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和网友聊天,感觉到似乎不少朋友认为中国古建筑的形制单一,少于变化;
; k1 f* K5 ~" P$ E1 {1 P+ y% w如果长期观察学习明清官式建筑较多的话容易给人以这种误解。 : D6 h/ M8 Y3 l, e% q5 Y
5 A! W& `) F, A6 {. w曾经我也曾这么认识,认为明清主要发展寺庙园林,建筑千篇一律。
- l* Z3 u- S3 h& F0 m4 U. `+ n* j但随着资料的丰富,慢慢改变了这种想法。
& U* h( ~9 l4 g
1 n2 G& X+ A7 V1 N- Z# X3 N其实即便在明清中国除了正统的官式建筑以外,还存在着地方建筑,创意建筑,非主流建筑 " e: [/ N0 m6 j, ?) i% P4 q* ?
等,这些建筑的创新和大胆往往超乎人们对中国古建筑的传统想像。把木机构发挥的淋漓尽致 : R1 V& e- ] o6 B* k. a" E
真的赞叹这些无名的工匠。 3 o D$ }& O3 ?, {, u& e
# G7 g& F7 n, p- d! Q2 G1 M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替,许多建筑消失了,甚至有些连记载都没留下,所幸 + W/ y& K# M* [+ e- [
有些早年的外国考察者零星的拍过些照片才能让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建筑曾经的辉煌。 ) ]8 `7 G' |( g9 g* X
- o. \" _' N2 P+ B3 z# V8 z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这些; " [9 H( k, ?! A. B
这次给大家带来了些西北地区留下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各种城门楼,市楼,角楼和钟鼓楼,( , Z1 J9 {$ c; _
当然是城市的钟鼓楼,不是寺庙的)。为什么选这个题材,个人感觉城楼代表了一种 4 g9 K( X+ k0 ^! S
官方认可的态度,至少建筑上是严肃的,是大众认可的,不似寺庙园林宅院那么灵活,和过分个体化。 2 ?2 F. g% U( L6 S# V
( G5 i2 B# w+ x5 `6 c! D
这些建筑目前存在与否还是未知数,不过凶多吉少,因资料不完整,我也不都知道是哪里
1 ~/ F9 O8 U: {% R如果有认识的朋友,请帮助指出来。
/ t6 `; x( P* M' s/ L 9 g% Z2 P/ v" Q' `( C, ?
! L, Q' s% Z7 c$ E7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