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五在此 于 2013-8-10 21:41 编辑
' W! {2 r- ?+ `8 y& ~( @$ W0 N6 | M# _
应掌柜之要求,将本人博文内摩诃庵一文发至此处。
9 p5 l& D( S- R L* M$ i+ z# b
8 W; h$ W3 X! }! ~: e' ^摩诃庵在京西八里庄,为明太监赵政创建于嘉靖二十五年。整座庙宇建筑,原以为太监茔地所用,是赵公公为使身后坟园不致荒芜、香烟常留、有僧常侍其墓所营。庙宇规模虽不大,然而细致有节。如中路建筑,为山门、为前殿、为大雄宝殿、为后殿、为赵政墓园。如东路之中,有金刚殿一座,殿中嵌六十一方明代三十二体金刚经石刻,甚为珍贵,今已成国宝矣。大雄宝殿之内,又有雕龙藻井一座,亦珍奇无比,四面壁画,多佛陀故事。宝殿之侧,东西各明代碑刻一座,前并东西配殿、钟鼓二楼。寺院以虎皮石围墙成垣,并置碉楼有四,为京中寺庙除模式口承恩寺外绝无仅有者。再,庙后赵政墓,地宫成券,五供蜡扦等等,又非平常寺庙所有之物。一座摩诃庵,有石刻、有木工、有地下宫殿、有碉楼长垣,确为京西诸刹之佼佼者也。旧年此庵因杏树成景,花开之时,京中雅士多至而赏鉴,真正络绎不绝。摩诃庵是京西古道之上一处名刹,不单清末慈禧太后常游赏小憩,而且由今存海达莫理循所摄京西古香道之诸照片中,有一带碉楼、古碑之所,较可能即为此庵也。无论今古,摩诃庵确乎人声鼎沸、接踵摩肩,看来赵政营此庙而护其墓,卓然大有成效也。我在游览京畿旧墓之余,对寺庙历史虽感兴趣,然绝不精通。受析津志大居士之邀,曾同游摩诃庵。居士在二十年前即曾游览,还进入赵政地宫观瞻,我亦念在赵政地宫,但无奈并未成全,只对寺庙诸建筑等等,参观拍摄一番。( n2 z, M$ \ T5 m2 i
今日,摩诃庵已成八里庄小学,山门尚好,与前殿一起,作校门使用,校门旁余存上马石一,雕琢细腻而繁复;大雄宝殿尚在,单檐歇山顶,惜殿内吊顶、装修,壁画与藻井均无可见,四角角柱皆好,今为广播教室;殿前石碑尚在,然已扑地经年,碑阴面上,辨不到一个文字。左右配殿、后殿等等俱好,作教室之用。中路最后,可见碉楼一座,四无入口,甚惜;赵政墓地宫已封闭经年,今不得入。- f4 Z! R5 ^* k% {. Y" L) I
至东院,居士告我,一大殿内有金刚经石刻若干,我见此殿,已成教师办公室。室内如我小学时景象,每位老师办公桌上皆书本成垛,诸师批改忙碌,或有一二位小学生入内请示,见之,忆当年状,仍心有余悸、惶恐不已。遂专心于石刻,所谓三十二体金刚经,今皆置壁中,并以玻璃罩子保护之,虽近观,仍不清晰。因玻璃反光甚重,虽擦洗干净,然灰土稍一蓄积,即成障碍也。拍几照,甚不理想,出金刚殿,见殿外墙壁之上亦有石刻,光线缘故,觉略清晰,亦摄影,却仍难辨读。不过,金刚经之各体篆形,还尚可领略,此三十二书体皆我国古所稀有,若一一研读,一定意趣颇丰。: [" E n1 u5 ?& N; ~$ N6 |
7 d/ \. @3 ~& F5 v另,摩诃庵之西小街之中,我见到石刻五供残件若干,或曾乃赵政旧墓之物。摩诃庵今周边已拆迁,八里庄小学亦传或将迁出,此庵若得开放,我定再赴而观赏之。
6 |8 H i1 Q9 Q% A ?" N
大雄宝殿,角落处即倒伏之明代石碑。
. n4 w3 m0 K% c9 y
! a% H6 l. e. p
拍的非常不好的金刚经其一。
# b! ^3 F; p& a
拍的非常不好的金刚经其二。
5 G, v! V8 G ^' j, P- ?! R
山门与前殿之间的一株古树。好像是老藤寄柏
0 K8 [: _7 V2 a( J$ m
四角碉楼之一。
5 g/ V2 v( @- ^ i
偏殿之一。
1 ~: m1 j% c/ u+ n7 i2 V
金刚殿外,可以看到殿外墙壁上也有玻璃罩子,那也是刻字。
$ J1 b: s" \) c w0 d" d" a5 M
金刚殿内的情况,四壁都是金刚经刻石。
0 V( X0 Q( v6 {0 q" p5 y
摩诃庵之山门。
/ g" J- r. G9 Y \5 \* z
我记得这应该是校门口的一块墓志盖,明代太监魏公,是否表示赵政墓也如田义墓类似为太监合茔?
3 p# j8 `: z: \% G
前殿北侧之情况。
9 z7 V8 A: v2 g U$ B. K
这张照片或可能是大雄宝殿内情况,但我觉得当时印象是吊顶了。可能是中部吊顶,四周还有地方可以看到的缘故 ...
2 g# m: f+ s' {# p) N
拍的非常不好的金刚经其三。
( m8 K* i8 j7 V3 y; Q) @
8 z% {3 A! r# u7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