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10|回复: 3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1-9 1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5-12-26 23:11 编辑 2 v3 C2 e  l$ D/ U

7 v% {2 k* l, \8 b4 X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 H2 m9 o6 o3 m
2015-10-30 06:15

& F* Q1 s) A6 M+ Q% }9 I7 A3 C0 k5 p
编者按 今年元月中旬,《旺报》连载厦门文博副研究员胡汉辉〈从军记者成侵华铁证〉一文,618日,日本记者坂本信博读后辗转找到作者,指出文中193712月在「支那事变」遭日军误杀的从军记者比山国雄,是他现今服务的《西日本新闻》前身《福冈日日新闻》的前辈,但官方死因与内文大相径庭而求证,作者特还以此文还原历史真相。

& q, G3 }2 v! x! w7 M! ~" y
坂本信博说,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报导,比山国雄是在日军进攻南京中华门采访时,被中国守军蓄意枪杀死亡,日本民众不了解比山国雄死亡真相,是当时日本陆军部故意隐瞒事实,这种骗局应该被揭穿,并且作为一种教训,向日本后代交代清楚。「我想到厦门拜访胡先生。不过难的是,如何传达给在和平中成长的下一代,了解这一幕悲惨战争的真相,怎么着拜托您我合作了。」
$ ~2 X% W7 k( ^% E* l- O& H+ G8 S
% c3 i2 l$ j1 E& |7 h  R
响应日本记者要求

/ ^9 i- c& H) D2 T# n% @
坂本信博语提出3点要求:提供文中提到事件原始数据源的「桥本老师」数据拷贝、或桥本学生伊藤的联系方法、或者提供东京战略厅的数据名称,让他自己去史料库寻找。
# C1 F" l, I6 _8 Z
感谢坂本的要求及对我的信任,然而他所不知的是,〈日本从军记者成侵华铁证〉一文,是我新作《日本记者镜头中的侵华战争》,精选500多张桥本老师提供的侵华战争历史照片,用图说形式,全面有系统地详实阐述70多年前,日本军队侵略、杀戮中国人民的罪行。

, [/ e2 c( B4 g$ j" `2 P
为了让坂本深刻感悟、理解70多年前的历史真相,特别摘录若干章节,以飨所有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日朋友们。

' e, U6 b7 r) E# K( g( W
日本从军记者比山国雄,在193712月随军攻打南京中华门战争中,由于立功心切,在拍摄第二波冲向中华门的日本士兵「英勇善战」形象时,被攻击的日本士兵误杀。日本陆军部将错就错地把比山国雄的死,嫁祸于中国守军,这是侵华日军决策层惯用的卑鄙手段。比山国雄案和侵华战争中隐瞒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惨案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9 r( I; K4 |# V# `  P" w+ F
最具体的是毒气杀戮与欺骗:19379月中国守军在河北保定古城,严阵以待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日本华北派遣军航空队、柴田部队从空中、地面围将过来。中国守军为保护古城,向城外推出10公里布防。
! }5 X& I4 J% M# o% r  X
922日,日本航空队轰炸保定古城。没想到守军早有防备,在古城四周制高点上,派备了5挺德国3.7毫米机枪,用交叉火力,在不到半小时里,击落日军3架战机,日机狼狈逃遁。
第二天清晨,日军柴田部队骑兵大队,在重火力和装甲车掩护下,正面向保定古城10公里外守军发起强大攻击,奇怪的是没遭到太多抵抗,守军不知去向。
& m. |( `" `, _& Y
日军认为中国守军丢盔弃甲,不战而溃,长驱直入保定古城。哪想到守军狙击手一排10人,在城垛上扣动扳机,骑兵先后10人应声摔马,紧跟在装甲车后面的海军陆战队战斗队形大乱,柴田部队装甲车连续爆炸,原来是古城外10公里处的守军瞬间集结,在背后袭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溃不成军,死亡累累。

1 |1 m" {, Y# D5 t' b
日军恼羞成怒,于1937923日,派出生化大队用毒气和毒气弹攻击保定守军,900多名官兵在不到10分钟内,死于毒气攻击。
英国战地记者莫里循,实时拍摄日军生化部队丧失人性施放毒气的惨烈场景,和中国守军惨绝人寰惨死现场。
出于正义、人道和义愤,莫里循向日本军部抗议:战争期间使用毒气杀人,严重违反国际法,是危害人类战争罪行。但是华北派遣军部长官,却用非常惊异的口吻响应说:「我们可以向天皇保证,在河北古城,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扣下莫里循的所有照相器材和设备,销毁一切罪证。
& e4 ^3 T. I) L+ g9 c- Y1 \
但是他早有心理准备,把一架小照相机丢到城外草丛中,才能有今天的历史照片资料。
1 w0 k/ k( Z6 ?( l9 L( D
3个月之后,193712月。日本陆军部发布「支那事变」战场信息,披露从军记者比山国雄在南京中华门,被中国守军枪杀,如此骗局,让比山国雄的父母肝肠寸断,深深地仇恨中国人。
9 `$ |  V& W% \; W$ q0 B
7 g) W( c, m0 a/ e0 ], i
渗透思想舆论骗局
8 @# c8 o5 G5 O/ V; k& ~! O
但是比山国雄遇害之骗局,远远比不上日军在河北用毒气杀害中国守军骗局的深度和广度。纳粹戈培尔说:「谎言讲100遍以后,就成为真理。」谎言与欺骗,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专利。
/ i. C4 T) M' r: R- Y' g! E* S
中国人民在抗战8年中,有《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激励人民抗击日军斗志的无数抗日宣传──《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等等抗日歌曲。当时日本国内,更大量宣传「支那战争是日本国民的命运共同体」,完全是渗透思想流、意识流的舆论骗局。
9 k, I$ }- l7 W/ q0 k8 K
日本从军记者村上芳树的作品《铳后》,是村上芳树1937年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攻击上海外围期间,一些日本士兵厌战、想家思潮在军中漫延时刻,他在战地的即兴创作。这幅《铳后》从上海战场传发日本东京,被日本当局列为大日本美术院参展作品。在日本国内引起很大回响。(待续)
4 \% S% c! J1 h
$ N, \% N+ ~  }) T# R$ d  _

- u* l+ G; ]' [" u3 C2 ?& k, G
                              
日本随军记者镜头下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摘自网络)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2 b9 N& }' h  e( r& F
1937927日日本报纸报导日军占领保定城。(胡汉辉提供)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5 t# _% h* w, K0 ?4 F' |
1937923日日军生化部队用毒气残杀保定守军。(胡汉辉提供)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 g& r8 l" @% m5 i# a- u# L
( S) E' Z) k6 K9 h" t
% C0 q+ e2 Y, n0 [" _  S

: @! h7 O( B- K1 Q: U% @$ @! w3 j3 }5 F4 |7 h
% X, ?5 ?6 e" G;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0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良知未泯灭。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8: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滃 发表于 2015-11-10 10:26& |) S- q/ m9 i/ O$ @! F( y+ M
良知未泯灭。
' [* R8 J+ S+ _7 J
真的,除了良知未泯灭!还需“知耻近乎勇”,敢于认错也是勇的表现,德国与日本同为战败国,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所犯错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一直致力于检讨纳粹犯下的罪行,德国总理在华沙的惊人一跪让世人原谅了德国;日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其战争罪行,美化其侵略行径,右翼教科书窜改历史、参拜靖国神社无一不使亚洲国家的人民难以接受。犯错的两个国家,一个知耻而赢得别国的尊敬,另一个却不知耻为人所唾弃。我们尊敬有良知与勇于改过的人!
发表于 2015-11-10 1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5-11-10 18:20
3 `/ j# U( X- `- C% ~1 L/ i真的,除了良知未泯灭!还需“知耻近乎勇”,敢于认错也是勇的表现,德国与日本同为战败国,但他们对于自 ...

5 S* Q5 u3 h9 H  B% z4 i8 e* C+ o' H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大行径庭,东方的伏笔文化和留后路显而易见的存在日本的表现中。
/ \& a8 l$ Y/ g9 i3 L; F# b. A
% u% X# [$ ]. J3 Z2 k& K9 E: |无论大事或小情,能够认错并道歉都是需要足够的修养和胸怀的。道歉,是把标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4 11:01 , Processed in 1.1784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