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1|回复: 2

陈独秀旧居年内将腾退修缮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1 09: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城  始建于明代的古寺庙——清华寺,今年将得以修缮。昨天,东城区两会上,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介绍,今年,东城区将开展清华寺、陈独秀旧居等一批文物及历史文化建筑的腾退修缮工作。  p% b$ _/ ]' h! i. S- D
  清华寺修缮尚需争取居民支持
6 e, b# [3 G+ C1 z! g' a  位于崇文门外磁器口地区的清华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南城现存唯一的庑殿顶建筑寺庙,现为东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P: y% q7 c4 B  Q0 z+ W; R- ^
  民国时期,香火仍极旺盛。但随着历史变迁,如今,清华寺是隐藏于高楼大厦背影下,胡同深处的一座萧索“破庙”,现仅存前殿、中殿,配殿均已拆除改建,非原建筑;中殿内随其檐柱、内柱建有临时用房,私搭乱建情况严重,但梁架仍存,彩画难以辨别。
7 L1 W  ^& Y* `  住在附近的居民说,以前在庙里能看到金龙彩画和黄琉璃瓦,现已被油烟和蜘蛛网覆盖。5 O$ h% i' r3 w- A# ?- n5 [
  李承刚介绍,目前,清华寺的修缮方案和资金已经落实,但启动修缮,涉及大殿修复的搭架准备工程,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修缮工作一直未能开展,尚待与周边居民协商,获得其认可和支持;目前拟由政府出资补偿,动员周边院落的居民腾退。# V4 ~5 A% g/ Y* A( ^
  陈独秀旧居拟做“新青年”旧址
1 z% p6 Y  ^8 {, o/ Y, P, X  位于箭杆胡同20号的陈独秀旧居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院门坐南朝北。整个院落占地不大,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均为17米,院落的东南方向缺角。小院儿里住着五六户人家,如今是北京胡同里再普通不过的平房杂院儿。
0 E7 e6 z5 n, \! U& |  东城区文委介绍,依据陈独秀早年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来考证,他在此院居住的年代应在1917至1919年之间,并在此继续从事《新青年》的编辑等革命活动。本着贴近历史的文物保护原则,陈独秀旧居腾退修缮后,拟作为“《新青年》杂志社旧址”,向公众展示那段历史。; X- X% O7 r1 l9 W# h$ j
  陈独秀旧居- N6 ~- f0 w- }0 R% e" ?& b( T
  位于箭杆胡同20号,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陈独秀在此院居住的年代应在1917至1919年之间,并在此继续从事《新青年》的编辑等革命活动。
; Z3 d4 P& T# b; G/ J1 J  清华寺
# g$ C/ j, M$ W, P5 `/ b; O; B4 w% F  位于崇文门外磁器口地区,始建于明代宣德七年(1432),正统九年(1444)竣工;清代重修;是南城现存唯一的庑殿顶建筑寺庙,现为东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X9 m& u3 L4 w
  ■ 关键词
/ Q8 @/ L  |% ?& o  左安门角楼" L& ]- I* S7 ]9 C0 Z$ ~  Q( x% k3 r
  复建方案调整
: s2 l7 B, \# ~6 d: ?0 U1 k  不涉及居民动迁房屋拆除;复建规划待审批
. N" A3 e5 |/ E5 y; o0 O  备受关注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复建,因客观原因进行了方案调整;复建规划不涉及房屋拆除或居民动迁。7 H7 |. b# a/ E
  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昨天介绍,左安门角楼毗邻左安门桥护城河一侧,为不与防洪要求、河道绿地冲突,规划方案进行了微调。目前,复建资金和规划方案已经就位,正等待水务局、规划委的相关评估审批,争取年内开工。
: Y. c! \1 u! W( x  北京外城东南角楼,是明清时期北京外城的左安门角楼,目前已不存在。根据北京市考古研究所确定,东南角楼,就位于今天南二环左安门桥东260米处,长青路东南转角处至护城河及河道岸坡。3 l4 y1 d  X+ U2 U, _
  但由于历史资料欠缺、旁边河道等限制。目前,左安门角楼的复建,从原貌复建,调整为原址复建。李承刚表示,左安门角楼的原貌,目前主要是上世纪20年代左右,一位瑞典人为角楼留下的一张照片,历史影像资料很少。专家在左安门桥东的绿地处,发现了一部分当时的城砖,推定为左安门角楼遗址,但很难确定具体位置和建筑体量;同时,考虑到角楼复建毗邻河道,可能会占用防洪建控地带。因此,方案进行了部分调整,确保原址复建,在建筑形状等方面,只能尽量贴近原貌。0 P7 c# a* S6 ~) b
  从调整后的规划方案看,复建左安门角楼,将与毗邻一处房屋拐角处有空间冲突。李承刚说,整个复建工程,不会涉及居民动迁和更多房屋拆除。
8 r5 {# O! \9 ?/ G8 m  前门东区
5 R& y# S$ Z& r7 Q+ P! S  不会再大拆大建: r3 A, G* @6 I& a
  古三里河已无法恢复,不会为景观动迁居民! F& H. l+ E. K9 ~/ m
  今年,东城区将全面启动前门东区修缮整治工程,但不会再大规模动迁居民。& ~4 }- @  U, T. a' ?+ _% X; h, A) }
  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将以建都86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进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建设,加快前门西区剩余地块开发,基本完成广和剧场、前门历史文化博物馆工程,并以古三里河遗址公园项目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前门东区修缮整治工程。) ~" S  w/ q' J9 o( p/ g3 ?9 x- K
  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介绍,古三里河遗址公园,应仅恢复古三里河桥遗址一段,该遗址位于两广路北侧,草厂胡同群以南的一片空旷地带,占地面积小,不会涉及居民动迁和房屋拆除。& K3 o3 L! d" t+ ?, |0 w
  至于古三里河“水穿前门”的景象是否要恢复,东城区风貌保护办副主任刘景地介绍,古三里河遗址公园项目尚处在规划、论证阶段,目前还没有具体答案。去年,玉河整治重现“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仅能作为一个参考。
$ B4 K" k0 A# N" @; _1 q  曾斜穿前门一带的古三里河,目前已全部为地下暗河。地面上,早已是胡同、民居、商铺、道路。李承刚认为,古三里河已无法恢复原貌,政府不会为造“水穿前门”景观而大规模动迁居民,影响现有胡同风貌,以及现有交通。
# Z/ S- x3 Y; Z8 ~2 f4 Z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寺还是清化寺?
发表于 2013-2-28 1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独秀故居这事儿,说了有些年头了,除了在门口立了个文保牌,没干什么别的正经事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22:58 , Processed in 1.15061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