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足珍贵!一位德国姑娘拍摄的90年前的北京大慧寺2022-09-13 18:14·方待夜半听君语
( j7 ^. e* M# W' g9 {3 P ! m5 a6 Y( ]) F# f( {$ s( M; W
& E) P! Z) X b% p( H* Z: K
大慧寺是佛教寺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因寺内有大佛,俗称大佛寺。1957年,大慧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慧寺的大悲殿将明代的三大艺术——建筑、彩塑和绘画熔为一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 据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载:“明正德癸酉,司礼监太监张雄建寺于宛平县香山乡畏吾村,赐额大慧,并护敕于碑。……嘉靖中,太监麦某提督东厂,于其左增盖佑圣观,于是合寺观计之,殿宇凡一百八十三楹,拓地四百二十一亩”。可见大慧寺原有规模之宏大。 3 T6 ?3 j7 B6 {" {2 z7 C" J
" H" ~" g$ d$ p6 R+ f8 t& r, k) Z
▲大慧寺大悲殿,Serge Vargassoff 摄 清代常裕的《游大慧寺》描绘出这里一片破败凄凉的景象。大慧寺位于魏公村路东钢铁研究院院内,即大慧寺路6号。明正德八年(1513年)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嘉靖年间提督东厂太监麦福又在寺左增建了一座佑圣观,当时大慧寺和佑圣观共有殿宇183间,占地421亩。因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太监唯恐大慧寺被毁,又在寺后建真武神祠。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次重修。 光绪时,寺院和道庙渐圮毁,1949年后尚存山门、门前照壁和东西配殿以及大慧寺的大悲宝殿。现仅存大悲宝殿。 
7 C3 m/ Z) O+ K& M5 p3 y* ]4 G9 R8 _3 A
" Y8 |- |7 c$ H8 e& }8 O5 E
# Q. r- m- w6 D1 e大慧寺现存雕塑主要以一尊高大的千手观音立像及两尊胁侍菩萨为主体,环衬二十八部众,组合成一组完整的宗教人物群体。 千手观音立像,原是一尊高约15米的铜佛,日本侵华时期被毁。同时期又补塑了木胎沥粉描绘的千手观音泥塑像,及两尊胁侍菩萨。 5 ^! o) U4 J. ~) w
$ g$ k, G1 D$ f3 w) u$ t; T" ~, H8 P
* L/ N7 M1 d+ {( i
0 Y6 ~# z9 [+ x3 z L x$ O

. I7 f+ j- o- n6 U& l
! p4 I7 u2 R. @3 C) k未毁之前的千手观音立像旧照 环列于大殿东、北、西三面墙体前的28尊彩色妆玺泥塑造像,在众多的史籍中,却难以查找到对其有详细确切的记述。50年代文物普查时,确定其为明代原作。更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重修,只对塑像彩绘有局部修补,未“重塑金身”而遮敷去明代原有的精彩妆玺,从而更使其珍贵。 
- o2 h/ O+ n. }2 w# W) I
) L9 V# j1 m ?8 G4 `% h % [5 D. i5 E7 M0 E
6 Z# F1 a4 |# Q, R' e
, X$ W2 p3 y1 ?
) N# ~5 Y, b0 ^2 D, p; g% J
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1908-1991),1908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她打小就对摄影充满兴趣。自1929年起,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学院攻读摄影专业三年。与大多数的德国艺术家和学者一样,毕业两年后她就计划离开逐渐被纳粹控制的祖国。通过回复一份德国摄影杂志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的机会),赫达获得了担任北平哈同摄相馆经理的工作。从1933年开始,她管理这家位于使馆区的德国独资商业摄影工作室,该工作室成熟的客户包括各国外交官及外国侨民。1938年合同到期后作为自由摄影师,她继续在北平工作。 在客居北平的十三年里,赫达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这些照片的题材包括建筑街景、工匠艺人、街头小贩和宗教民俗。她对传统工艺尤其情有独钟,拍摄了很多记录制作过程的系列影像。久居北平的她与当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使得她可以破例参访特别的人物和景观。 F( U5 W$ S! u
; v5 r7 l! F6 {6 h& V" I) t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赫达·莫里逊曾经拍摄了几十张大慧寺的照片,下面是能够见到的仅有的部分大慧寺旧影。特整理上来与各位一起分享。 
7 g, b6 W5 K0 }- ~! y- ^/ E) T1 n% v+ F4 q
大悲殿远景 ' g- N& u0 P% B6 y) [
! L P) F9 D4 u$ N+ q4 {7 d大悲殿近景 5 f( s/ W' F7 f- V
! J N4 R0 K% r5 j1 A/ G; b! F! B

$ ?& b# L8 ~# b! ^( `! x# }, h% E
Q$ F" Z6 K. M5 p8 C& d+ E
- O6 `! b# n, n
8 \& |! s+ L7 C( Q/ P
! A) g: F( n. U" X. X: ^
上面这几张照片正是大慧寺大悲殿主像。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大殿主像千手观音受损严重,头像散落在地上。千手观音各手臂完全不见了。这次损毁的原因是因为火灾,当时报纸上有相关报道。  1933年10月30日《益世报》第六版所载
4 ]3 R1 `6 D5 M; J, A( k另外从图片也可以看出,赫达不止一次进入大慧寺拍摄,所以留下了两次影像。 大慧寺最为珍贵的是28尊明代重彩装銮的彩塑造像。这28尊造像环列于壁画前的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上。 塑像皆高约3米,须弥座高1.1米。呈横列阵容,拱立于大殿中央主尊周围,气势宏伟,绘塑精美。结合明清佛教造像吸收道教神祗的世俗化倾向,初步完成28尊塑像名号的认定。以北壁为首,右列自左而有:梵天、阿修罗、乾闼婆罗、维摩诘、阎摩罗、吉祥天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日天子、密迹金刚、辩才天、鬼子母(含迦喽啰及毕理孕迦)、监牢地神、难陀跋难陀龙王。左列自右而做:帝释、摩呼洛迦、紫薇大帝、紧那罗、地藏王、摩醯首罗、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月天子、韦驮、摩利支、散脂大将、菩提树神、东岳大帝。 : m* w1 B! }1 J; m; u3 [1 L
6 ~8 C" u5 C* s. U0 l3 p9 l1 D
: J3 y2 C: T" k0 o- {5 q
0 H2 z/ E% F( q. t
6 T8 Q/ `6 E) f
6 Y% H8 y: W# U7 c$ o
5 ?( e+ \7 \: T2 K
& \ k. a3 B1 V8 K& ]3 L! l/ f9 E |8 B" p* F, l

% L% {# l# s8 ?# v/ Q ?( B' @- ]8 n6 R$ r/ J, h7 g- V% O

2 B; i* v) m) N& n- ]! Y1 Z3 v! C4 C7 Y \1 o4 Q0 {: I

- _: D- K: Z/ g) f+ q9 T3 g# r; c% D# X9 f3 M! f+ C9 R* z1 S

, P+ U, U; I+ k4 S7 T; I8 a- t( Y, G, O

7 M. Y. r, m- G. B- S; ^/ k4 s, ]3 \) F+ ^8 m( V( e

; z) s% e' e; N7 Y% {
7 N: ^! R: ?7 c $ y/ F) ~/ O) ~6 [3 t
, d7 \7 T2 T: }* l3 c( \8 Q7 F/ G
- {% Z5 w: t4 Q. {9 x# @
2 E' N" O/ Z1 P9 }4 m% I
; E) Y/ }0 j. X* |
( w( j# |* S+ Y& i. Q. j$ w 4 g( e6 t3 P* ~
8 T4 f3 ]/ }$ I' ^& n- e1 n 2 x; F) {5 J% U! q: R' y
1 Y: m$ a5 ?, ^& b# ?3 y$ L! ]0 }
4 [0 |6 @% P8 s& {. }1 X
. `3 K8 I8 G' V4 \7 ^ u& H
' Q4 b: R; D, g0 R
4 S* h$ l d" {; x, j+ d$ r" m 0 w% @" T0 O5 _( A
5 V! l9 O5 @+ ^9 x6 [* b. ?! J
在二十八诸天之外,赫达还拍摄了一些其他塑像,从主像仪态、坐骑和胁侍配置来看,一尊为地藏菩萨像。还有一尊有韦陀和善财童子作为胁侍,似为观音像。但不知是哪座殿中的塑像。如有知者,望不吝告知。 # j, T- x, _% p3 w% J
& N6 D% V- z' @/ j. v D [

! ]# G* }! A1 ~* ^9 H( Z( g/ A# h% j0 ^3 m) d4 N+ c+ h
* c$ ^6 h: L# k* Y, V
! C9 Z7 a9 M1 b& l$ {$ v( r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