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2|回复: 6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12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9 S, R E! H$ F% g+ A$ z/ w / t, e$ D8 f- x0 [1 b0 o+ F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 |6 K7 b/ E7 \7 `1 f; a3 ^ , X6 D" b4 D- O3 s3 e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4 M8 A: k5 d6 ~" q1 @ + Y1 F5 M8 H, V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 c1 q; D( ]* [: q 0 H, e: c8 u' {) F; L9 j6 P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3 n8 U9 k3 ]5 J ~6 t/ @6 S7 k/ _ T. v, H5 X3 H+ B $ z' T- Y( s1 r ^本司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东花厅胡同,西至东四南大街,南有支巷通内务部街,北与西花厅胡同相通。胡同里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叫东花厅,一叫西花厅,紧靠本司胡同东头。那是达官贵人纸醉金迷,浅斟低唱、买笑的地方。 6 L' [+ m) Y( ]2 p2 l! l+ C3 n, n: S4 Z6 c4 o) [ 明朝街巷名称中的妓院所在有:勾栏胡同、本司胡同、勾栏胡同、粉子胡同、东院、西院、马姑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勾栏胡同于民国改为内务部街,名称至今沿用。东院、马姑娘胡同早已消失。西院全名为西院勾栏胡同,现在的大院胡同、小院胡同、小院西巷。宋姑娘胡同,现在的东西颂平胡同。本司胡同、粉子胡同仍在。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把它们命名时标明了它们是妓院所在,在清朝有所变化和发展。 & J9 m8 _7 f7 W* s! v9 c. s5 J& ?! h0 s7 q4 M9 U 老北京的胡同名字,特别和妓院关系密切的,有这样几种: 6 B" L4 L$ U# E; d4 s' }" V; H ~( U0 ^, U 一是勾栏:这是由唱戏的专有名词延伸出来,自古以来,戏子是和青楼女子一样地位低下的,即使到了清朝,四大徽班进京之后,那些曾经名扬一世的名角,当时都是住在八大胡同一带,和青楼女子为邻。勾栏和妓院,便一直关系暧昧,如勾栏胡同、西院勾栏胡同,一直延续到清代。- h& D( ?( U9 V) @# V - B0 |% m2 _& E8 y# c& z8 z2 @二是粉子:粉子同本司,是教坊司,和勾栏一个意思。民间的解释更为通俗,粉子,就是脂粉的意思。" T0 q$ F- N7 q" v - ?9 x, o/ u1 E 三是院:也是妓院的别称,比如当时著名的西院东院。现在中国社科院的旧址贡院,另当别说,那是过去朝代礼部的遗迹,虽也叫院,但和这里所说的院不一样。 T# l! e& A0 A: X3 x 0 M0 Y# n- M/ B6 d 四是姑娘:那时候叫姑娘,就和如今称呼小姐一样暧昧,但现在台湾称呼小姐并没有此种意思。凡带姑娘字眼的胡同,一般都和妓院有关,比如宋姑娘胡同、马姑娘胡同、马香儿胡同、乔英家桥等。而且这些带姓氏的胡同,据说当年都曾经有这个姓氏的名妓居住过。不过,宋姑娘胡同指的是现在的东西颂平胡同,在老北京,还有另一条宋姑娘胡同,在东打磨厂和巾帽胡同之间,离崇文门不远。那是一条有些弯曲的小胡同,曾经是娼寮之地,近些年,因为修新世界商厦和祈年大道,已经彻底地消失。 $ s e/ y% G/ A: G/ V: k 6 g+ z* N* w8 D& q五是堂子:堂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和四大徽班进京有关,那时名伶的私寓,称之为“堂子”,名伶除台上演戏之外,还要在自己私寓教授弟子,接待客人,以及从事侍宴侑酒等有偿服务,便有了“相公”之说。“相公”一词的前身,便是“歌郎”。梅兰芳年幼时随朱小芬学戏,便当过这样的“歌郎”,号称“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朱小芬的私寓,便叫“云和堂”;而梅兰芳位于李铁拐斜街的祖居,即祖父梅巧玲的私寓,叫做“景和堂”,都曾是当时京城有名的堂子。一直到光绪末年,堂子在八大胡同越发地畸形兴旺,成为了妓院一种暧昧的别称。' ?- R- U- F; | 5 Z/ P$ L# `; D# ]4 p3 `7 A9 D 另一种说法,堂子是南方对妓院的叫法,明初皇都移至京城之后,南方人大量移居北京,金陵便宜坊烤鸭移到了北京南城米市胡同开张,不少妓院也移到北京,在胡同里扎下根,便将那里的胡同改叫成了堂子。在崇文门内东单以南的镇江胡同、苏州胡同,是明显带有明朝南方移民的痕迹的,而明朝就有的那六条堂子胡同,有四条就在苏州胡同以北。那时这一带是北京城的城边了,出了崇文门,就是荒郊野外。 + e; `2 d' b p3 Q 7 L3 P3 A, v! e1914年2月,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软禁,曾囚于北京本司胡同。 0 Q0 B9 P1 x5 P6 A4 y, r/ I : d! a4 G$ z ^《骨董琐记》记载:“本司胡同,本司者,教坊司也。顺治初,沿明制,设教坊司。凡东朝行礼筵宴,用领乐官妻四名,领女乐二十四名,女乐由各省乐户挑选人京充补,随钟鼓司引进,在宫内排列作乐。顺治八年(1651),停止教坊司妇女人宫承应,用太监四十八名。十二年,仍用女乐,至十六年,复改用太监,遂为定制。雍正七年(1729),改教坊司为和声署,教坊之称遂永从革除。”道光七年(1827),教坊司改为升平署,隶属于内务部,地址设在原南府。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被推翻,升平署解散。清左翼前锋统领衙门,正蓝旗满洲、蒙古、汉三军都统署在本司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二条,后恢复原名。胡同内3号为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 }& O9 u4 B9 h9 n&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2 11:55:59编辑过]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 p Z' o9 F# f. L! }6 o, @8 h& O1 m/ a3 x8 _6 x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 O/ A: I' l0 W; u# o6 d P+ _& Z% w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本司胡同一带拍记

5 Y% ^8 O) Z( e/ {+ m$ `# L$ ~# K0 @8 O, t6 O) Q9 a2 p, B+ U( | 内务部街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北有支巷通本司胡同。 8 R4 G: c4 c! @3 s8 Y- i z4 j; O5 q7 d 明朝属黄华坊,称勾阑胡同。勾阑即妓院的代称。勾阑胡同是以妓院所在地命名的胡同,由此可知,这里的妓院早于前门外的八大胡同。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构栏胡同,宣统时称民政部街。民国时,北洋政府内务部在此地,更名为内务部街。1949年以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条,后恢复原名。7 C/ c3 K6 E' u l* r r( e2 o/ n0 c 5 U5 F9 N2 M8 j( M 内务部街在明朝时与穆宗皇帝还有过一段故事。据记载,有一次明穆宗想吃果饼,就告知近侍,让他们去准备。不多时间,尚膳监及甜食房就开具出购买做果饼所需的松仁等物的账单,价值数十金。近侍将账单呈给穆宗,请他批示。穆宗看后笑曰:此饼只需银五钱,便可于勾阑胡同买一大盒,何用这多钱?近侍听后,吓得了不得,不知皇帝何时去过勾阑胡同,竟如此明察秋毫,再不敢糊弄皇帝了,赶紧跑到勾阑胡同去买果饼。 $ q$ Q# d/ H8 _& h5 I. ^( [+ \ 6 `: n0 x* G) h) p% I9 T$ b  大家一定很奇怪,身为皇帝的明穆宗,竟然知道勾阑胡同里果饼的价格,这确实令人惊奇。原来,这与明穆宗登基前一段辛酸的生活不无关系。明穆宗叫朱载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十六岁的朱载垕就出宫搬到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十几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W+ Y- R" J1 B 5 E+ Y8 M; q6 P R" {   朱载垕的父亲嘉靖皇帝,十分迷信,他听信了江湖术士“二龙不相见”的胡言,在连续死了两个太子后,决定不立太子了,于是朱载垕就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他的两个哥哥死了,他成了最年长的皇子,按理应是储君,但是父亲却没给他名分,而且他还十分不招父亲的待见。 ! X2 ^* J! n: I/ R- ^ 8 h# O2 q$ V; i  朝中势利眼的大臣,对这位皇子也十分苛刻,使他饱尝人间冷暖。据说他作为王爷每月的俸禄,有时都不能按时拿到。每月就那么些俸禄,朱载垕一大家子的生活费都要从这里出,不节俭是不行的。由于被生活所迫,养成了朱载垕节俭的生活习惯。他平时很多事都是事必躬亲,而且京城哪里有便宜东西卖,身为王爷的他,竟是了如指掌。 , Z% H8 [, O! s$ J# a$ |( j W: \) Y2 s5 X/ Y i# a9 E& j 胡同内11号院曾是清明瑞的府第。乾隆二十四年(1759),明瑞随军平定伊犁地区的叛乱有功,封一等诚嘉毅勇公。道光十四年(1834),明瑞曾孙景庆袭爵。道光二十五年,宣宗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下嫁景庆弟景寿,此宅人称六公主府。民国后归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胡同内39号院为梁实秋故居。/ I% P3 V' ~9 i F& m: P5 M 7 D! S s% m. I; D, k 内务部街甲44号有着两扇很大的铁门,完全挡住了里面的风光。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原来的内务部甲44号还包括好园宾馆等一大片民宅,现在里面住着前副总理纪登奎的老伴和大儿子纪坡民。纪坡民说,他们1980年入住,之前住着前国家主席华国锋一家。院子曾是清朝李莲英的府第。
发表于 2012-4-12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慢慢看
发表于 2012-4-12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12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disonche[/I]在2012/4/12 11:54:00的发言:[BR]" k, ]. @- U% T, _1 f* d
       
$ h: q9 c4 y3 I0 o$ r$ f& r4 A        有日本出版的地图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2-4-12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拍有记很好,文字以后慢慢儿看!
发表于 2012-4-13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4.8那一天,我追鸡赶蛋,没看到大部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4 23:11 , Processed in 1.12551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