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3|回复: 36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28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1227  12:30  阴

! K; L2 q6 T+ g. u1 J

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北角 集合

0 K! Y8 W% k4 m) e& W+ \

行走路线:梁家园、红线、骡马市、前孙公园、魏染、棉花、山西街等......

$ {8 P5 M, g4 Z3 r, m+ c

 

1 F/ Q @+ \2 @/ p% W+ A

今天是08年最后一次拍记,虽然两周前刚扫过这一带,但还是赶来参加了。把遗漏的东西找补一下。

& B* I% Q8 }9 i) d( Y! N

和老拍记队员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 q5 p1 y6 H5 W/ Z; h$ L, q

 

: ]* ^( x9 B1 s5 Z

发图的顺序都是电脑自动排列的,这样省事一些吧~

& o+ ?6 M. m$ N. n% g

 

+ |) k" E5 U8 s& a2 B/ P5 V1 s

红线胡同:位于魏染胡同东北部,北起前孙公园胡同,南至骡马市大街。原称麻线胡同。明清以来一直称麻线胡同。1965年合并小麻线胡同、朝阳胡同,称今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居此。

( W5 s2 x1 t# g

 

: `) i! E0 d6 Y7 X; d& i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081227拍记虎坊桥至西草厂街

3 a0 d0 C! b2 L- M* x

 

+ t- e% C3 t/ Y% ~

 

H4 n1 j# k1 r# X2 j

 

6 l" H% I8 O+ c" b

 

* L% d9 V* R$ w+ G7 @: P' o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子精彩!制作精良!羡慕!
发表于 2008-12-29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京琐忆昔话在2008-12-28 14:08:00的发言:
& W& @) p/ {. C6 ]1 R

 

0 f/ C- p% y4 e

 

0 K R4 B4 x8 u$ z2 C

 

8 ~6 G: p' c# i- H- A- r! A

大都,要打人啊???这是铁砂掌吗??

7 Y3 @1 O+ j: V* b

 

! l+ Q/ C+ K/ V6 C8 q

 

1 v. I* n8 L9 B2 t4 n

 

) [" P5 y3 U% m& \

我打人你在旁边看哈哈笑,你比我狠!

发表于 2008-12-28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铁狮在2008-12-28 14:0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梁家园北胡同845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i" P5 v) t- U/ l" T4 k

 

@7 b% L( J( m# J* P$ l

 

9 w: t0 y4 f2 r& O. y0 O! r( f& H" K

 

- E; s/ P. ]. H9 r/ P

大都,要打人啊???这是铁砂掌吗??

" D5 ]: D V- S' F- x6 F/ x

 

- y- ?5 C) P3 F8 X

 

( Q) A% ]" T, [9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骡马市大街

' f+ i" C B. B4 [

东起南新华街,西至宣武门外大街。因有骡马交易市场得名。形成于金代。辽时为城外。清代设骡马税局。1965年称今名。街道原有明代元帝庙又称马神庙。因临菜市口刑场多棺材铺、冥纸店、杠房、寿衣店等。1979年大街拓宽为原来的三倍。大街东有虎坊桥。明称虎房桥。1号原和平餐厅为日伪时期地下交通员杨子健活动处。

# R2 n& i# Q* L" D# W

 

1 w2 i# ?5 j% a, \; ~' o

今天集合地身边的大船建筑是京华印刷局,民国九年落成。前身为官办直隶官书局,它是康有为、梁启超所办的强学会书局改组形成。

$ I3 W+ W' Z8 t

 

8 x/ D" T3 L: m- A/ c; A. x

51号现在没有拆毁的是福州新馆。林则徐为建福州新馆花费心血、出资、并居住。——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片”

9 s! q6 H1 P9 z# a* |. Y: j# g

东起四川营,西至裘家街。

# | P. x: G( H

明末四川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入援京师,相传在四川营驻兵,因多女兵,在临近之地有纺织棉花者。后以此为街巷名。清代此处分头条至九条。后又在胡同中区分为上下,至今未变。

2 x" H7 t' G6 D7 I' l: G! p( d. b9 x

棉花头条1号为《社会日报》旧址。创办者林白水因讥讽军阀张宗昌部下潘复为“肾囊”而被枪杀于天桥。

! v/ |# b9 w5 }0 A7 }$ g7 i: A

棉花下三条1号,棉花五条7号,棉花上六条6号、下六条11号、上七条1号、15号、棉花八条1号住过于连泉(小翠花)、叶盛兰、赵桐珊、赓今群(鼓师)、李少春、裘盛戎、金少山、马富禄等著名京剧艺术家。

. e' n' s1 w, U8 m8 }% v$ a

棉花八条1号为原四川会馆。其南即四川营胡同。

4 W2 N2 M, r( v# W0 i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家园胡同

: I [( c) G8 ` B; L/ c

东起梁家园东胡同,西至红线胡同,南抵骡马市大街。成为“T"形。因有明人梁姓花园得名。

9 p0 n# L5 a j! G# O6 U" M4 A3 K' S

明代称梁园或梁家园,梁姓私家花园引凉水河入园,亭榭花木盛极一时,后渐废。乾隆四十四年莲性和尚买此园兴建寿佛寺。五十七年他在寺西办起义学——宛平模范小学。寿佛寺今为宣武公安分局。民国时此称梁家园。1965年改今名。

& G6 m3 s# i) @/ ]) v7 R

光绪三十四年梁家园设立外城官医院。是我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公立医院,分中西医各科,打破我国传统只设中医的格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棉花片”......

: b* ^$ X n7 v9 p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28 14:47:00的发言:
& [7 R9 U) i/ S6 U- W* R( n* L

这院子很奇怪,看着象残存的几进大院子里的一进,前后北房都是高大的八架前廊房,但是前后之间离得很近,而且厢房靠里,显得比例不协调,前后2进北房离得近倒可以理解为当初房地就那么大,但是为什么厢房靠里那么多呢?这样不是遮挡北房采光吗?而且厢房后面的空间都浪费了!

! Z0 K. o8 A& x4 a' ~2 K

在那里的时候跟您聊天,就觉得越来越好奇,回来查资料,也只是找到“福州新馆”而已,汗~

发表于 2008-12-28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铁狮在2008-12-28 14:51:00的发言:
. g8 T9 f: T: W

在那里的时候跟您聊天,就觉得越来越好奇,回来查资料,也只是找到“福州新馆”而已,汗~

( P- |' d; }2 m) X4 u

也许谁有过去的没拆前的照片,看周边就能看明白了,其实逛胡同时候能发现很多奇怪的建筑问题,随着内城不断的拆迁,这些问题和他们的答案可能永久地消逝在历史里。

发表于 2008-12-28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院子很奇怪,看着象残存的几进大院子里的一进,前后北房都是高大的八架前廊房,但是前后之间离得很近,而且厢房靠里,显得比例不协调,前后2进北房离得近倒可以理解为当初房地就那么大,但是为什么厢房靠里那么多呢?这样不是遮挡北房采光吗?而且厢房后面的空间都浪费了!

; H3 j- Q% Q7 ]$ S# d

6 Y5 y% ^7 N4 k6 J& b1 L2 |9 E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孙公园胡同

+ Z# ^9 Z5 n$ w k. _: @7 @& J/ E

东西向,于后孙公园胡同之南。因孙承泽花园得名。孙乃崇祯进士著有《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等,宅内有研山堂、万卷楼、戏台。他的宅第和园子被后人称为孙公园。同治八年李鸿章兄弟提议,淮军出资购得孙公园部分房产辟为安徽会馆,戊戌变法期间,这里是维新派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强学会会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染胡同

Q! H9 }* I5 J( ^* n: {, t

 

% N) I- x# y* }

北起南柳巷南至骡马市大街,明代称魏染胡同。清时称魏儿胡同,魏染胡同。民国称魏染胡同至今。胡同得名一说是有魏姓染房。又:《北平地名志》“据传宦官魏忠贤曾在此居住。被诛后,此巷叫魏阉胡同,今为避恶名改为魏染胡同”

7 V7 y8 w& U5 d& v" y

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居此。民国年间《京报》创办人、李大钊,罗章龙秘密发展入党的党员卲飘萍居此,又是《京报》编辑部所在地。鲁迅多次到此商议稿件。

% u$ W# ~$ V6 o( p* ?" u

 

9 f; p f2 b4 j: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完了~

9 \* a |! ^ H0 F1 y$ ~- \

请多指正,

0 x6 z. c/ h2 y1 ]0 Y

谢谢!





发表于 2008-12-28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胡同日渐减少,真是可惜!只能多在照片里留下,更是无奈!

3 Y5 O& i1 l" u1 a9 B

 

' p) J- V- A1 Y/ i

闲情北京精彩依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门胡同

$ ?) w" v; x2 [8 u4 k

北起西草厂南至骡马市,因有圈虎铁栅栏得名。

( M- w- G9 q6 L% i! a9 [

清时虎场废,铁门演化为胡同名称,民国不变,1965年改今名。

z8 | o. H$ p% |. y5 t

此处三多,一是多酱菜铺,以桂馨斋、兰馨斋著名。二是井多,《燕都从考》:“胡同内约有井七十二眼,虽室中,往往亦有井眼。其地多制酱局,需水多,盖缘此也。”三是多历史名人,(不列事迹,光写名字了~)邵式平、黄道、施愚山、朱蕴山、陈独秀等,孙中山、鲁迅也曾到此地。还有北京最早的文艺团体——笑社,校址是49号东跨院。胡同南口清代刑场东边界。戊戌六君子牺牲前,是从南口依次向西排列。

) h- B) A* R; B! o1 Z)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28 14:56:00的发言:
1 L# i+ p! x% d* y: X( g

也许谁有过去的没拆前的照片,看周边就能看明白了,其实逛胡同时候能发现很多奇怪的建筑问题,随找内城不断的拆迁,这些问题和他们的答案可能永久地消逝在历史里。

) ]. W/ \8 W; ^' L" W

以后您还得多给讲讲:)谢谢您了!

发表于 2008-12-28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铁狮在2008-12-28 15:08:00的发言:
% z) f# v8 j v

以后您还得多给讲讲:)谢谢您了!

& \- G# q6 t+ H6 H

别别,我哪懂这个,能讲什么,我是看不明白才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龙八部在2008-12-28 15:20:00的发言:
1 m- s2 P. W/ g ~& r. e6 P

看着胡同日渐减少,真是可惜!只能多在照片里留下,更是无奈!

5 _8 j( G: p8 ?1 G+ V

 

! n) h/ H! t5 j* l' P- g

闲情北京精彩依旧!

/ W% A8 Z$ f' Q7 `8 R; X$ E+ F" u

现在不敢闲情了,为了少些无奈....

5 |' M- u( k) E; o7 m

 

4 o2 ~; v. O' Y7 Y1 I9 b: k

多谢兄弟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28 15:13:00的发言:
6 b: V! K0 |& ~ P& l' X

别别,我哪懂这个,能讲什么,我是看不明白才问的!

8 ^1 Q8 F: T; h0 m* |

对于院子、门楼等建筑的各个部位名称,不是记不住就是记混了~ 家里有书,看完了到现场就糊涂,没办法~~呵呵~~就是笨呢!

发表于 2008-12-28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S8 q4 a+ h8 r/ O7 X. p

 

7 R. F4 F8 b. _5 a) i0 _

      铁狮的文字记述和照片一样下功夫,令人敬佩!

8 b) s, [1 F, K# A# i6 t, e

 

0 p7 e1 [! _( K" C. I3 q4 l

      向坚持奋战到2008年末的朋友们致敬!

发表于 2008-12-28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片片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8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不错的片子.
发表于 2008-12-28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
发表于 2008-12-28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狮的胡同儿,味道就是与众不同!佩服~~~
发表于 2008-12-28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好镜框,好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8 14:24 , Processed in 1.23601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