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31|回复: 10

关于南苑“海子墙”以及各城门史料新增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5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ris_1987 于 2013-2-19 02:31 编辑 - X% R! C; h! g& d. q1 ]

8 ?# f6 K0 Q0 `; M+ ?+ {7 H6 P<p><font face="Verdana">以下史料均为摘抄:</font></p>
5 V1 Y4 c) m+ A  ?% g& k<p><font face="Verdana">南苑为明清两代皇家园林遗址,在永定门外10 公里处,南<font face="Verdana">至大兴县的后大营,东至通州界,西至米高店。</font>该遗址东西长约17 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面积约210 平方公里。</font></p># @. Y. _* \5 Z& |8 P3 c
<p><font face="Verdana">永乐十二年(1414)修筑的围墙为黄土夯筑的垣墙,长达60 公里,将200 余平方公里的猎场围筑起来,同时在围墙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分别称“东红门”、“南红门”、“西红门”、“北红门”。其中北红门正对着北京旧城永定门,是皇帝出入最便捷的一座大门,由此为南苑正门,也称“大红门”,门开三个门洞,比其他门在规制上高。为何称“红门”,这是因为东、南、西、北四座门均为南苑的正式宫门,大门为红颜色,用红漆装饰,门上还有横竖成行的大圆帽铜钉,一看就是皇家气派。</font></p>$ W+ \& y+ O- _7 B5 |) @1 c6 m7 J
<p><font face="Verdana">在北京南苑地区有关“门”的地名非常多,这是因为在清朝重修南苑时发现围墙太长,仅有四个门出入不方便,于是又新开辟了“黄村门”、“镇国寺门”、“小红门”、“双桥门”、“回城门”。加上原有四座门,总计九门,符合“九五之尊”的建筑布局,更加体现皇权气派。现在这些门像老北京城门一样,已经成为了地名。另外,清朝还陆续修建了一些角门,如栅子口角门、马道口角门、羊坊角门、毕家湾角门、房辛店角门、大屯角门、北店角门、三间房角门、刘村角门、高米店角门、潘家庙角门、马家堡角门等,有人统计总计为十三个角门,象征十三太保。而地名中<font face="Verdana">“旧红门”一般是指“东红门”,原因是清朝修建东红门时位置向北移动,明时修建的东红门称“旧东红门”,俗称“旧红门”。</font></font></p>0 B$ D  ?9 c. w9 Q
<p><font face="Verdana">在清代南苑中,不仅修建有管理皇家园囿的衙署,还有皇帝休息、居住的四处行宫。其中“旧宫”是“旧衙门行宫”的简称,是南苑中最早修建的行宫,因其位置在南苑东部,又被称为“东宫”。“旧衙门行宫”中“旧衙门”是指明代建的提都衙门,这个机构是管理南苑的行政机构。清代修建行宫,宫门三楹,内有一层层进深的殿宇,红墙绿瓦,描金画栋,十分气派。乾隆皇帝在《旧衙门行宫》诗文中曾明确指出:“清时作行宫,明季乃衙门。不必其名易,于中鉴斯存。”在旧宫旁,还毗邻有寺庙、河流、树林,是古代帝王在深宫中住久了,外出居住的理想之地。旧宫遗址在今大兴区旧宫镇。在清南苑内,另外三处行宫为“新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和“团河行宫”。新衙门行宫也简称“新宫”,遗址在今丰台区南苑乡新宫村。南红门行宫位于南红门内,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因位于南苑南部,也称“南宫”,遗址现为大兴区南宫村。团河行宫在今日大兴区黄村东面,是南苑内四座行宫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行宫。行宫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400 余亩,内有东、西二湖,在湖的四面修建各种宫殿,景色宜人。现今辟为团河行宫遗址公园,至今仍保存有乾隆至光绪六位皇帝题写的诗文碑刻,重要的古建筑遗存还有御碑亭、翠润轩等,遗址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font></p>+ O2 s4 a, c7 u/ Y( u' r. m3 D; Q
<p>&nbsp;</p>5 D3 X2 v. t* @8 _4 n2 w" Z0 y: z
<p>&nbsp;</p>0 L. z6 f: F: [# p2 H8 r" N
<p>欢迎大家继续增补,另,寻找到了南苑以前的地图,希望能有仁人志士用今天的地图复原“海子墙”以及宫门位置。</p>
  ~( H0 @" m  E- q3 l; @. r9 l. x5 q  H
<p>&nbsp;</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09-12-5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现在海子墙还有遗迹吗?大部分墙及门都毁于何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不大清楚了 记得有位兄台说 大红门 还有值房存留下来 可以确定大红门的位置 还有南苑围墙不知道是不是指的是“海子墙”

9 I4 p& E: \% }# t! G5 N

 

# \# Q2 F1 I) D% _- j3 x

另:

4 I }( {; N: U- ]6 {7 |

 门房,就是建在大门口看门用的房子,现在也叫传达室或收发室。如今在北京南郊的大红门,还留有一处为当年皇家看门的“东门房遗址”。   
北京南郊的大红门,明清时曾是帝王进出皇家苑囿南海子的必经之地。据有关大红门的资料介绍:明代永乐十二年(1414年)扩建皇家苑囿南海子时共开辟四门:东红门、西红门、南红门、北红门。北红门为南苑的正门。清代乾隆年间又增五门,为九门,在北红门东边建一门,称小红门,原北红门改称北大红门,后简称大红门。
大红门曾建有三座黄琉璃瓦敷顶的红色拱形门洞,中间为大门洞,两边门洞稍小,1955年因交通道路改造而被拆除。而在大红门南边两侧建有东门房和西门房。东门房是清朝南苑的重要门房,除驻有守军外,还有两名门军,负责南苑九个门门军的联络。据说如今东门房还存有七间北向平房,而西门房已经踪迹了无。

2 h; }% p9 u, @3 U) c

大红门东门房(大红门东后街,III类古建筑,不对外开放)

0 f1 x1 o: F4 X8 h/ Q* d# O

曾经有过文章提到过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2&id=12987

9 B% D# V, S7 @: y6 j- v* d

 

发表于 2009-12-6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12-6 7:06:00的发言:
) f' |0 W9 H" R4 \4 d+ c3 `$ I

 

' l+ q i- M, Y' ^

学习了,长知识。

; D2 Z8 h, d6 }

 

! N" ~0 ]* k" a+ P3 K

据我了解海子墙还有一部分遗迹,好像在某单位大院里。

* e) {4 B7 d; f* V: W( V5 D( h

 

* h2 Y1 r- R% h

另外,现在那些三营门、六营门的称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 I0 H O f6 I9 K) [9 _6 @% ?

 

: j+ t& m9 S/ \- w& v, t4 q

 

1 \* Y7 x7 i. Y/ o7 h

考察南苑古街……都可以有答案。

) u- \1 X7 ?4 `" {( J# `

 

# V4 L. U. N8 v5 M W; n

 

发表于 2009-12-6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5 23:35:00的发言:
请问现在海子墙还有遗迹吗?大部分墙及门都毁于何时?
- D# t3 E; A% U8 ~) I% s& l* P {- `

 

( f( X; x+ K& c' P, q, g* `

你北大历史系上学的时候,老师没讲啊?

" E% b8 Y- ^3 h7 u8 ^ P

:)

发表于 2009-12-6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3 X) i6 [: }' n6 J& m

学习了,长知识。

' ^, [' W' `/ |9 K" J# ?+ Q! R

 

3 a" s! W& Z- W7 r( k' L: o

据我了解海子墙还有一部分遗迹,好像在某单位大院里。

8 s2 s/ i7 w3 D- j0 G# `4 }: p% Z

 

5 Z- p& a8 v5 P% V8 H

另外,现在那些三营门、六营门的称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发表于 2010-5-19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台南苑黄土岗的“海子墙”吗?请详述。
发表于 2010-5-20 0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叫“海子”?

$ J& D8 K( r1 M$ A+ q" \

 

( [9 h* n& g& h* g/ F* x, L

谢谢

发表于 2010-6-9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人的称呼。蒙古人把水域都称为海子,不分湖、泊、潭之类。比较正式的海子是积水潭(现在的什刹三海),南苑的是“南海子”。
发表于 2010-6-9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12-6 7:06:00的发言:
: y7 W6 I. U1 |! B8 i

 

% v$ @. t) v' `: h* Q

学习了,长知识。

$ ~2 h/ ?. i9 [3 }' e& M/ c

 

) T0 D9 F8 D) s" ` E( S: Y. m# A9 R

据我了解海子墙还有一部分遗迹,好像在某单位大院里。

0 s- L6 [5 r! Q, R

 

/ e6 q. B4 e& u q e- w! ^' U! X

另外,现在那些三营门、六营门的称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8 O7 f( b" g7 E( @, R3 j( Q/ t7 a

三营门、六营门的称呼相对于机场和航天部一院的称呼。

- D4 K# R, q% l' \/ z8 @1 r

当年为驻军营房。

e8 O; r* r3 O& h

大营门,指现在的南苑机场北门

4 R" ~. `) U7 U q& t

二营门,指南苑机场的东边500米左右(现在不设岗)

3 k, M# B- O/ L2 K. B

三营门 ,为航天部的北门

$ x, d+ w& U; L; M" B% `) f/ L

六营门,航天部的东门(现为东南门)

& w( u& K' ?1 J+ J/ h% T

还有四营门等称呼都是现在为了称呼方便起的名。

3 V. h8 y) A; R,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0:40 , Processed in 1.16480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