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蚕豆 于 2012-11-14 15:18 编辑 # U! a0 k3 c2 u
' S, w4 H3 g! X- k
0 e' {6 d: B% T# p/ L r! g# o: Y: C- t) E 坐落在西长安街中南海南门对面。* {( W) ^( F7 @: D; T0 l
( c5 C0 P5 b* R4 f1 y2 y
“香妃”原名买木热·艾孜木,也叫“伊帕尔汗”(香女)。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 6 b* @3 j# v) G: P% a5 Y. U E* X1 M 0 o! L- f& s+ w, [ T 乾隆二十四年,清统一新疆的进程中发生了大小和卓叛乱。叛乱平定后,香妃被俘进京,乾隆惊异其貌美体香,遂收进宫。但香妃誓死不从,怀揣利刃准备杀乾隆。太后见此情,召香妃入宫并赐死。但以后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等清朝历史资料中证实:新疆和卓家族分为阿帕克和卓与额赖玛特和卓两个支系,香妃所属的额赖玛特和卓并未参与大小和卓叛乱,相反却是一股参与平叛的重要力量。 7 @. S7 ~* B6 R2 E6 F% }( D 6 _$ s& `! ]1 n! ^ 在清军被围黑水数十天的紧急情况下,香妃(其父早逝)的叔、兄率众进攻大小和卓后方,为平叛立下大功。随后,香妃的叔额色尹、兄图尔都等被清廷封为辅国公等爵位,史称“八爵”。乾隆二十五年,香妃随叔、兄等奉旨进京,并被召进宫。 8 t! R2 M) Y& }4 N' R$ c5 l& k" A2 g, x2 o
清政府档案和正规史料证实,乾隆下江南、巡泰山以及热河避暑等,香妃都曾随驾。圆明园“远瀛观”有清真寺,即为香妃所建(见郭福刚“香妃画像真伪辩”一文,《古都艺海拾贝》485页)。香妃是在55岁那年因病故去,并附葬在清东陵的裕陵。1979年,因漏雨塌陷,容妃(香妃)墓曾被打开。" _ q( j! b' Z9 Z l% f
! g( k- w. }( Z9 s% {' X; K; y" Y, z 香妃进京后,鉴于特殊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她没有住进皇宫,而是住在南海南岸、正对瀛台的宝月楼。清初的南海一带,以瀛台为中心,沿岸修建了许多建筑,成为皇家的避暑地。乾隆二十三年始建宝月楼,香妃到京后就居于此。) J t8 |0 }- S G7 W/ W5 f
/ H0 @& E# m9 m" S% x 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街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平叛有功的额赖玛特和卓家族成员及随从被安置在宝月楼的南侧,称为“回回营”。“回回营”有营房140间,设办理回人事务的佐领(隶属蒙古正白旗)。据说,乾隆为了缓解香妃的思乡情,在“回回营“刻意营造了香妃的家乡氛围:南疆房屋、维族服饰还有哈密瓜、烤全羊……可以想见,当年的香妃,登楼远眺,长安街市井繁华,隔街聆听,乡音萦绕。8 ~1 Q# G3 V' K1 f6 F9 S w3 ~
% v( G9 k6 U1 Z4 o
( ]% G8 v2 M0 _; j) {& X"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