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1|回复: 8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9-7 2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0 E2 o# Y4 l% ~* I

+ H. X1 N. [- z" ^; P! j" w8 G0 w198211011时,原冯玉祥秘书的女儿,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一厂动物园车队23岁的女司机姚锦云,驾驶一辆华沙牌出租车闯入天安门广场。绕广场一周后,她加大油门,沿广场西侧冲向金水桥,致使在场群众5人死亡19人受伤。# x6 a; H& f; V/ M& q* _
这起最初在报纸上以“反革命”面目出现的事件,仅源于一次罚款后的沟通不畅。出事的4天前,姚锦云因未完成车队调度任务被罚30.6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25年后,记者追访发现,除思想工作疏忽,这起悲剧跟姚锦云本人的性格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那个悲剧的中午
25年后,在新疆建设兵团某部负责宣传工作的李文景被问及当天情景,仍不愿多回忆,只说“太吓人了”。当天上午,他与未婚妻张亚丽到天安门广场,为即将到来的婚礼拍照留念。11点左右,姚锦云驾车冲来时,因躲闪不及,张亚丽当场死亡,李文景受伤。
那天是星期日,广场上照相的人很多。车从国旗杆西侧照相摊位密集的游人中穿过,冲向金水桥的中桥。“轿车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至金水桥之间,留下100多米的血路。”2003年发表在《人民公安》上的一篇文章写道,拼命追赶轿车的两名交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车前,车内的司机正用头狠命地碰撞方向盘和车窗玻璃。面部受轻伤的姚锦云当时被很快赶来的交警送往医院。
除了26岁的即将做新娘的张亚丽,同一天离去的,还有18岁的北京卫戍区某部战士张德明、北京百货公司老工人魏泽华、准备回广西探亲的内蒙古士兵陈文昌。10天后,当时与陈文昌一起在天安门城楼前合影的战友、22岁的农德海也因抢救无效身亡。慌乱中受伤者19人,分别来自内蒙古、辽宁、西藏、河北、黑龙江、江苏等地。
很快公布的事故原因并没有当时外国媒体所猜测的那样复杂。据公开的材料,1981年12月,姚锦云只完成15次调度任务,距公司规定的52次差距甚大,她也是动物园车队66名司机中未完成次数最多的。1月6日下午,车队队长靳景义在职工大会上对此进行通报,那次大会上新颁布的奖惩办法规定:每少完成一次调度次数,扣0.8元,少完成两次扣1.7元。据此,12月份应扣除姚锦云出车公里费津贴7.4元之后还欠23.2元。车队领导强调,如果姚锦云下月能完成或基本完成调度任务,可以不扣。
姚锦云对这个处理结果非常不满,她的委屈在于:“今年1月份才定的新规定,为什么要反过头扣上月的?你们是存心整我,欺负我!”1月8日早上,队长靳景义、副队长孙堂一同找她谈话,姚锦云动怒,靳、孙二人当即决定暂不让她出车。她在事后的口供中透露:“为了急于挽回损失,争取下月不被扣工资,当时得知领导不让出车时很生气。”
1月8日下午,车队宣布姚锦云正式停班,此后的领导谈话仍未能化解矛盾。10日,姚锦云来到车队要求出车,值班副队长孙堂对她说:“等队长回来再谈,你带着思想情绪开车不利于安全。”她双手揪住孙堂的衣服前襟,被旁人拉开。10点多,一名司机驾驶华沙牌轿车回队,把车钥匙放在办公室桌子上,姚锦云抄起钥匙就把车开走了。
据姚锦云被捕后交代,她原本想到公司告状,在想到当日是星期天不上班后,“没地方说理去,干脆不活了,到天安门广场金水桥撞桥自杀算了!撞不死,掉到金水河里也会淹死,而且可以制造影响,让领导重视我的问题,追究车队领导责任,我死了他们也好受不了!”
2月19日,姚锦云被执行死刑,距她24岁生日仅3天。
附:姚家的小女儿
虽然“文革”中家里受冲击,但姚锦云的生活还算丰富。在陈慧华的记忆中,姚锦云有很多门路可以弄到各种各样的书,包括《安娜卡列尼娜》、《七侠五义》,甚至还有当时被视为“禁书”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少女的心》。姚锦云最喜欢《七侠五义》,几乎张嘴不离这本书里的人物。除了看书,也喜欢运动。她的乒乓球打得特别出色,喜欢用横拍,抽起球来很有力。学任何体育项目都驾轻就熟,好像不费任何力气。
高中时,姚锦云迷上了滑冰,先是花样滑冰,后来觉得没意思,买了一双速滑冰鞋,滑速滑。曾有一度大大咧咧的姚锦云也跟其他女孩子一样学绣花,直到有一天她很沮丧地对我说,她觉得她永远也不会真的喜欢绣花。陈慧华回忆。姚锦云风迷邓丽君,曾花38块钱买了一把吉他,她唱《苦咖啡》。简单的歌词,循环往复地,表达出了那么多的失望、忧愁。
老邻居周荣彦还记得,参加工作后的姚锦云好照相,经常看到她晚上黑着灯洗照片,白天就挂在院子里晾。工作后的姚锦云喜欢吃西餐,陈慧华记得自己第一次吃西餐是在当时北京仅有的两家西餐厅之一——莫斯科西餐厅,姚锦云请客。当时,陈慧华问姚锦云叉子的用法,她也束手无策,说真该先问我妈,问清楚了好不露怯。
由于是家里的小女儿,姚锦云从小就受到父母及哥哥、姐姐们的宠爱。个性强,不好管是姚锦云插队时的知青队长张福久对她的第一印象。1977年,姚锦云到顺义县赵全营公社红铜营大队下乡插队,今年64岁的张福久当时是村里的知青队长,管着村里的70多个知青,他对姚锦云的印象尤其深,这要源于当时的一次谈话。
张福久记得,知青到村里报到的那天傍晚姚锦云就不见了。张福久急忙给公社的知青办打电话,四处找人。第二天一早,姚锦云回来,只说是去看同学了,自称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张福久与姚锦云开始了第一次谈话。问她什么她也不说,就不吭声。那次谈话中,姚锦云最后向张福久袒露了实情,她说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最小,父母和哥哥都宠着她,个性强。后来张福久到姚家家访时,姚父也向他提到这点,他们说对女儿从小就管教不严,让我严格教育她。
1979年底,姚锦云被调回北京,张福久透露说是姚父动用了关系,才使她可以提前回城。
据周荣彦回忆,姚锦云被捕后,姚家并没有表现出异常,一直很平静。当时周在煤厂上班,厂子里让他在家歇班几天,看着姚家,看都有什么人来。事后,周得知这是当时公安局的安排,因为在那个敏感的年代,出这样的事,政府很紧张,国外都盯着,刚开始以为是什么政治事件。周荣彦还记得,当时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将这一事件定性为反革命行为,后来大概是姚锦云父亲动用了在司法系统的关系,第二次见报的时候抹去了反革命的字眼。
姚锦云被执行死刑后,姚家很快就搬出了五根檩胡同,当时住在隔壁的吴骏麟还记得也没有什么征兆,晚上下班回来一看,姚家的房子空了,此后就再没人回来过。
性格:悲剧发生的偶然与必然
现在的五根檩胡同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影子,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里安置了许多胡同里的老住户。当年与姚家同住一个院子的周荣彦对姚家的印象已有些模糊,在周荣彦记忆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姚锦云从小性格开朗活泼,但脾气有些冲,有点男孩子气。
据姚锦云好友沈睿回忆,分到车队后,姚锦云叹气,“我们汽车队的队长,丫特孙子。他动不动就把他的臭手放我身上。他一脸褶子,半脸赖肉,恶心得要命,我哪天真得再跟他急。骂丫一顿,他就好一点。”“怎么了?”我问。“前两天我们到民族宫拉客人,在饭店里等客人。吃饭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司机,我们坐在一起。他把手放到我腿中间,气得我差点没把丫椅子给蹬了。当着那么多的人,我不好发作,他好几次对我动手动脚了。”“告他去,”我建议。“得了吧,上哪去告?找谁告?这种事,谁管?”
在陈慧华的记忆里,姚锦云这种仗义执言的男孩子气表现更为明显,“他妈的”这样的词常常挂在嘴边。陈慧华记忆深刻的是读高中时,陈慧华因被班长误会上课传条子而遭班上男生起哄,姚锦云脱下42码的大皮靴拍着讲桌,大声地喊道:“你们他妈的太欺负人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谁要欺负陈慧华,我的皮靴不留情!”
“她有一种男孩子气,天生就喜欢冒险。”陈慧华回忆。1978年春节,高中毕业后分别在顺义和延庆农村插队的姚锦云和陈慧华回北京,两人到紫竹院公园,她突然掏出香烟来抽。她暗恋上了一个和她一同插队的男生,她不喜欢个子矮的人,她说男人要高大、男子气,要找帅男人。
跟当时大多数女孩子不一样,姚锦云喜欢开车。1981年夏天,在外地读大学的陈慧华放暑假回北京,经常坐在姚锦云那辆灰色华沙牌汽车里,跟她一起出车,“她开着车,长发披肩,有一种天生的潇洒。
据车场事后的总结报告描述,姚锦云当时与队长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她拿起火筷子,要打队长靳景义,被劝开夺下后,她又拿起一根火钩子,把靳推倒在床上说:“不就是一条命吗?”
被捕后,姚锦云在通过自己的代理律师转交给好友陈慧华等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此刻别无所求,只求一死,以自己的生命来平息他们的悲伤和愤怒。”她要求捐赠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让他们活下去,也就是我用自己的死换取别人的活”。
至今,陈慧华还记得,姚锦云被枪决后没多久,有一天她一个人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注意到广场上竖起了很多栅栏和隔离墩,“以前的广场是没有遮拦的,道路和广场连成一片”。

+ D* I- I1 _6 J% r, r8 ^' @8 d* T/ Y5 C6 s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像个爷们儿的姑娘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9-8 08: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9-8 09:04 编辑
6 |8 p' M5 j( F$ W. R+ ^6 }9 @
" h' |7 O" y5 z2 O+ w" A9 s1982年1月10日11时?没印象了!
发表于 2023-9-8 09: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9-8 08:50* F4 \2 ?3 y( N# L9 c6 H, u3 R
1982年1月10日11时?没印象了!
6 U( L/ o+ B0 i+ N* W
姚锦云,1958年出生,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一厂动物园车队的一名出租车女司机。1982年1月10日(阴历1981年十二月十六日)11时,姚锦云不顾交通民警的阻拦,驱车闯入天安门广场,然后开足马力,故意从纪念碑西侧朝广场旗杆西侧和金水桥前密集的人群猛冲,致5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11人重伤,金水桥正桥西侧汉白玉栏杆被撞坏,汽车被撞毁。
1982年1月30日(阴历1982年正月初六),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当庭宣告判决:姚锦云犯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2年2月19日(正月二十四),姚锦云被执行死刑,离她24岁生日只差3天。
本案当时在国内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是我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案。北京中院在审判中,在全国率先将驾驶机动车认定为“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上具有示范意义。

  k0 p9 y0 g' `: c
发表于 2023-9-8 0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的产生有当时社会背景,人祸猛于虎。
发表于 2023-9-8 0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8 09:17
8 l" S8 s* D. A' l% V6 k9 V/ x姚锦云,1958年出生,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一厂动物园车队的一名出租车女司机。1982年1月10日(阴历1981年 ...

$ i; k/ z* a+ v! m- }3 Y5 a 微信图片_20221001220455_副本.jpg * T/ n- O9 U, S  j1 P' j+ v

; `/ D; ]& X" i% i$ P: A$ O' `$ [. V8 ?, b
发表于 2023-9-8 09: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Q5 l6 a, J( I/ I2 u2013年10月28日,恐怖分子驾驶一辆吉普车闯入天安门东侧人行道,点燃车内汽油,致使车辆燃烧,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此后天安门周边的铁栏杆越来越多。" u+ ~9 h4 H& C
发表于 2023-9-8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9-8 09:38 编辑
- e0 {) n/ D: S( o) u9 ^6 s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8 09:28* E, Q2 G: F% n/ O/ Q) K
2013年10月28日,恐怖分子驾驶一辆吉普车闯入天安门东侧人行道,点燃车内汽油,致使车辆燃烧,造成2人死 ...
) A; \: S& L, y: d9 T5 Q
何止啊!要想打这过;搜身!身份证!预约!
& }0 P9 p9 f2 H4 M1 b; P3 ^" k8 U- ?
微信图片_202210012204551_副本.jpg
* w6 u% M- r  h+ T( X2 R& \
- ~8 `& c/ p# r9 T& {2 W: y. H0 Z! t$ n0 E2 V) z# ^! h

4 L. X# V0 |% P! r8 \. ^4 ?" M3 p! K- y6 `; }  u- ?
发表于 2023-9-8 1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9-8 09:327 z# y8 P+ t7 K
何止啊!要想打这过;搜身!身份证!预约!

0 f' e8 a* C* `2 T" n3 x" w& i
美女死刑犯,北京姚锦云(转帖)
2022-12-06 07:50:02 来源: 联机的世界 云南  
姚锦云,1958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区,她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从小的她家里经济条件优越,她父亲曾经给冯玉祥当过秘书,后来是北京铁路第二中学老师,母亲是西直门第一小学的老师,工资非常高,并且都分有住房。
她家里情况特殊,兄弟姐妹好几个,但都不是同父同母的,因为她父母都是二婚走到一起的,之前每个人都有家庭。她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那时候她父亲都六十多岁了,母亲也年近五旬,本来以为不可能会有孩子,所以并没有做什么措施。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怀孕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是老天赐给他们的福气,就这样她的母亲不顾生命危险,排除万难才把她生了下来,当时一家人高兴极了,对她也是百般宠爱,要星星绝对不敢给月亮,那是相当溺爱了。
上学的时候姚锦云就不爱学习,父母一管她,她就连哭带闹,父母也没有办法就让她自然生长。在学校里姚锦云就喜欢和贪玩的同学在一起玩,天天不是逛公园就是没事找事,那时候北京有句对社会上人的称呼叫顽主儿。那时候姚锦云在社会上的朋友特别多,她性格泼辣,好勇斗狠,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上来什么事都敢做。
为啥呢?因为有一个疼爱他的父亲,他父亲曾经给冯玉祥当过秘书,认识的人特别多,只要他女儿有事了,他就去找关系把人给捞回来,时间久了,姚锦云就什么都不怕了,成习惯了。
长大后父母看她没有工作能不着急吗?就给她找了几个工作,她都是不太满意,她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不自由耽误自己玩,挣得少工资不够花。
后来他父母终于给她找了个满意的工作,在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第一厂公司动物园车队,当一名出租车女司机。那时候当公家出租车司机牛啊,叫方向盘一转,家财万贯。
这工作轻松还有车开,那年代有几个坐过车的?就别说开车了,这个工作让姚锦云很满意。
那个时候出租车都是调度派车制,她天天不干活开车出去溜达玩,就算不出去溜达玩,她也会把车停到阴凉处纳凉。
有领导管她,她就跟人家玩硬的打架,领导看她挺泼辣也惹不起她,在单位像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后来到了1982年一月份出租车公司就怕工人拿工资不干活,所以有硬性规定,每个出租车必须每个月拉满52次,否则扣工资和公里数补贴。
出台规定了以后人家就上查一个月,发现1981年12月份姚锦云出车拉客人只有15次,就这样,扣除了她的一部分工资还有奖金。
姚锦云那时候很恼火,她哪受过这气啊,于是就去找领导讲理去了,说这么处罚不合理。
领导说就是这么定的,人人都一样。她就跟领导动起手来了,后来大家好不容易才把她拉开,这让领导很生气,直接就让她交出车钥匙停薪留职自我反省。
这姚锦云回到家越想越憋气,认为单位领导太不讲理了,决定要报复单位。
1982年一月十日上午十点钟她再次回到出租车公司,趁工友不注意,把工友的出租车开出来了,她故意往人群密集的金水桥猛冲致五个人销户,十一个人身受重伤,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已经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
1982年1月30日她被处以极刑,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 Z4 H# Q, n+ }- c- r/ @3 U. X
发表于 2023-9-8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8 12:39
) O1 w6 l% n; V( h美女死刑犯,北京姚锦云(转帖)2022-12-06 07:50:02 来源: 联机的世界 云南  姚锦云,1958年出生于北京 ...
/ a- ?, ?+ I# V# ?5 @) k4 O% w! }
暴脾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2 18:54 , Processed in 1.16818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