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4|回复: 0

[转帖]北京的岁时习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3-22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 月

8 f: d" [& Z& Q3 J" w3 R

顺星:正月初八黄昏后,以纸蘸油,燃灯108盏,烧香祭祀,叫顺星(清时习俗)。 天诞:正月初九为天帝诞辰。禁屠宰。大高玄殿设皇坛,各道观设醮。散花灯:十三日,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门都燃灯,除不祥。 上元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除了上节述说之外,还有妇女们"走桥摸钉"。凡有桥处,头人拿香开路,后边结伴而过。叫"度厄",也叫"丢百病"。"摸钉"是到正阳门的门扇上摸门钉,能生子。

' W8 k* _; _, c8 j

二 月

! `) X: ^+ p) D

年后兴尽,各业恢复正常。东直门外鸡鸭房人工孵化小雏儿,本月下旬大街上始售。 初一:原为中和节。大街上卖太阳糕祭太阳神。左安门内太阳宫热闹一天。龙抬头:即二月初二。这天吃饼叫龙鳞饼,吃面叫龙须面。妇女停针钱,恐伤龙眼。农民把灶灰从门外洒进厨,绕缸一周,叫"引龙回"。私塾开学,叫"占鳌头"。花诞:二月十二。传说花王生日。文人雅士,留连赏花,以牧丹为主。 道诞:二月十五,是太上玄元皇帝诞辰,禁杀生。各道院设醮。 观音诞:二月十九日,观音大士生日。各观音庵、大悲坛、紫竹林等庙大诵经卷。

6 ^1 H P% F" y! ^ |+ Z

三 月

% Q) d- |4 Q: P# n9 K& h

天气渐暖,春意盎然。郊外春游。 清明:全家备祭品扫墓,带着风筝,祭毕墓前游玩。儿童戴柳条圈。戴柳之俗始自唐代,唐高宗三月三日在渭阳祓禊(除不祥)赐柳圈一个说戴了可免虿毒。祭祀后用柳条穿剩下的蒸食。立夏时用油煎了给小儿吃,说不怵夏。 庙会:初三蟠桃宫,十五东岳庙,而潭柘寺从初一开庙半月。

' Z1 ~7 g n, k% ]! {# J$ Y3 X

四 月

. R, H5 ~; H/ v- [

日丽风轻,适于春游。郊外庙会多。 庙会:西直门外万寿寺、兰靛厂的西顶娘娘庙、妙峰山、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北顶皆有庙会。结缘:舍缘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叫浴佛日。人们在街上施茶,并煮豆加盐给路人吃,叫普结良缘。这天去法源寺游玩。 药王诞:二十八日是药王的生日。京城四座药王庙都有庙会。

% T) d- }5 w; f/ _! x B

五 月

; X7 i% w* h% T0 i6 ]( ]

天气渐热,极易生病,北京人叫"恶五月",因此本月禁忌很多。如禁晒床、修缮房屋;初一,端五,不汲泉水、不搬家、不糊窗、不剃头。夏至:是国家大典。民间吃过水面。 五月谚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初一至端五,用雄黄酒涂小儿脸,避毒物。 端五节:街上卖用黄纸盖印的天师符,也有画钟馗或五毒符咒之类。买回去贴在中门上,可避祟恶。当日用菖蒲和艾子插在门边,避毒恶,是"蒲龙艾虎"、"艾虎蒲剑"之意。妇女们用丝线罗制成小虎、粽子、葫芦、樱桃、桑椹等,用彩线穿好戴好在身上,儿童挂在胸前或背后,叫"长命缕"。用彩纸剪成葫芦倒贴在门上,叫"泄毒气"。过午扔掉。嫁出之女,今日回娘家,故亦叫"女儿节"。节日食品:粽子。粽子的起源:按《续齐谐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楚人哀之,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以粽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 磨刀雨:据说五月十三日是关公过江会东吴之期。这天有雨叫磨刀雨。分龙兵:五月二十三是分龙兵日。此后雷雨无常,传说神龙此后分区负责。

9 Y# ^$ y: f3 u$ T# v* q, `' d3 {

六 月

) x4 N" f% m: R# V* ?4 h

六月是北京地区的"伏天"。人们常找凉快地方消夏避暑。民间事情不多。初六日是各庙晒晾经卷之日。民间于这天晒衣服、书籍。妇女洗头发。骡马犬猫等在河里洗澡。宣内象房中的象,牵出来去宣外河内洗澡。 二十三日祭马王。所有养马处均于此日祭祀。二十四日祭关帝。这天京城内鞭炮齐鸣。

; r' @! R( Z0 c$ Q

七 月

]& h0 P" Y4 Q

立秋。立秋日下雨主秋田茂盛。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立秋日小儿上学。私塾门首大书"秋爽来学。" 乞巧节: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传说这天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是扫墓的日子,庵观设盂兰会,传说今日是目莲僧救母的日子。晚上放荷灯,荷花灯。"荷花灯,今天买了明天扔。" 地藏会: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诞辰。各寺院诵经、扎法船、晚上烧。大者数丈。

, C5 N+ U, |* w. k0 \; l

八 月

2 |* e7 u1 G7 d6 T: {

中秋节:八月十五。此日祭月、拜月。在月亮出来的方向供上"月光马儿",用纸画成菩萨,下面画月宫和玉兔。祭月时男子不拜。供品主要是鲜果,考究的要用娑罗果、红花脆枣、中山御李、河南石榴、紫葡萄、绿毛豆、黄梨红柿、白藕青莲等。节前大街上最盛的是"兔爷摊子"。以黄土捏成兔型,外面上彩。有骑虎、骑马者,有宽袍大袖、金盔金甲者,形形色色活泼可爱。

& ]' q; F0 t" g

九 月

' V8 J% w! |7 U, ^3 P, ?, c

北京地区开始入秋。有兴致的外出秋游叫"辞青"。北京之季花为菊花,也叫黄花、九花等。本月节气是霜降。腌菜:此时北京的鲜菜近尾声,人们开始腌菜准备过冬。 重阳节:即九月初九,也叫登高节。据说这天登高可避晦气,也说"登高长膘"。这天供品用花糕。讲究者喝良乡酒佐糟蟹。重阳日喜遇雨。古诗有"菊为重阳冒雨开"之句。

2 d/ H* Y- L9 U M: e

十 月

+ u9 m& F6 w8 d `! S

十月后北京地区进入冬季。北京人开始为过冬而忙碌。 送寒衣:初一日,各家为死去NFDBE人烧五彩纸糊的衣服。后来以烧包袱代替。添火:也叫薰炕。北京人于十月初一屋内生火(二月初一叫撤火)。 八旗练兵:十月十五日。清代在安定门外十多里的仰山洼(将台)八旗合操。

% k" ~+ Y k: O& ^$ G. m: d, v2 B

十一月

4 P/ G2 x% `% M& l* ]! ~

农历十月的冬至是国家大典,民间不为节,但大都于这天吃饺子。 京内闲人于冬至开始绘染"九九消寒图"。 十二月即腊月,开始进入年关了。

1 G2 i, u0 P: S2 G8 R4 h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9 01:19 , Processed in 1.13787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