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22|回复: 4

屋脊六兽[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4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X' }0 s4 B% |

屋脊六兽

; V: w! z( M$ L1 m2 }8 j


7 S2 M& k: `. n/ p/ P1 x

朋友聚会,有人问我:“最近怎么样?”,我答:“最近有点无稽溜受。”有学者型朋友说:“你们知道无稽溜受四个字应该怎么写吗?”,众答:“不知道。” 学者型朋友得意的笑,说:“就是‘屋脊六兽’。就是宫殿屋顶上面的六只小兽。”我听说过这种说法,但不同意,当即纠正,说:“屋脊上还有1、3、7、9、10兽呢,怎么不写成屋脊三兽、屋脊七兽、屋脊九兽?” 学者型朋友哑口无言,面色尴尬。

! D a9 N, z% l$ k% w

后来,在“老北京网”,学习了陆老师的文章《鸱吻与脊兽:殿脊上的动物园》,发现那位学者型朋友说的也有道理。

9 ]6 o. ]3 u( d. k& E

学习了陆老师的文章后,我把小兽分成三个级别,屋脊上有7、9、10只小兽的是高级型;有1、3只小兽的是特殊型;有5只小兽的是普遍型。高级型和特殊型的是少数,相对来说,普遍型是大多数的,也就是说,在皇家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是屋脊上有五个小兽的建筑。再加上小兽前面的骑凤仙人,就算成了六个小兽。因此,当有了“无稽溜受”这个发音后,人们自然联想到了“屋脊六兽”。这个问题不用再讨论。

. @" R, d7 y: K/ t; V; h

在“老北京网”,我向陆老师提了个愚蠢的小问题,“要是老师指教一下,各种级别的屋脊,应各有几兽就好了,是不是一兽到十兽都有?”。我受到了陆老师的严厉批评:“至于问‘如果指出一至十个脊兽的使用等级就好了’,提问同学显然没有认真阅读课文,第5楼的课文已经举例如下了:骑凤仙人在每个飞檐前端都有,但是排列其后的脊兽数量却要依据建筑物的等级规格而变更,需要减少时,应从队尾依次递减,不可打乱顺序。采用数量是一、三、五、七、九,都是代表阳性的奇数。以故宫各处飞檐的脊兽数量实物为例:养心门是一个,紫禁城角楼是三个,储秀宫是五个,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飞檐之上是十种脊兽全部上阵。这种区别,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 y5 ?7 s' Y# f; N: _/ G. \4 }

一个:养心门是一宫之门。

! Y* s _1 j6 a) Q8 s7 S

三个:角楼所在地的城墙,是全宫之墙。

, O- k) b& Q9 G4 C7 M" G# V0 B

五个:储秀宫是后妃之宫。

9 d8 A1 ~: P/ ^) s( L

七个:三大殿是皇帝的地盘。中和殿是三大殿最小的。

3 E0 x7 e2 _) m; G! p3 m

九个:保和殿居中。

6 k5 Z& q+ n/ Q/ r; ]

十个:太和殿最大。”。

2 S8 T" [& h" r

 

+ U2 }4 f- { j# f3 c

我在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后,认真地挖掘了一下犯错误的原因。犯错误不怕,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但是犯错误后一定要找出原因,以便下次再犯。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

& i4 L6 H! m( Z* x( j) t

我发现,我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受明清皇陵建筑的影响太深,是明清皇陵(包括王陵)中小兽级别的复杂多样,让我乱了套。

: C/ v+ ]" I+ z


+ p; h: m- w& V) ]6 s0 t7 F& C4 P

检讨如下:

( A& }2 d& U8 }, Q

一、关于9只小兽:

' O: d* `; N" O+ i

有10只小兽的建筑只太和殿一例,不谈。从9只小兽说起(为简明起见,只举一条脊上的小兽数)。

1 @( H; ~$ T$ V0 `3 H/ b# w6 W

在明清皇陵中,最高级别的建筑是享殿,是祭祀时的重要场所。享殿,在明朝皇陵内,称祾恩殿,在清朝皇陵内称隆恩殿。明十三陵和清东西陵内,皇帝的享殿都是九只小兽。

* e1 x _" k4 H


. r* h0 V; h1 ^( b9 q; F

明朝不为皇后单独建陵,清朝的东、西陵却有七座皇后陵。皇后陵的享殿也称隆恩殿。从照片上看(照片网上很多,恕不转帖),这七座皇后陵,孝章、孝圣、孝贞、孝钦陵的四座隆恩殿上是九只小兽;孝庄隆恩殿已毁,无照片。孝静皇后的建陵和追封很特别,不谈。

" M% S- \# y- c& i


& O2 I8 k0 M o" n" s

孝和皇后的隆恩殿就很奇怪,是七只小兽。如果说小兽是表示建筑级别的方式之一,为何给她降级呢?孝和皇后是道光的母后(不是生母),是嘉庆帝的亲皇后(亲皇后定义是我编的,就是生前坐过皇后宝座的。),没有给她降级的任何理由。

8 `: l$ W# S& M# Y% L

假设,因为她的隆恩殿是单檐式的(前面说的四后是重檐式),但他的儿皇帝道光的隆恩殿也是单檐式的,却是九只小兽。再假设,因为她的隆恩殿是她的孙皇帝咸丰给她建的,当时财政困难。但裁减两只小兽,能省多少钱呢?

+ _5 a; g; T' T7 Z5 S3 c


9 e4 u8 j6 ?1 u

如果说小兽是表示建筑级别的方式之一,在沈阳,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隆恩殿都是五只小兽且无骑凤仙人。这又是为什么呢?清朝入关后的皇帝们竟敢降低祖先建筑的级别,关于这一点,下面更不可思义。

- @+ J% M, o; S( ]


" g, K: y4 r0 Y0 B

二、关于7只小兽:

- f" j# v, c3 w2 u

在明清皇陵的建筑中,从小兽数量上分,次一级别的是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和明楼。

3 ^7 w6 V5 g' z- |3 [, t3 l


- D7 V$ g6 A# ?& Y

先说大碑楼。清东西陵有五座大碑楼,都是七只小兽。明十三陵只有一座大碑楼,是五只小兽,从级别角度讲,不难理解,清朝取代明朝,所以清压明一级。但不可思义的是,努尔哈赤福陵和皇太极昭陵的圣德神功碑楼却只有四只小兽(图一、图二),而且也没有骑凤仙人,不但降级,而且不用阳数,还没有仙人指路。如果说这是因为在清早期,级别制度还不健全,那么看看明朝,也有降级的例子。

$ P# i M/ t% v' [; _: N& h


3 e- j$ S1 b2 t

    如,明楼。明楼内竖朱砂碑。上刻该陵归主的庙谥简称,如“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大清孝庄文皇后之陵”。

; B/ U, a4 Q( E3 H: u: M7 \

明十三陵的明楼大都修复,都是七只小兽,但在湖北的明显陵的明楼却是五只小兽。明显陵的陵主是明嘉靖帝的本生父母,嘉靖帝很重视“本生父”的名誉,却轻视了“本生父母”明楼的级别。看来,清朝给先祖降级是有前朝案例可循的。

; [8 q6 ^# _6 {, |# q' q! p v. b, p


7 y1 W3 I1 Y0 ]' N/ O

回过头来,还说努尔哈赤福陵和皇太极昭陵的圣德神功碑楼那四只小兽,这点很严重。此二陵的圣德神功碑楼都不如清东西陵圣德神功碑楼的体量大,有点类似清东西陵的谥号碑楼(俗称小碑楼),清东西陵的皇帝陵都有小碑楼,还有三座皇后陵(孝贞、孝钦、孝庄)建有小碑楼,都是五只小兽,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不仅比后代的皇帝少一只小兽,也比后代的皇后少一只小兽。

( w$ o3 b, D7 ~2 t! s: U$ Y


. q6 `% @6 A; |2 m/ ?% E5 Z

三、关于5只小兽:

, z: V# z8 k3 }( R# N


' u' g# s: q$ w& I

前面说过五只小兽是普遍型,随处可见,如:清东西陵大红门、明十三陵大红门、东西陵所有小碑楼、具服殿、东西配殿、东西朝房、隆恩门、神厨库、省牲亭、井亭。等等。

; F7 |$ ?1 i3 l4 F& M

双妃明楼。王坟中的七王坟碑楼和宫门,西陵端亲王园寝享殿和大门。故宫中妃子居住的宫殿,等。

3 d8 T) S3 H* @' y' X6 Q; J

因为普遍,所以级别混乱。王爷坟的宫门和帝后陵的隆恩门上小兽数量虽然一样多,但颜色不一样,这好解释。

@) t6 y T( B. Y( e# C

但是,帝后的谥号碑楼、妃子居住的宫殿上的小兽和杀猪宰羊的神厨库、省牲亭上的小兽一样多,和水井的井亭也一样多。不理解。

. T. S$ s' Z& q, j% O z: A5 Z


. @$ E9 \4 o$ r$ i5 ^1 n; O- r

在高级型的7、9、10只小兽中,虽有特例,但基本上还是体现了等级观念。在普遍型的5只小兽中,给人的概念是,在皇陵里,随便用,不再分级。在故宫里可能会分得很清楚,可皇陵是风水宝地,皇帝们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低于皇宫。

' D: O. X! R& x& I: ?8 @7 P" u


5 I* G1 F$ Z5 i7 q6 b% |# y+ @

三、关于1只和3只小兽,还有“0”、2只和4只小兽:

1 `( O$ z; R, t% w


- F: w" x' M: c0 P3 B% E$ z

有一只和三只小兽的建筑不多,举几例:清东陵中,裕陵三座门(陵寝门)、双妃园寝的陵寝门;清西陵永福寺的四柱三门牌坊、沈阳福陵的角楼和昭陵的正红门、明朝永陵大门,九王坟碑亭和朝房。等等。

; u- g$ _+ T0 u. d


! J5 _$ P6 {1 F

   有没有二只的?孝庄皇后的昭西陵,三座门是二只小兽?(图三、图四)

) {% z1 ^: D- S


0 Q r1 x- g! O

还有“0”只的,0只不是没有,前面有个仙人。在九王坟的墙角。(图五)

2 |- B& s- q7 [* M9 S


E+ `1 f" s% F' s% o

关于四只小兽:前面说过,沈阳努尔哈赤福陵和皇太极昭陵的圣德神功碑楼是四只小兽,无仙人。

- I6 `* U8 u. d |6 H# N9 z4 Q

还有个更特别的,在辽阳的东京陵,舒尔哈齐的碑亭,不知道是算为四只呢,还是算为七只?(图六)算四只,不是阳数,算七只,他凭什么超越所有人?也可能是现代人重修时给弄错的,孝庄皇后昭西陵三座门的二只小兽也可能同样是错的,所以急需使用小兽方面的史料核对。

& f6 ~/ B8 Y6 H/ y: S7 Y


9 y4 s; G5 C& I+ u4 h9 z2 p2 v" T0 D

最后,有人会说,人家说故宫,你怎么跑偏到皇陵上去了。我有个疑问:是不是只有故宫在等级方面很严格,皇陵因为是阴宅,不必太严格?

& L& E+ M X/ c5 A0 O


7 }. j2 Z6 g* {8 R

非常巧,以上照片都是从网上转帖的(特此致谢),只有下面这张是我亲自拍的,是故宫的某个门,上面是二只小兽。(图七)

& C" W j( |( X) i0 F$ Z" f7 X1 C


/ q4 b, Z) { ^& Z' }

十分乱套,请多指教!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屋脊六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14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真是应了那句话  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

' A# D: H+ Z- J: n' B/ U

 

$ B& _9 j( i# ^0 S5 e6 e2 Y- B5 c

如果人人都有这个精神  将是何等的幸事呀

, k L- V' X! O0 l& n" V, E

 

. i. f3 P" J- G( J- D$ s

 

/ W& t8 E" C5 e4 ?

我想 这个问题  不是哪一个人能轻易回答得了的

; d4 o* x8 k6 y2 O' x. k

 

* E/ Q8 m- _, O+ r

基本的规律 法则肯定是不会错的

! q( U2 ]* a& s. h' z! G

 

+ R- d7 p* e: {

但时隔多年  造成今天的混乱情况 原因到底是什么 看来要经过十分复杂的调查研究

1 C w! ~7 a- E! U" c6 E# G. s

 

& v- U1 u% h& r/ V) B* Y* ~

除了翻看当年的皇室档案(包括诏书和建筑档案)  还要求证后世的修缮情况

0 q/ E) P% p+ L: L% w

 

3 N7 k3 i+ G- y8 Q5 `8 }( p2 k6 s

看来是个极大地工程

) V( m% i& M# K

 

3 u: m6 }" P3 |6 {% }) o: ^

楼主提出这个问题  是很有心得

1 @ F0 p; \3 l) L+ K

 

u# y1 U6 A& m( L ~

就是因为有人问问什么  世界才得以进步  佩服

# X$ ^1 {/ J6 w% F) l7 {. o1 A5 Z

 

# p$ H( d: |4 E5 z. A

期待有心人的探秘  求索

发表于 2009-3-15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真是没地说理去了

发表于 2009-3-15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官式建筑有一个非常完整和清晰的规范,走兽数量一方面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建筑体量,梁柱尺寸,等等要求而定的,这个规范的标准合集就是《工程做法则例》。如楼主这样好学有为的人士,自然是看过《清式营造则例》,那里头就有吻兽数量如何安排的具体要求。您回忆一下就是了。当然咱们今天看到的建筑,也有个别没有遵循这个规范的。这个原因很多。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是国朝,早不是清朝了。那老皇历早没人奉为圭臬!

发表于 2009-3-18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老盘子大哥的分析比较透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17:46 , Processed in 1.16343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