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8|回复: 8

红树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0-12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红树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小苗掉在海水中即使被海浪冲走,也能随波逐流,数月不死,一遇泥沙,数小时后即可生根成长。红树林不仅为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环境,而且以其大量的凋落物为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形成并维持着一个食物链关系复杂的高生产力生态系统。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此外,它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置身红树林中,看着那些尺把长的种子倏忽脱离了母体,飘然而下钻入水中,像一个个小娃娃样地戳立在海底的泥沙中,觉得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迷人,令你真有点儿像醉了般地痴晕起来,难以克制地想纵身跃入柔软的海水中,去体味那未知的又在向你强烈召唤的奇境。我的天。5 i! {0 S1 J5 }( Z% T

 

发表于 2007-10-1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紅樹林係指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河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並非只單一樹種,全世界目前約有24科30屬83種紅樹林植物。依其生育型可分為:

真正紅樹林植物:生活在河口潮間帶而具有氣生根或胎生現象等特徵的木本植物為限。

台灣目前屬於真正紅樹林:

1.紅樹科:水筆仔、五梨跤。

2.使君子科:欖李。

3.海欖科:海茄苳。

发表于 2007-10-13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泥滩地、潮间带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的树种,其特点具有呼吸根和支柱根,种子藏在树上的结果中,由果实萌芽成苗(又叫胎生苗),下落于泥涂中发育成新株而组成的群落之总称。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东厦镇,漳江口南北两岸潮间宽2-3公里、长8-10公里的泥涂中,是由红树科木榄属的木榄树种,秋茄属的秋茄树种,紫金牛科桐花树属的桐花树种,马鞭草科海榄雌属的白骨壤树种和爵床科老鼠勒树种以及蝶形花科鱼藤属的三叶鱼藤,合计5科6属6种组成。在这些红树林下,潮间带滩涂中,养息着弹涂鱼、蛏、青锯蟹、招潮蟹、泥蚶、泥螺、鳗鱼等多种珍稀海产品,树上栖息着多种鸭科、鹭科鸟类,如绿头鸭、斑面海番鸭、灰雁、豆雁、黑尾鸥、白鹭、苍鹭等,林下还滋生着多种藻类和浮游海生物,构成了独特优美的自然生态。
发表于 2007-10-13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树林生活在边缘上。这些两栖植物一脚踩在陆上,一脚踏入海中,它们占据的地盘炙热、泥泞,盐度高得可以让普通植物在短短数小时内毙命。但是,红树林构成的森林却是地球上生产力最强、生物复杂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鸟儿在树冠中栖息,贝类附着在根上,蛇和鳄鱼则把这里当作了狩猎场。红树林为鱼群提供育婴房,是猴子、鹿、爬树蟹、甚至袋鼠的粮仓。它还是蝙蝠和蜜蜂的甘露之源。
   红树林只是一个松散的物种集合,不能够太精确的定义。它有20多科、大约70种植物 ——包括棕榈、木槿、冬青、白丹花属植物、老鼠*属植物、豆荚科植物和桃金娘,所涉范围从匍匐灌木到60米高的参天大树。尽管红树林在东南亚最繁盛(应起源于此地),却在全球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大多数红树林生长在南北纬30度之间的地区,但也有一些耐寒的品种,适应了温带的气候,其中一种竟然可以生长在新西兰。无论生长在哪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超强的适应力。每种红树林都有个超滤系统,把大部分盐分拒之体外,还有一个复杂的根系,使得它能在潮间带存活。有些树种的根类似潜水者的呼吸管,叫做“呼吸根”,可以伸出淤泥之上,帮助它们呼吸空气; 还有些通过支柱根或板状根,让树干挺立在海潮边缘地带的松软泥沼上。
   这些植物还是一流的造地工。北澳大利亚原住民认为有一种红树就像他们的主要先祖“吉亚帕拉”,传说他走过泥滩,创造了红树林。这些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阻挡了河流沉积的淤泥流入大海。它们的树干和树枝围成栅栏,削弱了海浪侵蚀的力量。
   尽管在战略上如此重要,全世界范围内的红树林都处在威胁之中。人们牺牲了红树林,来开辟盐田、养殖水产、开发地产、修路、建设港口设施、开饭店、建高尔夫球场和经营农场。还有成百上千种间接伤害造成红树林的死亡:油泄漏、化学品污染、泥沙过度沉积以及水盐平衡的扰动(它们对此特别敏感)等。2004年印度洋海啸过后,保护红树林的呼声受到很大的关注,虽然时间很短。在红树林没有遭到破坏的地方,它们就像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可以消散海浪能量,减小财产损失,也许还能救命。海啸过后,人们开始认为,放任国家的红树林“生物防护墙”惨遭蹂躏不仅有问题,而且应该谴责。
   孟加拉国就没有对此坐视不理,他们十分看重红树林固岸涵沙的能力。孟加拉是一个低地国家,有着漫长而脆弱的海岸线,同时还亟需土地,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875人,重负难堪。通过在三角洲沉积物上栽种红树林,孟加拉湾内新增了12.5万余公顷的土地。人工栽种的红树林相对较新,但野生的红树林一直在此生长,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克纳河开始滚滚流入孟加拉湾起,就是如此。它们形成的一大片海潮林地被人们称作“孙德尔本斯”,在孟加拉语中意思是“美丽的森林”。今天,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片红树林。
   在森林最繁茂的地段, 十多种红树,从水椰到参天耸立的银叶树,组成了高处可达18米的迷宫。银叶树下的粘泥中呼吸根密布。呼吸根高达30厘米,如鹿角一般粗,它们生长之密,让人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在较干燥的区域,半落叶红树林的幼林在季风来临前的数月里绽放出红艳的色彩。阳光滤过,花鹿轻盈地在光影交错中穿梭,听见猕猴群忽然发出的尖厉的警啸,又骤然止步。啄木鸟在高枝上敲敲打打,而在森林的地表的沙沙声响,是来自锯缘青蟹在枯叶中匆匆而过的声音。一种叫做“黑点紫斑蝶”的蝴蝶,炭黑色的身体有点点白斑,栖在枝头,翅膀一开一合,像本被虔诚翻阅的书。
   夜色在夜鹰“锵、锵、锵”的啼声中降临,随后便是万物无声。夜晚是属于虎的。这些森林是仅存的几处孟加拉虎出没地域之一,也是是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输出做了张“资产负债表”,他们发现这些森林是高效的“碳汇”。它们吸收二氧化碳,把碳从地球的碳循环中脱离出来,减少了温室气体量。
发表于 2007-10-13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屋兄是生物专业的?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07-10-13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网上搜的。喜欢植物而已啊。中方老师大侠老兄!!![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斑竹也喜欢红树林。

  其实,我只见过海南和广西的红树林。但我一见到它们就被迷住了,尤其是它们的那种再生的方式令人称奇。没有涛声的时候,你都可以听到噗噗的种子钻入海水中的声音。

  当地朋友告诉我,遇到大的风暴潮,红树林的削浪减灾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受益匪浅。在没有红树林的地方,单靠堤防抗不住浪潮,损失就比较大。所以,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开展人工种植红树林了。由此看,人与自然真的应当和谐才行。

发表于 2007-10-22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有个红树林公园,也很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 20:29 , Processed in 1.13094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