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丰台堂庭院景观
丰台堂庭院面积较大,连接传达室和主体建筑的柱廊景观将庭院分成连个部分,指向性明确,周围有绿化隔离带,上面点缀着一些动物雕像及石头,使得整个庭院显得生气勃勃。
丰台堂主体建筑 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发展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清朝后期。在经历了19世纪的初创阶段之后,来自英美的传教士在北京得以立足。20世纪初,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城内共建立了60多座教堂,北京一方面成为西方教会集中的城市之一,大批传教士集中在此,并且兴办了众多的教育、医疗等辅助设施;另一方面,北京也成为华人自立教会的重要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政府所提倡的三自运动以及对无神论的广为宣传,使得基督教在北京的发展几经波折。现在基督教在北京有逐渐恢复发展,基督教徒也逐渐成长,而随之而来的许多新的成长与考验。 丰台堂的副堂也采用了薄壳结构的屋顶,无形中弱化了人与天之间的界限和距离,使得信徒们能更近的接受耶稣基督的洗礼。室内设计仍然采用简洁的手法,用色古朴、考究,与教堂文化环环相扣。 丰台堂的室内装潢简单,但是陈设很实用,古朴的走廊,楼梯,吊灯,无不显露出一种质朴的简单,毕竟信仰是在心中的。俯视丰台堂则呈螺旋形状,具有强烈的动感,体现了世间万物和人类的活力,也显示出基督教千年来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钟塔由两道弧墙组成人字与十字架形成完美的组合,向人们述说着这是一条永生之路。 它实现了圆弧形建筑与方形场地的完美结合,从小中庭到各个结合部的细部处理,都体现出了设计者的细心和认真,使这座基督教丰台堂能够完美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丰台堂将钟楼与主体建筑自身的外立面设计相结合,强调整体性,不会让人有一种主体建筑和钟楼分离的感觉,而其暗灰色的色调无形中也暗示了教堂的肃穆、神圣。丰台堂是北京市政府为基督教所建的爱民工程,也是丰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党的宗教政策落到实处的明证。它独特的外形好似一只孔雀,以体现万物的美好;又如一只圆号,传出耶稣基督的美妙福音。走进主堂,感觉着它的宽大、广阔,不禁体现出了耶稣基督的神圣。堂内周围有拱形门洞环绕,巧妙的把座椅区和交通空间区分开;屋顶采用穹顶结构,象征深远。台上用红色,优雅而华美;约柜、主讲台、讲今台等安静的陈列着,仿佛看着它们就能联想到 信徒受教试的情景。台周围用洗礼池围绕,前面摆放着圣餐台,规定每月的第一个周日、是信徒受餐的日子:一杯酒、一块饼,象征着耶稣基督神圣的血液和躯体。交通空间呈弧线型,环绕着主堂,并连接分堂及其它功能用房。进深感强,装饰及色调较简单,体现着基督教堂的庄严和肃穆。不足之处:自然采光较弱,仅靠空间上方右侧的一排小窗,整体显得亮度较小,照度低。次堂入口处,空间显得较宽松,人流可以选择从正面和侧面的两个入口处进入次堂。墙上的十几幅画分别描绘出了耶稣基督的受难历程,有利于让前来接受信仰和洗礼的人们更具象化的了解耶稣基督。
[基督教]丰台堂
[贴图]九门十座庙,一座无神道
政教合一了?是否也该为佛教、道教等建相应的爱民工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3 22:41 , Processed in 0.185248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