并不是对北京话的表扬我相信老舍先生也不同意把京骂这个词一直带在北京文化头上,有人说了,其他地方也有粗口,这不是不公平么,其实,甭管怎么样,先要求自己再指责别人比较好。郭敬明没有到过北京,他能写个“准京味儿”小说,就是凭借着许多的“丫”和数得清的几个北京土语,这是文坛的败笔。

) }& }( _0 [7 W) E% v8 ]

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把北京话的真正魅力再展现给外人。

, q* X' }( U6 K! w

我看到虫子兄弟把北京的土语找出这么些搁在这里,很受启发,当这些词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多了以后,那些经典的表达准确意思的词语就可以使北京话更生动、更文明。想起来就让人兴奋。不知道诸位是什么意见。

- ]( M# w P" y: j

 知道有个郭敬明,没看过他的东西。粗口能变成印刷品,首先是编辑的失职。

( }7 v8 o% W+ ~

 至于年轻人学他那种粗话,那些年轻人长大后除了少数不改,多数人想起都会脸红的。

; s. p/ e, h5 ~' Z; {7 B8 h

 还有就是,北京作家也得争气,多写点有影响的作品。

; d0 b! e5 h- ]6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17:09 , Processed in 1.20232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