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6|回复: 19

[原创]我宁愿生在旧的北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2-18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的朋友提问谁愿意生在旧北京?做个纯正的老北京人?

从社会发展规律方面来看,新的事物势必要取代旧的!先进的势必要取代落后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什么有很多人非常留念过去的年代呢?事实上并不是新时代整体上不如旧的时代,而是在新时代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时期的某个方面和过去相比是不如过去那个年代的某个方面!

例如:在文革十年动乱的年代,在当时来看这是新的事物,而且持续了十年之久.但是,现在恐怕没有人说那个年代是美好的!毕竟十年动乱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它是短暂的!

现实生活中,在诚信与社会道德观念方面恐怕就不如过去!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很多人非常留念过去的年代!我想很多人留念的是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淳朴的民俗文化,人与人之间诚实朴素的人际关系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

有人问:你愿意生在旧北京?愿意放下当今的高科技电脑,告别先进的汽车,离开装修现代化的居室,回到那个朝代,回到老北京去,做个纯正的“老北京人”吗?

其实,这是用现在人的思维去思考过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及理想追求.也就是说,在当年那个时代的人们,例如娶妻结婚只想坐大花轿而不是奢望坐豪华的卡迪拉克.当今的新人在家中需要的是多维立体声家庭影院设备,而对于过去那个时代人们来说,他们只要能经常进戏院听戏就已经非常满意、非常知足了!(每个时代人们的追求不一样!就目前而言,还没听说有哪位想到银河系以外的星体上去举行婚礼的呢!)

我宁愿生在旧的北京,尽管那时的物质生活并不十分丰富,那时没有高科技电脑、豪华的卡迪拉克、现代化装修带空调的居室......但起码那时的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不讲诚信!怀念碧蓝的天空,平静的街道,绿树成荫而没有车流人海、人满为患的郁闷,在没有空气污染、没有食品和饮水污染的环境中生活!!!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11月,据北京的环境保护机构星期二说,今年10月来自北京第四大饮用水来源的水不适合饮用,一些湖泊的水甚至低于灌溉标准。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在最新的每月水质报告中说,官厅水库的水没有达到第五项指标,也就是中国监督污染的饮用水的最低指标。北京的21个水源中,一处水库被定为处于最低水准,另外四处水库已经乾涸,因此不能提供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表的另一个有关湖泊的报告说,北京16 个湖泊中,有7个湖泊的水污染严重,甚至连灌溉都不能达到标准。

发表于 2007-2-18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心理的想法真的非常复杂..如果真的要放弃您讲的现代化的生活..回到老北京过着那种平静,而又没有多大压力,过着舒坦的生活.可能是很多老北京都很难放下的.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眼光都高了.虽然嘴上说.当年老北京的生活怎么怎么好.但是真的要放弃.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更何况让自己回到了少说有几十年前的北京城.我本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非常头疼.虽然我很想再回到南城的大杂院里.但是总觉得如果让自己真的放弃现在的所谓的现代化的生活,感觉有些牵强.很难决断.
发表于 2007-2-18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北京和旧北京,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二者是完全可以有机结合的,不是说我享受旧北京的东西,现代科技的成果我就不能享用了.目前我们保护旧北京的东西,最主要的比如胡同,四合院,是从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和实际居住三个方面来谈他的价值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保留这些价值的基础上,享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如果非要较真,飞哥还真打算尝试下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eorguiev在2007-2-18 9:42:14的发言:
说实话..心理的想法真的非常复杂..如果真的要放弃您讲的现代化的生活..回到老北京过着那种平静,而又没有多大压力,过着舒坦的生活.可能是很多老北京都很难放下的.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眼光都高了.虽然嘴上说.当年老北京的生活怎么怎么好.但是真的要放弃.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更何况让自己回到了少说有几十年前的北京城.我本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非常头疼.虽然我很想再回到南城的大杂院里.但是总觉得如果让自己真的放弃现在的所谓的现代化的生活,感觉有些牵强.很难决断.

每个时代人们的追求不一样! 以前有洋车坐就相当于如今坐奥迪!现如今有到海底举行婚礼的,还没听说有哪位想到银河系以外的星体上去举行婚礼的呢!如果您生在以前,尽管您没有计算机、奥迪,但幸许您有大马车、您可以到茶馆和朋友谈天说地、到市井上接触"媒体"......或许您也好生乐呵着呢!一个时代一种活法!

发表于 2007-2-19 0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多年前就有这种感觉了,但我又惧怕封建时代的强权。
发表于 2007-2-20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不这样:在旧时代生活二十年(希望是40-60岁之间),之前的40年生在现代。[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0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最最理想的是:

既享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又能不丢掉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淳朴的民俗文化,人与人之间诚实朴素的人际关系和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五、六十年代,当人们顺着台基场沿着城墙向崇文门方向散步时,尽管是大白天,胆子小点儿的孩子恐怕一个人还不敢走!北海、景山公园大白天的也没多少人!众所周知,以前一方面人口没那么多,另一方面还有当时的户口政策.户口政策有效地限制了当时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人员向大城市流动.如今,虽然户口政策已稍有松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不平衡!例如,围绕北京天津周边(最近只70多公里)就有24个贫困县,最低年收入只1、2千元!

作为北京的普通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改变国内的地区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无法阻挡大量外地人口者涌入北京......这样一来北京怎能不人满为患呢???只可怜那些被因拆迁,而又得不到合理拆迁费的原住民含泪离开了他们的故居,无奈搬到N环以外!毕竟他们在原地区买不起昂贵的新房屋!然而和北京昂贵的房价形成明显对比的某些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尽管那里的新房屋很便宜,但是淘金者们根本不会光顾那个地区!

4 [, @6 b2 G1 \(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3:57:4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2-21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旧雨新雨在2007-2-19 4:14:14的发言:
我很多年前就有这种感觉了,但我又惧怕封建时代的强权。

    中国人什么时侯也没离开过强权,老北京人能够在强权下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再暗无天日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乐儿,更何况现在的强权比什么时候都强,呵呵。

发表于 2007-2-24 0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旧北京,放弃不了现代化,这个不好想明白。咱就想自己是一大贪官,养一百个小蜜,这日子幸福么,顿顿吃客饭,结果还有一大队排着请的,这日子,就是大活神仙也快乐不了,累也累死了,肾也尿毒症了

发表于 2007-2-25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现在北京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的眼前只能是一片遐想。

发表于 2007-2-28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现在好,未来会比现在更好,这是主流。

保护文物,不应该排除发展。

试想,我们生在明朝,是否一定不建故宫而去坚守元大都。

发表于 2007-3-1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喜欢生活在那个什么事情都靠脚奔跑的年代,人情浓,朴实,淳朴,生活得很纯正,并不缺乏欢歌和笑语.
发表于 2007-3-3 0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彼得森在2007-2-18 6:30:47的发言:

北京16 个湖泊中,有7个湖泊的水污染严重,甚至连灌溉都不能达到标准。

GOSH!哎,有本事我就移民,日子没法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仨儿在2007-3-3 4:30:08的发言:

GOSH!哎,有本事我就移民,日子没法过了.

日子没法过了,哎!在北京市面上的鱼我是死活不敢买了!!!

有报道指出:由于渤海沿岸的化学工业及生活废水严重污染,以及多条汇入渤海的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渤海正面临著严重的威胁。专家警告,除非及即整治遏止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

据工人日报天讯线上报导,环渤海地区共有地级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黄河、小清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水流入渤海。此外,沿岸有217个排污口,不分昼夜地向渤海倾泻著污泥浊水。加上沿海大量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沿地表、河口涌入渤海。使得渤海已成为中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环境污染已到临界点 在山东无棣县境内,德惠河、马颊河等11条干支流流入渤海。当地环保部门透露,由于上游兴建了多家造纸厂和农药厂,河水颜色有时如同酱油。其中,小青河口污染最为严重,当地特产的珍贵银鱼、紫蟹已经绝迹多年。 

辽宁葫芦岛市五里河是一条通往渤海的小河,不过每年却要收纳炼油厂、化工厂、石化总厂三家大型企业的2000吨污水,个别河段面的浮油厚度竟在2至4毫米。

据统计显示,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总量的32%;每年收纳的污染物超过70万吨,占全国每年入海污染物的48%。

经国家海洋局检测的结果是,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酸盐、铜、COD、石油、锌等全部超标,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

专家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再不采取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p://www.dajiyuan.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尖孙儿在2007-3-3 10:29:46的发言:
活在从前没这么大压力~

压力大?!    先说说住房压力!

“住房痛苦指数”北京全球最高 
 

说这话也许你不服,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不服。因为此前全世界一直公认,日本的东京是地球上房价最贵的城市。 那好,我们便将北京的房价与东京的房价比一比。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300%,自然土地最昂贵的国家也是日本。十年前,仅日本东京一地的土地可比价格,便已高达美国全国土地价格的总和,可谓寸土寸金。

  东京目前人口是北京人口的近两倍,而北京的面积是东京面积的3倍。如此一算,北京人口密度,仅为东京人口密度的1/6。无论如何,北京的房价都不应该比东京的房价贵。

  目前在东京市区,一套使用面积80平方米的公寓楼(精装修的3室1厅1厨1卫单元,附送20平方米的阳台和几平方米的走廊,以及基本电器,包括液晶电视等等,装修一流,大致相当于北京的120平方米的毛坯房)加停车位,售价约为3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25万元,公寓单位平方米的价格约为2.3万元。(据《市场报》 2005年9月5日)

  那好,现在让我们依此来计算一下,东京人的“住房痛苦指数”(即单位平方米房价与月收入比)。

  2005年日本人的人均收入为34510美元(合27.6万元人民币),月收入为2.3万元人民币。东京人的“住房痛苦指数”:2.3万(每平方米平均房价)÷2.3万元(月平均收入)=1。

  而同年北京市的“住房痛苦指数”为:6485元(每平方米平均房价)÷1471元(月平均收入)=4.41。

  所以,北京市“住房痛苦指数”,远远大于东京。而且,这个比较对于东京还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该公式中,使用的是“2005年日本的人均收入”,东京人的收入应该高于这一平均数。粗略估计一下,北京的“住房痛苦指数”,应该是东京的5倍以上。

  另外,2005年东京人的“住房痛苦指数”,甚至还低于2005年中国人的“住房痛苦指数”:2820元(全国每平方米房屋均价)÷874元(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3.22。

  东京是日本房价最高的城市,说“住房痛苦指数”北京全球最高 ,说错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尖孙儿在2007-3-3 10:29:46的发言:
活在从前没这么大压力~

压力大?!      来自医疗卫生方面的压力......

% B" @2 }! l; p-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4 17:04:1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尖孙儿在2007-3-3 10:29:46的发言:
活在从前没这么大压力~

压力大?       来自教育方面的压力......


; ~/ }( k1 _,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4 17:04:5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尖孙儿在2007-3-3 10:29:46的发言:
活在从前没这么大压力~

压力大?!   就业压力......

8 V, o: E* Q7 q0 I! Q&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4 17:05:4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彼得森在2007-3-3 20:25:31的发言:

压力大?!   就业压力......


     前年,在ChinaHR找工作的时候发现一条消息,一家北京公司招聘,最后一句话是“谢绝北京人”,我的邻居是大兴法院的,他们那里负责招聘大学生的就是第一批进入大兴法院的外地人,自从他接管了人事工作以后,就再也没要过北京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3 11:06 , Processed in 1.15480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