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7489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3-19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24 17: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声大会》升华茶馆相声
$ h0 Y/ g6 o# v u5 k
( X: i K6 V+ t! s7 E+ z) S) K( ]) N, k7 v, u) g
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将于26日起每周六晚推出情景式节目《相声大会》。日前在本市广东会馆的录制现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以嘉宾身份做客,并接受了渤海早报记者专访。他认为,该节目回归了相声艺术本源,也是对茶馆相声的一种升华。他还分享了自己浓浓的天津情结,表示会常回家看看。: j( Q; G/ o, f- b
9 F2 j) I' |, @) r) V
全景展现津味儿相声
/ l1 k; m Z% U% n
6 w# s3 t# U: {4 ] 《相声大会》将全景式展现津味儿茶馆相声文化。师胜杰认为,该节目形式不是一种还原,而是净化了茶馆相声,升华了相声艺术,又通过荧屏体现了茶馆相声,“这是一个高明的办法,力求雅俗共赏,我相信受众会很多。”从小熏陶于茶馆“相声大会”的师胜杰感叹,那时的演出条件远远不如现在,“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会儿就是一个方台子,前面的茶座是条案,后面的散座是板凳。那时也可以不买票,计时付费,3分钱听一段相声,一段15分钟,如果从上午10点听到晚上10点也花费不菲。”/ z' Q0 Y, r! q8 ] b* @$ k( b
2 J: H4 A" q5 d5 w% G
在师胜杰看来,该节目还充满对相声趣闻轶事与知识性的介绍,这是比较珍贵的,能够对相声艺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声的地域性很强。天津人喜欢相声,懂相声,有一些常识天津观众都知道,但是全国观众可能不了解,尤其是喜欢相声的人。我刚从江南那边演出回来,现在连珠江三角洲那边的观众也特喜欢相声,可见相声的魅力。” L( e X P, o/ G
; q9 i' y) k+ Y5 |( ]
娱乐性艺术性求平衡
8 S1 }8 A& ?& N. I: c+ {! |; U- y* j- e+ Y
1953年出生于天津相声世家的师胜杰,打开话匣子聊家乡有着说不完的话:“我爸爸是天津人,祖籍在杨村,那边有好多热爱曲艺、戏剧、书法、绘画的人。父亲年轻时在天津的茶社说相声,像在谦德庄、地道外、鸟市儿,合作同台过的前辈有班德贵先生、赵心敏先生、杨少奎先生等。我对家乡天津有着特殊的情结,我的第一个师父就是天津曲艺团的相声名家朱相臣先生;我从事相声艺术第一次获奖也是在天津,1981年表演《郝市长》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一等奖。”师胜杰笑言,在他的眼里天津都是优点,“之前对天津曲艺的繁荣与发展特别关注,现在退休后条件更宽松了,有时间会常回家看看,特别想对天津年轻人的相声发展和走向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了支援东北的文化建设,师胜杰的父母于上世纪50年代去了东北,他也在7岁时转到东北上小学。谈到东北相声的风格,师胜杰称只是表演风格略有区别,语言表达带有方言色彩,“相声发源于北京,发祥在天津,发展在东北。天津相声火爆,北京相声文静,东北相声现代。”5 ~2 e% Y7 u `
, y% Z" b$ Q' { 当下,一些新兴相声团体强调娱乐性,认为应该包袱抖不完、从头乐到尾;有些演员则坚持老活儿,较温和但艺术性强。对于是否应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师胜杰直言:“我师父侯宝林先生有一句话非常准确:没有包袱,不是相声;全是包袱,不一定是好相声。”2 i9 W6 A4 ~) c6 M" _7 j( Q: K; p
) y; z5 z. O0 ? + ^9 u- e+ `3 W: H# I7 Y! m T
; b7 o0 L) i# s6 P9 u3 I ( W a4 x' t8 m; ^
4 ?" c/ A! G& [1 I2 P0 Z+ }
b7 i5 k, I! H8 F# Y# b- \ A0 G
0 W+ H- F) l4 [( s ! g- x0 X$ w: ]# E, W# H
' L2 Q. F6 G5 H# M: n. v5 f : t* ^: r( Y. D2 J, Y( u$ p* v. d
% n0 q+ y& X1 c/ E
来源:凤凰网3 i, h5 P7 C- I( }" l, V, {& \
" f. z9 x& O* ?7 L5 b5 l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346&version=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