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2|回复: 0

评书名家连丽如喜收新徒 大师泪满衣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14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在接受弟子张怡行拜师礼时,师徒二人潸然泪下。
       “我后悔了,今天应该穿得正式点儿,才适合这个场合呀!”昨天,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的北京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上,刚刚收了四个徒弟的雕漆大师文乾刚一直小声念叨着。活动现场,北京市文化局启动了“名家传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传艺工程”,王金璐、梅葆玖、连丽如、文乾刚、刘钢、李春珂、白静宜、张錩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率先招收27位徒弟。
( K' m! }: c+ c9 P" U# W( E* }* W/ P5 O
  作为各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这8位非遗传承人都已经收过不少徒弟,可是在国家大剧院里,面对着这么多人关注的目光,这场特殊的收徒仪式还是让大师们激动不已。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已是94岁高龄,虽然身体并不好,可他还是特意赶来参加活动。“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要尽最大可能带出更多的学生。”老人家在现场许下誓言。7 Q8 n3 H; {: g5 m
( k: f. G% R+ N9 u  n' Y: W
  评书名家连丽如则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弟子张怡在台上叩头行拜师礼时,她的眼圈一下就红了,眼泪也出来了。“当然很激动了,我平时并不随便收徒弟,收一个就得是一个,张怡也是跟了我三年我才让她拜师的。”连丽如说,“师父访徒弟三年,徒弟访师父三年”是曲艺行的老规矩,虽说现在时代节奏快了,可她还是守着规矩不变。
$ ]7 T/ W% a# V8 A! s5 g% l0 O- o" X3 T% ?2 \, r6 y
  连丽如之所以这么看重收徒这件事,是因为她把徒弟看得比孩子还重要。“孩子长大成家你就不用管了,可是学生你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下,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心思要比自己的孩子多。”如今,评书的生存境况不尽如人意,也让连丽如更加看重收徒这件事,“我每天一睁眼就想我要为评书做点什么事,你要不去干,评书可就没了。”71岁的她近7年来带着徒弟们在北京三家书馆演出七百多场,接待观众十万多人次,就是想让评书艺术能代代传承下去。. w! @. V8 @5 X. T

* b* O: F/ `2 m& B6 H2 I& g
  看着台上的连丽如那么激动,坐在台下的文乾刚也想掉眼泪了,“没想到这次收徒的场面这么大,这么庄严,让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尊重,怎么能不激动?”
6 j4 E& V8 Z  h% b4 H$ S& ]. h. u- ~- X1 @- E2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市文化局局长陈冬表示,今后还要继续举办非遗名家传艺活动,力争通过数年努力真正实现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目的。活动现场,市文化局还向传承人颁发了传习奖金,并举行了百集非遗纪录片《守望》的首发仪式。
5 s, R0 K4 _' O" J% j- W; d9 x+ `, `; V
(转自中国曲艺网)' p) E4 n0 Y! Q6 e% B
/ m- R( t5 l, f5 y5 T4 M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5 14:45 , Processed in 1.11912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