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2425|回复: 8

葫芦老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6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照片来自大葱

4 A3 J- D9 a$ o& Z j

 

* {' ]" ] u, f9 b9 ]4 Y

葫芦老照片

葫芦老照片

+ O/ C$ H! i: R5 o; k: D. n/ E9 \

 

. A' _2 V, @5 ~5 W! t7 y2 P2 D/ w9 Q# C

照片背面的说明

# P% y: H/ d' p7 F" t


 

葫芦老照片

葫芦老照片

2 {% {7 y( c1 e) G9 o9 ^: ?'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6 22:44: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6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旅行酒杯

发表于 2012-4-27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鱼池在2012/4/27 11:08:00的发言:
) M9 @" M. d3 G

劳费尔是著名汉学家,对中国的鸣虫似乎很有偏爱,估计没少收集这方面的东西把玩和研究。这形儿更接近砂酒壶而不是和尚头,和尚头的腰没这么高。从照片的反光来看,这只葫芦的翻儿还没下够,不需要接翻儿,牙口随形儿可能是为了美观,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倒插帮”,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种圆雕蒙心在蝈蝈葫芦上用的多,在黑白虫葫芦上用的较少。

5 e+ ~6 a* R( N V! G0 J

南城老师为什么说这只葫芦健在呢?

瞎估计 感觉好东西在外国人手里更长寿
发表于 2012-4-27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劳费尔是著名汉学家,对中国的鸣虫似乎很有偏爱,估计没少收集这方面的东西把玩和研究。这形儿更接近砂酒壶而不是和尚头,和尚头的腰没这么高。从照片的反光来看,这只葫芦的翻儿还没下够,不需要接翻儿,牙口随形儿可能是为了美观,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倒插帮”,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种圆雕蒙心在蝈蝈葫芦上用的多,在黑白虫葫芦上用的较少。

" ]! w5 e. [ U ^6 w) S, X( b

南城老师为什么说这只葫芦健在呢?

发表于 2012-4-27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2/4/27 12:09:00的发言:
瞎估计 感觉好东西在外国人手里更长寿
. i. n# m$ u8 P

那我空欢喜了,呵呵。外国人比较尊重文化吧,中国人现在不太在乎这个了,讲究是个利。

发表于 2012-4-2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葫芦肯定还健在 不知道在谁手。20年前朋友有一个和这个大小式样差不多的让我给掉地下摔坏了 ~

发表于 2012-4-27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的老装相!从照片上看好像是:素和尚头黑虫葫芦配薄牙接翻儿口圈,上配圆雕狮子蒙心!
发表于 2012-4-28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人在2012/4/27 1:07:00的发言:
标准的老装相!从照片上看好像是:素和尚头黑虫葫芦配薄牙接翻儿口圈,上配圆雕狮子蒙心!
- p$ L. o, f% t) I

专业到位!!

发表于 2012-4-28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他 审视的目光来看,,这件东西应该还健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9:41 , Processed in 0.155328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